今天聽了葉武濱講的時間管理工具番茄鐘,覺得挺有意思,就下載了一個發條番茄鐘,感受了一下。
今天上午看《愛的教育》英文版內容,一個番茄鐘為25分鐘,后準時休息五分鐘,然后再進入下一個階段新的一個番茄鐘學習。隨著番茄鐘嘀嗒的開始聲,我整個人精神高度緊張起來,專注于學習的內容,一遍又一遍的看,理解也一次比一次地加深,一個番茄鐘將新的文章內容看了四遍,內容也做了深入的了解,然后休息。今天英語學習五十分鐘,學到了以往一個半小時的內容。學完之后,發現還有半個小時用來準備午餐。感覺真好。
有了番茄中,專注力得到提升,令我驚喜的是,在同樣的時間里多做了一些事情,自己的時間有了空余,好像時間能夠被我控制了,腦袋不像往常一樣被塞的很滿,竟然有了空隙能裝更多的東西,不禁感嘆,番茄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腦,大腦喜歡這個工具。
晚上,我把這個工具介紹給兒子,讓他寫作業用。兒子在嘀嗒聲開始后,開始了快速專注的學習,小手飛快的動起來,再也沒有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的毛病,一直專注的向前趕著進度。一個番茄鐘之內,竟寫完了兩項作業。
一個番茄鐘結束后,我們按時休息5分鐘,兒子一時不知道在五分鐘能玩什么,我說那就為下一個番茄鐘做準備吧,我幫他削鉛筆,他在旁邊興奮的看著。我告訴他去喝點水,番茄鐘之內不準喝水,然后再去個再上個廁所,兒子搞笑的拿著手機看著時間的一秒一秒的消逝,看著下一個番茄鐘的到來。
新一個番茄鐘開始,兒子立馬進入學習高度緊張的狀態,25分鐘之內又將兩項作業完成。兩個番茄鐘內將作業全部寫完。
好兒子高興的說,這個番茄的裝太有意思了,能夠幫我早早地完成做作業。
是啊,以前這么幾項作業,可是他的大難題,放學回來怎么也不肯做,等到第二天早上早起做這幾項作業,不管作業多少,都要花將近兩小時,有時候還慌里慌張,作業做不完。今天只用了五十分鐘就完成了。
兒子做完作業的心情是放松的,玩玩這個,動動那個,倒是一幅不知所措的、時間多的不知怎么用的樣子。我看著他這種狀態笑了,我想這種高效學習的狀態,他會慢慢的習慣,也會在多出來的時間里找出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的。
一個工具能夠讓人的生活發生改變,番茄中真是一個幫助高效專注的工具,讓大腦在短時間內保持專注。到時就休息,能讓人高效學習高效工作。
為了更好地了解番茄鐘,上網搜索,更詳細的了解了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于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
使用方法是: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15~30分鐘)。
原則 ?
1)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不可分割,不存在半個或一個半番茄時間。
2)一個番茄時間內如果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則該番茄時間作廢。
3)永遠不要在非工作時間內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個番茄時間陪兒子下的棋、用5個番茄時間釣魚,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數據與他人的番茄數據比較。
5)番茄鐘的數量不是決定事情成敗的因素。
6)知道自己在哪個時間段不受別人打擾。
做法 ?
1、計劃每天要完成的任務,將任務逐項寫在列表里(或記在軟件的清單里)
2、設定你的番茄鐘(定時器、軟件、鬧鐘等),時間是25分鐘。
3、開始完成第一項任務,直到番茄鐘響鈴或提醒(25分鐘到)。
4、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該項任務后畫個X。
5、休息3~5分鐘,活動、喝水、方便等等。
6、開始下一個番茄鐘,繼續該任務。一直循環下去,直到完成該任務,并在列表里將該任務劃掉。
7、每四個番茄鐘后,休息25分鐘。
在某個番茄鐘的過程里,如果突然想起要做什么事情——
a.是必須馬上做的事情,停止這個番茄鐘并宣告它作廢(哪怕還剩5分鐘就結束了),去完成這件事情,之后再重新開始同一個番茄鐘;
b.不是必須馬上去做的話,在列表里該項任務后面標記一個逗號(表示打擾),并將這件事記在另一個列表里(比如叫“計劃外事件”),然后接著完成這個番茄鐘。
優點 ?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簡單的工具和流程,其優點如下:
1、減輕時間焦慮
2、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減少中斷
3、能夠提升時間的預算能力
4、堅定達成目標的決心
5、精確地保證工作的質量
6、改進工作學習流程
7、強化決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