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學寫作的時候,有人會和你說,寫作是沒法學的,作家生來就是作家,才華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的東西。
詹姆斯?斯科特?貝爾將這種說法稱為“創作大謊言”。他自己曾經也相信創作大謊言,他讀了雷蒙德?卡佛的作品,再看看自己寫的東西,感覺自己確實沒有什么寫作的天分,然后他去學了法律,進入律師事務所工作。
然而,創作的沖動卻時常折磨著他,躊躇了十年,他決定學著寫出心中的故事。創作大謊言的力量太強大,他時不時懷疑自己是不是這塊料,直到出版社簽下了他的五本小說。到現在他已經出版了20多部小說,獲得過小說獎,成為一位暢銷書作家,并開始教別人寫作方法,寫出了《這樣寫出好故事》這本書。
在《這樣寫出好故事》中,貝爾從結構和情節的角度,來解構一個好故事應該具備哪些必要的元素,并搭配一些經典小說的片段進行分析,讓無論是新手作者還是有經驗的作者,都能夠理解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
即使你并不想寫小說,這本書也能夠幫助你鑒別哪些故事是好故事,哪些故事不那么好,為什么好,又好在哪里。人類天然地會被故事吸引,學著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也不失為一個很棒的途徑。我們一起來看看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吧。
如果你建出結構,讀者就會好好讀
貝爾認為,“當你覺得一本小說不那么吸引人時,八成都是結構出了問題。”三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不管是論證一個觀點,還是寫一部小說,三都很重要。小說的經典結構就是三幕結構:開頭、中段、結尾。
三幕結構的歷史很長,從亞里士多德時代就有了。三幕結構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在于它好用,它之所以好用,就在于三幕和我們生活的步調類似。人的一生始于出生,然后成長,最后死亡,就像三個階段;每天早上我們起床,接著出門工作,然后晚上回家睡覺,我們每天的生活也像三幕。發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也說,三角形是自然界最穩固的形狀。
01 開頭
我們對一個陌生人的印象,在見面的頭幾秒就決定了。同樣的,讀者對于小說的印象,也是在小說的開頭時就決定了。小說的開頭一般需要達成幾個目標,比如,吸引讀者、建立角色和讀者之間的聯系、奠定小說基調、說服讀者讀下去……
正如希區柯克的名言:“如果事件不快點發生,你的開頭就要無聊掉了?!?貝爾認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開頭通常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規則一,先有動作,再解釋。美國懸疑作家迪恩?孔茨喜歡在開頭就丟出一個有名字的角色和擾亂事件,比如,《與惡魔共舞》的開頭:“凱瑟琳?塞勒確信,車子隨時可能在平滑結冰的路上打滑,完全失控?!边@個開場白把你代入一種類似現實的感覺,同時又將車打滑這個擾亂事件丟出來,帶給讀者動感,讓讀者對發生的事情產生好奇。
規則二, 冰山原理,只袒露一部分信息。只把冰山在水面的百分之十告訴讀者,剩下的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這就是海明威所說的冰山原理。冰山原理的好處是給出一些信息,又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你對后面的故事產生期待。
規則三,丟出一些重要信息。以斯蒂芬?金的《它》為例子,“這份恐懼要持續二十八年,或甚至永遠無法消失。就我所知,一切始于一艘報紙做的小船,沿著漲滿暴雨的水溝向前飄去。”為什么是二十八年?一艘紙船會帶來什么樣的恐懼?當讀者心中產生疑問,好奇心就會驅使他們讀下去。
02 中段
中段主要寫的是沖突,中段要寫得出彩,難點在于容易寫得冗長,讓讀者失去興趣。要克服這點,作者需要讓角色不斷地“行動、反應、繼續行動”:角色為了達成目標,必須采取行動,此時,需要挑選一個障礙物,阻止角色行動,而角色必須馬上克服這個問題,才能向目標靠近。
用貝爾的話說,“作者在中段第二幕的工作,就是寫出一個又一個場景——用場景延續緊張情緒,提高角色面對的代價,讓讀者一直擔心,并用看似命中注定的方式,將故事推向第三幕。”
角色面對的最高代價大概就是死亡了,死亡有精神上的死亡,也有實際的死亡。《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面臨的是精神上的危機,他必須找出活下去的理由;《大白鯊》中的警長布羅迪要保護居民的生命安全,就必須殺死大白鯊,否則就將有人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了擺脫沉悶的第二幕印象,寫作時可以考慮以下問題:
怎么樣才能讓我的主角情緒更為糾結?
主角在乎的人有沒有辦法陷入麻煩?
我的主角會遭遇哪些實際傷害?我能把這個威脅推展到什么程度?
哪些新勢力互對抗主角?我能加入哪些角色,把狀況弄得更糟?
……
03 結尾
好的結尾能夠拯救一個平凡的故事,一個爛尾則可能毀掉前面所有的鋪墊。結尾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正向結尾,主角達成目標?!洞蟀柞彙返慕Y尾,布羅迪實現了殺死大白鯊的目標。
負向結尾,主角沒有達成目標?!秮y世佳人》的最后,斯嘉麗失去了白瑞德。
模糊結尾,讀者不知道主角是否達成目標。《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最后,“什么事都別告訴別人,如果你說了,你就會開始在乎他們?!弊x者不知道霍爾頓最終是否找到了讓自己活下去的人生哲學。
結尾為什么難寫?因為作者必須把前面埋好的梗收掉,就像契科夫所說,如果你在前面提到過一把手槍,你在后面就得用它開槍。不僅如此,作者還不能收梗收得過于平庸,要能給讀者帶來余韻,產生“真好”或者“糟了”的感覺。
三幕結構的連接:兩扇“不可折返的門”
在故事的開始,主角生活在一種安定的生活中,除非有事情發生,Ta會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待在Ta的原始世界中。因此,在故事的開頭一定要發生某件事情,打破主角的生活狀態,迫使主角作出改變,這就是擾亂事件。
擾亂事件不一定是嚴重的威脅,它可能只是塑造一種打破平衡的感覺。迪恩?孔茨就很擅長以擾亂事件開頭,在《通往十二月的門》開頭第一句話:“蘿拉一穿好衣服就走到大門口,剛好看到洛杉磯警局的警車停在門前的人行道旁?!彪m然這是一件小事,但是卻讓讀者感覺到似乎后面會有什么事情發生。此時,沖突還沒有完全展開,主角還可以選擇回到原來的生活中。
因此,從開頭進入中段,再從中段過渡到結尾。重點就在于,設置兩扇不可折返的門。人的天性傾向于安于現狀,不愿意改變。因此,作者就需要設定一個事件,推動主角做出轉變,而且這個事件不可逆轉。
第一扇門,決定著故事能否從開頭進入到中段,作者需要把主角帶進一個沖突中,并且不能離開,穿過了這扇門,主角必須開始面對一系列的新問題、新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化,獲得成長。第二扇門,通常是一個重大挫折或危機,將故事推向結尾,主角穿過這扇門,就需要面對最后的選擇或戰斗,主角無法折返,因為故事就要結束了,結局就要來臨。
在《教父》中,麥克?柯里昂選擇走上正途,然而當父親遭到槍擊,幾乎喪命時,麥克的世界被擾亂了,這時,他還可以選擇離開。而當麥克槍殺了敵人索拉索和壞警察邁克勞斯機后,他就無法回頭了,他只能穿過第一扇門,卷進家族的沖突中;當大哥被仇人殺死,柯里昂家族變得勢弱之后,邁克必須穿過第二扇門,做出選擇,痛下殺手,來奠定自己的權力。
情節:LOCK系統和貝爾金字塔
所謂的情節到底是什么?貝爾認為,“會發生什么事”就是你的情節。為什么有的小說,特別吸引人,而有的小說乏陳可新?關鍵就在于,情節能否觸動讀者,能夠把讀者帶到另一個世界。在分析了幾百種情節之后,貝爾發現,成功的情節一般都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則,他稱之為LOCK系統。
01 LOCK系統
L代表主角。穩固的情節始于有趣的主角。一部小說吸不吸引人,關鍵在于主角能否吸引讀者。讓讀者產生共鳴的角色,未必是完美的,有時候善用“車禍現場”原理反而會有很好的效果。人們經過車禍現場,通常會停下來張望,讀者也是這樣,當看到復雜的角色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毀掉自己的人生,讀者會忍不住得代入自己的感受。
O代表目標。目標是驅動故事前進,讓主角變化、成長的動力,目標一般有兩種:想實現某個目標或者逃離某種生活。《大白鯊》中的警長布羅迪對抓到大白鯊有著莫名的執念;《玫瑰瘋狂者》中的玫瑰則是想要逃離她的神經病丈夫。穩固的情節中,主角會有一個主要目標,這個目標同時也讓讀者一直追問:主角能達成目標嗎?
C代表沖突。實現目標的過程如果一帆風順,故事就變得乏味。如果你要抓住讀者的心,就需要在主角追逐目標的過程中,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當讀者為主角擔心的時候,你的故事就成功了。正如有位作家說的:“把你的主角放到樹上,朝他丟石頭,再放他下來?!?/p>
K代表沖擊結尾。拳擊比賽為什么會吸引人,是因為觀眾想看到KO擊倒,觀眾討厭平手的結局。小說的讀者也希望看到有沖擊力的結尾。結尾往往決定了故事的成敗,如果結尾平淡無奇,即使前面的情節鋪陳很出色,受眾也不會滿意的。想象《權力的游戲》的爛尾吧,雖然前面幾季,驚為神劇,也架不住結尾的草率。
02 貝爾金字塔
LOCK系統能保證你的情節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卻無法保證你創造出獨特的作品。應該說LOCK系統是一個底線,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作品與眾不同,就必須加入自己的調料、自己的點子和才能。雷·布雷德伯里說過:“世上只有一種故事,你的故事?!睂懗霆殑撟髌返拿卦E就是“寫你這個人”。因此,貝爾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情節篩選金字塔:貝爾金字塔。
金字塔的最底端是熱情。你可能會想出無數種情節,但是你需要從中進行選擇,選擇的標準就是你自己,你內心深處的主題:你最關心的事是什么?你最害怕的事是什么?你的人生觀是什么?……通過向自己提問,去思考你的點子是否觸動到自己了?
貝爾金字塔的下一個層次就是潛能,是指你要思考這個主題能夠觸及的讀者范圍有多大。在這個階段,你需要轉變自己的視角,把自己當成是潛在投資人,而不是作者,去評估這本書的市場價值。這一步初看起來,似乎和前面的熱情矛盾,其實不是,因為潛能的評估并不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而是給自己的熱情澆一點冷水,不要被自己的視角蒙蔽,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看待你的故事是否有吸引力。比如,你把自己的人生寫成幾百頁的小說,除了你自己和特別親近的人,其他人會有興趣嗎?你可以把潛能看成是一個輔助手段,幫助你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情節。
金字塔的頂端是精準,即你的情節要有精準的目標。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節設置充滿激情,也對故事受讀者歡迎的潛能做出了評估,那么剩下的就是將影響作品潛能的情節刪除。如果你的故事是為了科幻小說的讀者所寫,那么情節設置就要以此為目標,去除其他不必要的枝節。
有些寫作者把寫作藝術看得很神圣,可能對“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這類技巧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所有教寫作的人或書,培養的都是商業作家,而不是文學家。
人的天賦確實有差別,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如何提高寫作能力。還沒開始寫,就與文學大師們比天賦,我覺得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作為一個普通人,學習寫作的空間還很大,你總得從山腳一點點攀爬,才有可能到達頂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