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告別這虛無的生活?不知從何時起,朋友間的陪伴僅僅是陪伴,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能夠獲得比一個人玩耍時更多的快樂。畢業之前,還沒這樣多的感觸。畢業后發現我們只是面對面走進了自己與手機網絡聯系的虛擬世界,并在這個自己的世界里獲得更多的精神慰藉,對面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笑,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悲傷,關掉手機屏,生活是一成不變的枯燥無聊。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吃飯,吃完飯被挽留多逗留一會兒,玩兒一會。我直接回答到:“我在這玩兒就是坐在小板凳上玩手機,回家玩兒就是躺著床上玩手機,對于我來說,后者更舒服一點”。
何時告別這虛無的生活?不知從何時起,與親人間的聯系漸漸減少。以前總覺得姑姑不孝,每次打電話回家能讓奶奶高興半天。那時候才幾歲,就想一定要攢夠錢買個電話,這樣奶奶就不用跑到二奶奶家或三奶奶家接電話。那時候也心里暗暗發誓,長大后一定天天給爸媽打電話,也讓他們天天都高興。然而,現實啪啪打臉,在手機通訊如此便捷的情況下,不僅總是忘記給爸媽打電話,就是接到爸媽的電話聊個3、5句后,老媽就會立刻發現我的不走心,那時的我不是在刷朋友圈就是在刷劇,只好尷尬的笑笑。
何時告別這虛無的生活?不知從何時起,愛人間越來越忽視陪伴,往往所謂的陪伴不過是沒你的時候是一具死尸,有你的時候是兩具死尸罷了。難道不是嗎?即使見面也還是面對面玩手機,或者怕打擾背對背玩手機,姿勢不同而已。因為異地戀,剛開始的時候見面只有短短的一兩天,真心難以接受對方總是盯著手機屏,后來直接甩一句:“要是想你的手機被摔的稀巴爛,就接著在我面前玩兒”。真是見效,所以你總能發現他去廁所玩手機或者我睡著的時候玩手機。后來,自己也覺得無聊,就開始了雙雙在家挺尸的生活。
仍記得,老弟在家玩游戲,玩兒了一上午頓覺無聊,直接感慨道:“好無聊呀!”我爸直接反問,“那么什么才是有聊呢?”。對呀,什么時候生活才不無聊呢?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不再感到空虛無聊需要打一個電話和朋友、家人、愛人說說廢話呢來刷存在感呢?
剛開始還覺得父親和母親應該是不無聊的。后來想想不能說不無聊,只能是沒有時間去想無聊的問題,畢竟一天的工作量在那擺著。只是他們接觸虛擬網絡花費的時間要少一些,掙錢的目標更明確一些。
所以,自認為要想告別這虛無的生活,只有遵從這兩條:第一,花更少的時間在無意義的虛擬網絡上,例如:刷朋友圈、刷劇、刷腦殘小說等;第二,掙錢的目標更明確一些,例如:學習更多與掙錢有關實用的技能、多讀書、多思考等。
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When?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