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愛的北京圈主找到我,問參不參加北京夢想訓練營時,我剛剛完成早起21天的計劃,讀完了5本書,進行了21天微博打卡分享。
但是這21天,我依舊覺得迷茫,不明白夢想在哪里。所以,聽到這個活動,我想或許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改變?
于是和圈主一起修改規(guī)則,提出各種活動點子,6月4日開營,再到今天,已經(jīng)一周了。按照計劃,今天是大家復盤的日子。
01 寫作
之前的21天早起計劃中,我設置了閱讀和分享任務,此次活動,我加上了寫作,希望能鍛煉自己書面表達敘述的能力。
成果:8074字,7篇文章。
在這7天中,我一共寫了8074字,發(fā)表了7天文章,其中書信一封,回憶錄一章,定位人生系列三章,以及復盤文章一篇。
困難:偷懶心理。
因為最近工作加班,回到家后,還要收拾屋子,練習繪畫,閱讀書籍,寫作時通常都是凌晨了,好幾次都想放棄,或者用以前寫的文章來充數(shù),但是咬咬牙,頂著困意,敲完了當天寫作任務。
不是不想放棄,不想偷懶,但是投機取巧一次,就有下一次,人會漸漸懶散,給自己找更多的借口。就像跑步途中,一旦停下來,疲憊難受就會席卷而來,你的腳步就很難再邁開。這也是為什么健身跑步時,遇到疲憊點,一定要咬牙堅持,哪怕是小步慢跑,也不能停下來走動。
問題:定位不清。
這7篇文章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寫作定位不清,文章不成體系,一篇好文章,要經(jīng)過不斷修改,但自己的時間又有些不夠,有點心力不足。需要調(diào)整思路,我到底是想講故事,還是想做知識輸出?
此外文章排版和配圖也有點問題,如何排版更美觀,配圖插在什么位置比較好,如何搜索契合的配圖等。
思考:調(diào)整模式。
若是講故事,寫作模式切換成:三詞一故事。每天隨機抽取三個詞匯,編成一個500字小故事。
若是知識輸出,寫作模式切換成:微分享。每日通過事例等方式闡述一個知識點,配合方式有思維導圖、視覺筆記、便簽PIA等。那這個模式,可以利用微信讀書來進行,同時完成分享和寫作計劃。
02 閱讀
閱讀一直是我的喜好,所以這一塊任務,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成果:兩本書中文書,一本英文原版。
2017年讀完哈利波特原著全套是我的年初目標,可是作為一個英文戰(zhàn)力渣,哈利波特原著簡直是天書,打開一翻,兩眼犯暈。
但是我還夢想著去歐洲自由行,英語戰(zhàn)斗力5怎么能愉快地玩耍呢?
所以從天天背著這本書外出,到每天利用通勤時間閱讀,我的內(nèi)心漸漸地接受了英語,并且產(chǎn)生興趣,想要閱讀更多。
怪不得奶爸說,原文閱讀只要第一本啃下來了,后面自己就會自發(fā)看起來了。
2017年原著閱讀10本,還有半年的時間,加油!
思考:增加DEEE的學習,1H/天。
DEEE課程約半小時,筆記時間半小時,這個時間從哪里來,還需要另行安排。
思考:中文閱讀
微信讀書上閱讀并在微信讀書上做筆記,并且方便攜帶閱讀,還能同時完成閱讀與寫作任務會不會更好?然而電子書不利于深入閱讀,不好做后續(xù)知識體系構(gòu)建整理工作。
思考:個人品牌課程回顧
需要溫習課程,什么時候做比較好?并且需要將內(nèi)容文字輸出整理知識點,內(nèi)化。
03 分享
為了增強自己的分享,講課能力,我在試錯群中嘗試分享自己的知識,尋找適合自己的分享內(nèi)容和形式。
成果:本周進行了兩次分享,共2小時。
開發(fā)了三個系列課:定位人生系列,體態(tài)塑形系列,英語學習系列
下周分享《定位人生三:人生關鍵詞》和《體態(tài)塑形:脖子》。
思考:即時更新微博分享。
用微博打卡,來向外界說明自己都做了什么,做好自己的個人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