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聽見內心的聲音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譯:不要讓其他人喧囂的觀點掩蓋你內心真正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某種程度上已經知道你想要成為什么樣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聽從內心的聲音”這句話并不是喬布斯的首創,歷史上很多哲人、科學家都曾表達過類似的含義。
傾聽內心
做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
——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
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德國哲學家威廉·尼采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法國思想家蒙田
從古至今,智者都在呼吁我們聽從內心的聲音,做真實的自己。但是,如何才能聽到內心的聲音呢?我對此深感疑惑,我的腦袋里有很多聲音,腦袋經常告訴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但是我的心好像從來沒有說過話,又或者心是在用一種我聽不懂的語言說話,只是我還不知道而已?
為了聽見內心的聲音,一種看似簡單,卻非常有用的方法——自由書寫。我對自由書寫的理解就是:一個問題回答100遍。
這個問題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這輩子你會做哪些事情?”
關掉手機,閉上房門,獨自坐在書桌前,從舊筆記本上翻開嶄新的一頁,在第一行寫下:如果我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這輩子我會做哪些事情。
開始放松,讓自己的思緒進入假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用之不盡的財富,不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事實上,唯一的工作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做哪些事情呢?
不去考慮是否實際,不去考慮是否低俗,忠實地記錄下頭腦中的想法。
不去操控思維,不是腦袋里先有念頭,然后轉化為文字,而是在念頭產生之前,文字就已經有了。
內心的聲音,不是語言組成的,而是一種更純粹的存在,它的存在快到思維來不及加工,當你意識到“我怎么會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在這股純粹中了。
為什么長時間不間斷地書寫會產生這種純粹時刻呢?
首先,自由書寫的問題設定了一個前提: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在這種前提下,我們需要打破日常的思維習慣,嘗試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思考。
正是因為生活中很多現實的限制,讓我們沒有辦法進一步思考下去。自由書寫就很好地突破了這個限制,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跳出日常生活的瑣碎,突破限制,盡情想象。
其次,自由書寫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把自己調整到理想的生活狀態,去跟“高我”進行鏈接,讓更高版本的自己指導現在的自己。
這聽起來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什么是高我?什么是更高版本的自己?量子物理學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平行時空是否存在,即我們所感知到的時空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時空,宇宙中還存在其他時空。以平行時空為素材的科幻電影更是將這種假設發揮到了極致?!跺缧莵淼哪且灰埂肪褪顷P于平行時空假設的經典電影,經由時空扭曲的奇點,女主角看到了不同版本的自己過著不同的生活,最后她選擇了最美好的一種版本。如果真的有不同版本的自己存在,那么自由書寫就是一次跟最高版本的自己進行鏈接的方式。讓最高版本的自己告訴當下的你,你其實還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最后,自由書寫是很好的自我對話方法。它很簡單,幾張白紙、一支筆就可以完成。越是浮躁的時候、越是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越需要回到自己的內心,去聽內心的聲音。當我們反復問自己一個問題100遍的時候,相當于穿透了我們的表意識,去跟潛意識進行溝通,讓深埋在內心深處的想法浮出水面。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內心的吶喊沒有被聽到。一旦你聽到內心的聲音,跟自己的內心鏈接在一起,外界的困擾實際上是很容易突破的。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忙著“以為很重要的事情”,而從來沒有跟自己進行過2小時的自我對話,然而沒有什么事情能比自我了解、自我探索更重要了。
在朝著生活目標前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目標,而不要執著于路徑。只要不斷確認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在接近目標狀態就好,從路徑執著中抽離出來,我們就不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