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覺得時間過得真是很快。我昨天工作一抬頭發現已經是7點了,但心理時間還是5點。上周也是,周四了以為是周二,還在想周四周五做頭腦風暴會……長大后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快。我們年初許下的心愿,“發誓”要去很多“遠方”,轉念已經過了大半,你的愿望實現了多少呢?是不是還停留在“想”呢?
今天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問我,你們做活動基本花費的時間,我的回答是48小時。得到的雖然是贊許驚訝的表情,但在我看來,我自己策劃的活動很可能在2小時內就push了。大家會質疑,這些沒有數據支撐和科學判斷的決策都是正確的嗎?我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不啊,肯定都不是正確的。但如果不快速執行,你又怎么知道哪個方向比較正確呢?
很多人在“等靠要”,等別人給你結果,盼別人去印證,怕失去有可能毫無價值的付出。在我認為,“時間”是最大的成本,機會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就好像微信紅利到來,先知先覺的一波人賺到了紅利,后來的一群群人只能分湯甚至湯都沒了。又比如炒房,買進賣出翻一倍兩倍甚至多倍,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人生”,人生多么無趣,拿到了這個紅利就可以坐吃很多年,還那么辛苦上班干嘛。
是啊,我想了想,即使自己以后真的財務自由,也仍然停不下思考的腳步,仍然保持一顆好奇心去看這個世界。因為,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秋涼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