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 “互聯網+”向傳統產業的不斷滲透,大宗商品電商平臺近年來可謂異軍突起,成為各路資本熱捧的“新寵”。互聯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等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大宗商品領域帶來一股新生力量,并推動傳統產業變革轉型。推動國內B2B電商行業迎來發展 的第二個春天。
大宗電商對實體經濟的三大影響
(1)過去消費互聯網時代“挾消費者以令諸侯”,零售電商氣勢如虹,傳統制造業紛紛被顛覆,處于被動地位,衰退自然無法避免。大宗電商以生產活動為應用場景的互聯網應用,體現在互聯網對各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改造,幫助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大宗電商面對的大宗商品屬地屬性強,如上海是最大的鋼材消費地和集散地,廣西是我國蔗糖的主產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升了各相關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市場實現了與電商相互促進互動發展的市場格局。
(3)電子商務在企業的實施,促使企業必須適應電商發展要求,在管理、市場、制度、企業文化等方面有所創新。電商以動態、實時的速度向企業提供和收集信息,并提供傳統運營方式不可比的處理方案(更方便、更快捷、低成本、高效率),大大提高實體企業的生產營銷、研發、決策速度和效率,使實體企業管理、營運模式、產品等要素實現升級,從而實現電商技術實施給企業帶來的核心價值。
大宗電商未來三大趨勢
(1)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每拓展到一個行業,都將顛覆該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游戲規則,導致行業重新洗牌,大宗商品行業也不例外。以鋼鐵、塑化、農產品、工業原材料產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在借助互聯網的方式,將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市場組織形式和交易方式。
(2)近年來,隨著大宗電商的蓬勃發展,徹底改變了大宗市場傳統業務,大幅推動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在大宗市場的發展。不只是在鋼鐵電商領域,在化工、農業、煤炭等領域均有企業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構建了優秀的風控體系,推動了供應鏈金融在大宗電商市場的發展。
(2)大宗電商平臺已從最初‘收取會員費、競價排名、線下會展’的傳統模式,紛紛切入交易環節,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價值服務,積極發展后金融業務,開展在線交易、金融物流的增值業務。不少企業基于大宗商品交易場景,提供出種類多樣的金融產品,未來在風控模型不斷完善,自身壁壘不斷提升的進階中,金融業務量將迎來快速上升。
(3)大宗電商天然的金融屬性,整個產業鏈層層墊資的剛性需求現象尤為明顯。對于大宗電商而言,同樣存在交易場景,由此場景衍生出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大宗電商的戰略發展方向。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解決B端交易應收賬款問題,減輕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有效解決企業痛點。當前大宗電商均把供應鏈金融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未來供應鏈金融后續必將成為大宗電商重要的增值服務之一,也必將為大宗電商帶來良好的盈利空間。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已經深入詳細的了解到大宗商品對實體經濟的三大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可以更好的把握大宗商品的市場規律,能夠很好地把握市場,取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