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這樣做:
“寶貝,這是秦阿姨,喊阿姨好。”
這時你的寶貝緊挨著你,緊閉著嘴。
你接著說:“寶貝,喊阿姨呀,阿姨下次會給你糖吃。”或者,“寶貝,快點喊阿姨,這樣阿姨才會覺得你是個好孩子,說你很有禮貌。”
這時寶貝會有兩種反應,一是在你的強求下,不得不生硬的喊人;一是躲到你背后,不出來,或者推著你往前走,不讓你繼續交談。
讓孩子喊人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一件“小事”,小事不小,教育常常就藏在生活的細節里,讓孩子喊人如果引導不好,就會像上面一樣,“給你糖吃”,“會認為你是個好孩子”,“會認為你有禮貌”…把孩子往討好型人格上面引導,你做某件事,純粹是因為別人會怎么看你,在意別人的看法說法和評價,有損于自尊的建立。
鼓勵孩子主動、大方的叫人,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寶貝,如果你想叫,你就大聲一點主動去叫阿姨好,因為如果你問阿姨好,阿姨心里是很開心的,她會覺得她是受小朋友歡迎的。
這樣的引導,不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好像是被父母和“阿姨”逼迫著叫一樣,反而讓他覺得:哦,如果我想叫,原來叫人也可以是一件很快樂開心的事情,阿姨會開心,因為她自己會認為自己受小朋友歡迎,我也很開心,因為我好像做了一件好事。這樣會讓他主動去叫人,大大方方去和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