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前一陣子表妹讓我幫忙在省城大醫院給她掛一個心理衛生的專家號。我下載了掛號的APP,但是我綁不上她的電子社保卡,因為必須要刷臉。讓她自己也下載了相關的預約掛號軟件,然后我每周日晚上十點到十二點守候在手機屏幕前,一旦出現了專家號,趕緊通知她。
普通號是不看病的,只給老病人開藥。專家號才是看診的。尤其是第一次就診的患者,是不允許掛普通號和線上就診號的,必須到現場,仔細問診,甚至做一些輔助檢查,或者填寫一些量表問卷。這整個過程很復雜,因為這叫做初診。別問我怎么知道的,我有同學在醫學院。但是反過來說,即使沒有同學在,這點小事還能難倒大活人兒?鼻子下是嘴,問就是啦!胳膊末端是手,各種網上查詢就得啦,咨詢這么發達,甚至都有人整理就診攻略發在小紅薯等等網站上。另外,各大醫院的微公號也能解決大部分掛號問題。實在不行,可以花錢請人專門陪診。
陪診是新職業。對大醫院的各種診療流程很熟,甚至有內部人員提供方便,他們就專門給人掛號,陪同人看病,以縮減看病和檢查的等候時間,讓患者和家屬少走彎路。
我沒有想到這“心理衛生”的號這么難掛,盯了兩周都搶不到。我只有到醫院里去試一下。醫院里的人熙熙攘攘,最美的是年輕的醫生護士穿著圖標洗得褪色的白大褂行色匆匆,可能趕往別的科室會診,也可能是集中到某學術廳去晨讀英文文獻或疑難病例討論。那種臉上帶光,腳下生風,遠方有宏圖的精氣神最美。
想想自己穿校服的時候,那也是有這種精氣神,有目標,有計劃,有奔頭。對于我們來說,曾經最美的衣服就是校服啊。表妹和我都是同一家國內知名高中畢業的。那時候,不少學生覺得競爭激烈,鴨梨山大,總要做一點自欺欺人的小動作,美其名曰減壓。但最終結果是想躺躺不平,想卷卷不贏。
剛剛上了大學,手機自由了,生活費自由安排了,以為就全方位都自由了。躺平一年后就發現自己拖欠的帳太傷腦筋,最終拿到手的結果不好,心里承受不住鴨梨,結果就出現問題。結果一進大學就接著卷的同學,反而按部就班地實現職業規劃,心理不慌,腳步不亂。
現在心理門診就醫的患者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各年齡段都多得很。踏上好的工作崗位就不卷了嗎。不可能,一樣卷!所以做好卷的準備吧,接受卷,爭取卷出個好結果;不要期待不卷,期望值和現實的巨大偏差,才是出心理問題的原因。
如果,如果一直不松勁兒,早前稍微堅持一下,不要放縱自己,后來就不會欠太多帳,不會在算總賬的時候壓力大得扛不住。但是,哪里有那么多如果呢?所以大醫院的心理衛生中心這么緊俏的掛號票是有原因的。好在,總有很多機會可以彌補。
馮唐是協和醫科大學的婦產科博士,他后來轉戰金融,文學領域,每一次轉型都傷筋動骨,但他從來不提。世人看到的都是光鮮的亮麗的。他曾說過一段話,多么希望自己能夠更早點兒知道這段話該有多好。我想表妹也很適合知道,我會分享給她。她也是一個在大學新生生活中頗不適應,以至于極深的挫折感困擾她,影響學業的完成。
馮唐說,你考的不是試,是前途和暮年的歡喜。你書桌上的課本,是你將來選擇的勇氣和拒絕時的底氣。自律的苦,輕如鴻毛,后悔的痛,沒有良藥。那些披星戴月的時光是你實現夢想的最大力量。上學的時候總覺得校服很丑,可步入社會之后你才明白,它是你唯一可以遮住貧富差距的上等布料。先嗅書香,后聞花香。不要總覺得上學苦,上學累,那是你看世界的路。你現在一點一滴的努力里,藏著你未來最美的樣子。
要珍惜自己最美的樣子,因為,時間走過去了,它真的就永不回頭了,你就再也沒有第二個風華正茂的二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