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成長之道
? ? ? 今天聽了鐘杰老師的課收獲很多,今天給聽了三節(jié)課雖然每堂課的時間不長但是收獲滿滿鐘老師講了三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是鐘杰老師的個人親身經理,隨意他的課聽起來更接近我們的教學因為她用一線教育的身份再給我們溝通,這也是能夠和我們產生共鳴的地方,每節(jié)課的內容都非常真實,每次聽她在敘述班級里的事件時就感覺好像在說我自己的班級情況一樣。都是相同的情況。這三節(jié)課帶給我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
? ? ? 今天聽老師第二板塊大主題是“老師怎么說話學生更喜歡聽”這個話題很多老師都在關注沒聽課之前我自己理解就是不要責罵多一些鼓勵。因為對于學生來說表揚他們就是對他們進行認可。但是鐘老師講的面更廣,這里面涉及的面比較多,簡單說說我對三個方面的感受。
一、尊重學生,就是把每一學生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
? ? ? 鐘老師主要從三個方面在講我歸結于三個關鍵詞: 尊重? 自身屬性? 角度思考。這三面進行了講解,尊重這里主要是指尊重學生我們常常說要想讓別人去尊重你首先要學會自我尊重。所以這里就談到兩個點;教師的自我尊重和尊重學生。教師自我尊重主要是在平時的教學或者帶班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是以老師為準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都很大,所以在進入到學生中就不能帶個人的情緒了,很多老師就因為自己的心情不好就不上課或者讓學生上自習更嚴重的就把學生出氣其實這樣即使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是給學生的影響是很深刻的,以為他們心中一直崇拜的老師今天也罵人發(fā)脾氣了。這種教師的人設就沒了。我就聽到很多同學說過在他們的意識里老師是知識和德行的代表所以這點很重要啊。什么是以身作責,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以教師應有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生去感化學生。
? ? ? 尊重學生是必要的,不是因為自己是教師是發(fā)號施令的人,對于學生有些方面也是值得老師學習的。不能對學生以成績一概而論,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并不能代表他們不優(yōu)秀,鐘老師提到的要把學生當作一個真正的人,就是要把學生當作成人一樣他們有訴求,也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能用我們教師的身份去強加給他。以前我在小學時就有一個家長和我聊過小孩不怕他,家長所指的怕他就是命令式的,我是說什么你就要做什么。那么學生雖然沒有成人般的分析辨別能力,但終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是獨立的個體就有自己的訴求,有自己的表達意向。我們能做的就是導向作用,學生往哪發(fā)展這是有我們可以導向的所以人們常說:什么的老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在我看來這并不是貶義詞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現(xiàn)象。那么學生有訴求我們就應該去體諒他們,平等的尊重他們。
? ? 角度思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我們的身份是老師,老師就該有老師的樣子當你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要轉變身份,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很火的視頻一位老師從辦公室出來身心疲憊滿臉的不開心,可是當他走到教室門口時搖身一變瞬時精神抖擻。這里就是角色轉變。什么時候適合什么養(yǎng)的的身份,第二種轉變父母型當學生受委屈了難過需要安慰時,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媽媽或者爸爸型的身份出現(xiàn)了,如果還是以上課老師的姿態(tài)告訴他難過是沒用的要堅強那么慘了,事情只會越來越糟老師都有情緒不穩(wěn)的時候更何況是學生了。這個時候就要多觀察多開導。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以老師自己的經歷來告訴他或者用身邊的親人來感化他,這樣才能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我有時侯聽到其他老師講座也總是說我有一個像你們一樣的親戚怎么怎么的,我也在想怎么就那么巧。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屢試不爽而且效果還很顯著。第三個便是學生身份有時候在教學中我們也要走入學生中去,鐘老師稱之為降維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只有把自己當作學生以學生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就會有不同的收獲。教師永遠高高在上不明白學生疾苦怎么治理的好班級,古代帝王還知道微服私訪了。何況我我們老師。那么這里就講究一個“巧”。巧妙地進入話題、巧妙的加入學生中去。像男教師可以趁體育課和他們組一隊打打球跑跑步,女教師可以下課和他們聊聊服裝什么的,反正就是用盡一切手段打入學生內部。做到這些班級管理就成功一半了。鐘老師在這點上做到的是十足的 。
二、不要讓孩子一個人戰(zhàn)斗
? ? ? 都知道萬事開頭難,只要沒人做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在學生身上尤其明顯,比如是背書、演講什么的永遠沒有自愿參加的,好不容易找出一個來,學生跑回家就會說老師要我參加的。這個就說明學生在認識上沒有轉變過來,他們認為學習好像都是自己在干,曾今也有學生問我說他們每天刷作業(yè)老師為什么沒有作業(yè),當時我也說了老師做的時候你沒看見而已。從這點上就不難看出學生覺得一個人在奮斗很困難。所以為什么課改強調合作探究,就是為了讓學生產生團隊學習的重要性。
? ? ? 教學任務重學生任務也不輕松,我們能做的就是安撫學生的心靈,越是高年級心靈越是脆弱。因為他們懂得了榮辱感,所以心靈容易受創(chuàng)傷,在平時生活中要多去關懷他們的情況。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請過來聊聊最近的學習情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覺得他的學習是有人在關注的,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教師亦可提供一些有用的學習方法,哪怕是給他兩三句鼓勵的話。
? ? 教育之路還很長需要我們不斷的促進更新最后用戴老師進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每個人都是優(yōu)等生,同時也是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