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溫比亞”帶來的狂風暴雨,8月17日跟著旅行團開始以杭州西湖為中心的三日游。路上,狂風大作,驟雨傾瀉。在揚州境地的高速公路上困了近四個小時。蝸居狹窄的座位,看著車窗上的水流不息,心里煩躁得很,不知何時車子才可以前行。
車子終于動了,穩穩地往浙江跑。游覽的第一站是嘉興縣的西塘古鎮。晚上八點多到了古鎮。導游給我們安排好住處就帶我們去西塘自由游覽。
夜晚的西塘古鎮流光溢彩。小橋流水盡顯江南風格。古鎮里人來人往,各種小吃吸引顧客的目光,古裝服飾隨處可見,仿佛一下穿越到古代。酒吧街燈紅酒綠,聲樂震天。喜歡安靜的我加快腳步開溜。西塘雖美,但是感覺商業味太濃,缺少安寧古樸的氣質。
玩了一個多小時就回到住處養精蓄銳明天游西湖。
第二天早上四點就起床了,旅游大巴五點鐘準時從西塘出發去西湖。一路上時睡時醒,不知過了多久就進入杭州的地界,陽光穿越云層給高樓鍍上金光。真是神奇,昨天還受“溫比亞”的折磨,今天就可享受陽光的愛撫。有陽光為伴,今日的西湖游一定趣味無窮。
車子在路上馳行,沒有方向感的我根本不知人在何處。透過窗戶,我看到路兩旁古樹參天。憑借此,我知道西湖馬上就要到了。
果然,沒多久車子停了。下了車,導游簡單說了注意事項就帶著我們出發了。
一條寬闊的柏油路不停地往前延伸。剛下過雨空氣中有一股濕漉漉的味道。路兩旁的大樹身上全濕了,樹冠支出碩大的傘為游人送來清涼。那緊緊相聯的枝丫簡直密不透風。看到這突然明白“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 有時見日”的真正含義了。
一直走,沒多久“花崗觀魚”幾個字映入眼簾。導游說我們西湖游的第一站是“花崗觀魚”。魚沒見著,到見到了大才女林徽因。西湖邊一個林徽因的鏤空圖像吸引不少游客駐足拍照。這是杭州人為了紀念林徽因誕辰一百周年建造的。西湖的秀美與才女的才情融為一體。湖水蕩漾似在訴說林徽因的輝煌才情。才女駐足,醉心于西湖的柔美,西湖配才女終將成為佳話。
惜別林徽因跟著導游往前走,來到康熙和乾隆題的“花崗觀魚”碑刻前。少了一個點的魚引起游客的興趣。導游講了這里頭的典故。康熙是一個信佛的皇帝,他不忍心魚在火里蒸煮,于是少寫一個點。一處景 ,一個歷史故事。文物果真是活著的歷史。
出了“花崗觀魚”踏上蘇堤。導游先去協調游船,我們站著排隊。蘇堤兩旁大樹林立,游人如織。抬頭觀樹,一只小松鼠趴在樹丫上,孩子們的驚喜聲嚇得它蹭蹭往高處爬。遠眺湖水,迷蒙一片,天與云與山與水融為一體。雷峰塔高高聳立,真想進去看看有沒有白娘子。
坐上船,近距離地與西湖親密接觸的感覺很奇妙。從前在詩中,在夢中,在圖片中遠遠地看西湖。而今,西湖就在我的腳下,心情能不激動嗎?游船在湖中緩緩行駛,導游在船頭介紹西湖美景。
“瞧,那邊就是湖心亭?!边h遠地,一塊被綠樹包圍的湖中小島映入眼簾。那就是湖心亭啊。腦海里立刻出現張岱夜游湖心亭的景象。白雪覆蓋的西湖該有多美,不然不會讓張岱不顧嚴寒也要夜游。如今,想要看到雪湖的機會非常之難。
可惜只能遠遠地看著湖心亭,船轉個彎。一座白橋出現。原來是西湖斷橋。白娘子和許仙斷橋相會的傳說涌上心頭。真想上去走走!可是船依然前行,與斷橋的距離愈來愈遠。
感覺沒有多會,船竟停止了。西湖終究成了一場瞥見。
下了船,導游給我們一個小時的活動時間。一個小時游西湖,也太倉促了吧??焖僮龀鼍駬?,選擇蘇東坡紀念館重點游覽。沿著蘇堤前行,由指示牌子找到蘇東坡紀念館。
紀念館前一座抬頭仰天的蘇軾石像吸引了我。陽光給蘇軾的豁達樂觀鍍上一層光輝。這仰天的神態正是蘇軾一生不畏艱難險阻的寫照。帶著對蘇軾的敬仰之情進入紀念館。一樓紀念館里是關于蘇軾生平的介紹以及蘇軾與杭州是淵源。蘇軾在杭州為官時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尤其是疏浚西湖一事。沒有他竭盡全力的設計與監管就沒有今日西湖的盛景。這樣一位全心全意為百姓辦事的地方官永遠被杭州百姓銘記。二樓是書畫展,陳列的是現當代書畫家歌頌蘇軾的作品。駐足欣賞,感同身受。
時間匆匆不敢久留。出了蘇東坡紀念館,沿著蘇堤找導游。同行的游友已經在等候了,導游清點人數后就原路返回。
腳步匆匆,離西湖越來越遠。回望西湖,滿心的不舍。車子緩緩啟動,徹底和西湖再見了。一瞬間,我有些恍惚。我真的來過西湖嗎?為什么印象如此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