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知否知否》中,誰活得最通透,誰最有能耐,那一定是盛老太太莫屬了。
這位盛家老太太出身高,有能力,不管是內宅一應事務,還是官場上的門道,都不在話下。
她教出來的孩子,且看華蘭、明蘭就知道了,個個知書達理,有決斷,有智謀。
劇中很多金句,都出自這位祖母之口。
很多人疑惑,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的千金,為何會嫁給商賈之家的兒子呢?
這就要從老太太年輕時說起了。
別看盛老太太上了年紀后世事通透,年輕時卻是妥妥的一枚“戀愛腦”。
年少無知,喜歡上了商賈之子,不惜與家人反目
盛老太太姓徐,是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
勇毅侯府雖然后來沒落了,但當年是極鼎盛的。
這位徐家大小姐從小就錦衣玉食,還跟靜安皇后交好,也認識宮里的很多人,孔嬤嬤就是其中一位。
可謂是見多識廣,心氣頗高。
一般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女孩兒,都不懂得生存的艱辛。
一心只想得到愛情,為了愛情飛蛾撲火,從不考慮柴米油鹽這些現實的問題。
這不,在一次聚會上,徐家大小姐聽到新出爐的探花郎吟了兩句詩,并且看人家長得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當場就生出了情意,偏要嫁給他。
這樁婚事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盛家只是個做生意的,在古代,商賈之家地位很低。想要娶個讀書家的女兒都難,更別說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了。
可徐家大小姐下定決心要嫁,父母拗不過她,再加上當時盛家在金陵買了一處宅子,還算有個房子,也就勉強答應了這樁婚事。
但這件事情深深傷了父母的心,嫁人之后,徐家大小姐就跟娘家感情一般了。
妒名在外,一味地想得到愛,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盛老太太本就是為了愛情,才嫁進門不當戶不對的盛家。
于是,一進門就把丈夫的幾個通房都攆走了。
這還沒完,她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里爭風吃醋,又不懂得偽裝,一來二去很快就把自己的口碑搞壞了。
十里八鄉都知道盛家新進門的媳婦太強勢,又善妒,是個厲害人物。
其實,她只是嘴上厲害,心里光明磊落,并沒有那些骯臟的手段。
原著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都說咱們老太太厲害,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要打要殺得鬧騰,可是……唉,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么?老太太吃虧就吃在這里,空擔了個厲害的名聲,其實心腸再好也不過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會一味與老太爺爭執,卻不防著小人賤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兒……這才傷透了心。”
盛老太太再怎么攔著,她的夫君還是納了妾室,連庶子都生了。
盛老太太出身高貴,內心光明磊落,不屑與妾室爭寵,只是一味地跟夫君起爭執。
不料,這妾室用了下賤的手段,把她的親生兒子害死了。
她們夫妻二人幾乎成仇,夫君更是不到三十歲就死于一場風寒,于是盛老太太成了寡婦。
年輕守寡,本可以改嫁,卻苦苦撐起整個盛家
按理說,親生兒子死了,丈夫也死了,只剩下妾室生的孩子。
盛老太太才二十多歲,完全可以再嫁的。
勇毅侯府當時為她選了一位喪妻的男子,面前只有兩個女兒,她一旦嫁過去就是正頭大娘子,順利生下兒子,這一生也就順遂了。
可盛老太太拒絕了,堅持要為死去的丈夫守節。
孔嬤嬤就曾罵過她:
你當時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也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去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
她把盛紘這個庶子記到了自己名下,悉心教導,為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
當時,勇毅侯府想從自家中選個女孩兒嫁給盛紘。盛老太太拒絕了,為了盛紘的前途,求了王家的姑娘進了門。
從這以后,盛老太太和勇毅侯府徹底鬧翻了。
可以說,盛老太太為了愛情,放棄了人生中第二次機會。
把盛紘撫養成人,成家立業后,盛老太太功成身退,把所有盛家家產都給了盛紘,自己縮到壽安堂養老。
要不是明蘭后來養在她身邊,時時陪伴,逗她開心,說不定老太太早就心如枯槁,不在人世了。
縱觀盛老太太這一生,明明有很好的出身,有父母的庇護,有更多的選擇,但她卻偏偏為了愛情放棄了所有,還賠上了自己的一生,實在是太讓人唏噓。
放到現在,這就是實打實地“戀愛腦”,愛情至上。
這種女人,最容易受傷,付出了很多,卻獨獨委屈了自己。
愛情當然要有,但婚姻并不只有愛情,更要有智慧。
只有智慧的女人,才會將婚姻經營得更加幸福。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盛老太太,你會怎么選擇?歡迎留言!
—END—
*作者簡介:山月君,情感原創作者,樂于傾聽,擅長書寫,愿我的文字能夠溫暖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