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00打開流量池這本書,首先瀏覽了一下目錄,這被這本書震驚了,感覺完全是我最近在思考,卻思考不出答案的幾個問題,感覺自己特別想要明天找個咖啡店,靜靜得把整本書讀完。
讀完續,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Luckin Coffee的運營總監,以前覺得Luckin為什么可以成功,可能只是在燒錢,現在覺得燒錢也要燒得對地方,Luckin 從目前來看,無疑是燒對地方的,想必楊飛在里面起到了不少作用。
整本書大概的架構是 先講述現在流量的困境,介紹流量池思維;然后講述對品牌和實效的看法(即品牌營銷和效果營銷);接著從實操性的角度展示一些營銷的方法,包括如何玩好裂變營銷;微信社會化營銷;事件營銷;數字廣告;直播營銷以及跨界營銷;第三講流量如何更有效轉化;最后講流量的運營和再發覺。
對于一個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運營,但是想要去做運營的人,我已經完全被這本書吸引,感謝聯機共讀的推薦。 今天先囫圇吞棗一般的讀了第一章,更多的是在講述目前的流量困境,以及提出一些問題,有以下幾點,是令我印象深刻,同時也引起我思考的。
一. 流量思維和流量池思維 流量思維是指獲取流量,實現流量變現;流量池思維是要獲取流量,通過流量的存續運營,再獲取更多的流量。
這個觀點,我覺得非常精煉。能夠讓流量生流量,才是實現流量穩定增長,擴大市場的的根本方法。
我將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帶入進去,就可能遇到一些問題,現在這里Mark一下,也許在書中后面的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目前正在一個創業公司做大學生的求職培訓,但是大學生是一茬一茬的,所以可能還是需要通過建立品牌(品牌營銷),才能將口碑一屆一屆的傳下去,但是在前期品牌效應不是很明顯的時候,如何讓流量在屆與屆之前往下流傳呢?
二. 無論是線下門店(包括新零售),傳統廣告(比如分眾電梯、廣播、院線貼片),還是最古老的“人肉”地推),都成為挖掘流量的手段。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豁然開朗。前段時間,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線上拓展流量,總是覺得線下拓展成本太高。
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自己以前都局限在自己的想象力里面,并沒有實際核算線下和線上的營銷成本。同時,營銷的概念很廣,不應該把自己的思維僅僅局限在線上,地推也是一種好方式。
三. 在有限的、越來越珍貴的流量中,技術必須錙銖必較地對流量進行精細化挖掘與轉化,這將是創業者和營銷人的一堂必修課。(黑客則百分之趕赴大大部分為代表的“技術取代營銷”論)
這個觀點讓我認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如何通過data mining做最精準的營銷。
這里有兩個方面,光有技術,沒有渠道不行,有渠道沒有技術也不行。如何將技術和渠道最完美的對接,在最合適的渠道上做最精準的營銷?這是一門學問。
如果能夠理清楚自己的業務思路,找到這條路,那么就能在一個制高點上不斷的去嘗試自己的營銷方式,然后用數據驗證成果,去找到最合適企業業務的營銷方式。
另外,真的很幸運遇到了這本書。希望讀完這本書的時候,能解開最近縈繞在心中的問題,找一些解決方法,并且不斷的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去試錯,找到最適合我們公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