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也愛去書店,但是她很少請求我買書給她,她嫌貴,她習慣在Kindle上看書——雖然也需要買,但便宜很多。她沒有捧著紙質(zhì)書的幸福感,至少沒有深刻體會到吧。
前幾天有新聞?wù)f某品牌電子閱讀器即將推出彩色版,這又增大了對紙質(zhì)書的打擊力度。對于我心里電子書漸漸取代紙質(zhì)書的感覺,就像老年人懷念青少年時光一樣,無論你多么留戀,該逝去的總要歸塵與土。
試過多次聽書,仍然無法接受。不知有沒有證實文字通過眼睛投射到大腦,以及通過語音到大腦,哪一個更復(fù)雜以及更強?我喜歡看著文字,那些方方正正的漢字整體散發(fā)著迷人的氣息,都帶著五彩的顏色,不同的情緒,還有世間萬千種故事。
最近看完《美的救贖:遇見自己的瞬刻》,作者是哲學(xué)家沙爾·貝班,這本書沒有中文簡體版,我網(wǎng)購的臺版繁體本。我毫不猶豫的下單純粹是因為它的顏值,從封面到內(nèi)頁的字體排版都及精簡,封面是簡單的高級灰,整本書除了黑白灰三色,再無其它雜色,連腰封都簡練大氣,無花哨的推薦人和推薦語。如此高級低調(diào)顏值的書拿在手,還未翻開已然安靜下來,并且心生敬重,如同面對一位佳人,雖然絕色卻不淫邪,雖感性卻不失莊重。
除了藝術(shù)畫冊,這本書是我最貴的書籍。不過我始終覺得書籍怎么定價都是值得的,你從中獲得的永久的知識值回書價了。
這本書關(guān)于美的哲學(xué),文字不淺顯,但也不晦澀難懂。本書從幾個實例開頭,說明人在美的影響下如何將原欲升華,如一位男子在遇到美女那一刻只感受到美與愉悅,不似之前想到的只有性,“美感愉悅以一種非性欲的方式來滿足被壓抑的性沖動,只是透過純粹無私的觀賞時,滿足一種被壓抑的占有欲。”
本書循循善誘的告訴我們該如何進行一場危險又迷人的美感經(jīng)驗旅程,作者以意識流書寫筆調(diào)帶入,穿梭哲學(xué)家康德、黑格爾的概念,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并援引古典與現(xiàn)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兼以小說、電影、音樂作品交錯解析美感經(jīng)驗對于人的影響。在這趟旅程里,當你被美召喚,即便周圍所有人都說著蠢話,你卻可以好好聆聽自己。
那么美是什么,是藝術(shù)品、小說、電影、音樂、海景或是一位陌生女子的微笑嗎?為什么美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讓我們覺醒,讓我們得到救贖,讓我們感到憂傷,又以生動的方式緩和我們的情緒?
有時,一本哲學(xué)類的書,你直到看完仿佛都無法具體說明內(nèi)容,但是它帶給你的沖擊又如排山倒水,我想,這就是美帶來的感覺吧。美不是具體的事物,卻是真實存在的。
對于現(xiàn)實問題,“美什么都無法解決。然而美被賦予一種強大的力量:讓我們與這些無法被解決的事物面對面,并讓我們喜愛它。而這也是美讓我們不再因為無法接受那些不能解決的事物而擾憂。”
置身事外無法真正感受美,我們唯有將自己融入畫框里、影片里、音樂里,才能為美著迷,真正感受自己真實駐留在這個世界中。美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變成更糟的人、變成另一個人或是變成自己都是可能的,這就是美感旅程之所以危險又神奇之處;我們需要美,好讓自己跟自己和平相處。
美讓我們學(xué)習放開自己,學(xué)會從受局限、講規(guī)則且讓人心安的事物中解放自己,去迎向美,參與其中面對美的奧秘。“在這個世界以及人類的存在里,在我們深沉的靈魂狀態(tài)中,總有一些事物是無法解釋的。美讓我們不再執(zhí)著且掌控凡事需要解釋這種熱情。”
“曾經(jīng)存在的可能不會一直存在,因此我們要學(xué)會歡喜面對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