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按:
家校共讀有一項活動是“家長進課堂”。有些寶爸靚媽一聽到要上臺分享就害怕,擔心自己說不好,不敢報名參加。其實只要參與了,就和孩子一起成長著。
一年一班的敏研媽媽分享后說:“身為班家校共讀的活動部長,我參加了第一期的家長進課堂活動。剛開始好緊張,聲音都在發抖,但是很快就被孩子們的熱情所感染,融入了氣氛當中。覺得家校共讀的活動太好了。期待后續看到更多的家長朋友們一起參與進來,在大家的堅持下,我們的寶貝們會成長得越來越好的!”
在家校共讀家長進課堂分享真的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你把想分享的內容寫下來,老師會指導你完善講稿。到教室里,可愛的孩子們會讓你超常發揮的。真正參與了,你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改變,與孩子一同成長。
接下來看看敏妍媽媽分享了什么——
讀了《奶蜜鹽》,我與孩子的相處更融洽——大盛小學一年(1)班家長進課堂活動分享稿
文/楊玉凈(大盛小學陳敏妍媽媽)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好,我是陳敏妍的媽媽,很高興今天來到課堂上和大家聊聊天,分享一下我們的閱讀感受。
學校推行家校共讀這個活動著實讓我感到很驚喜,現在的教育模式和我們小時候真的差別太大了。我們小時候,國家還沒有發展得像現在這么好,我們的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很努力地工作。為了給我們更好一點的生活,沒有什么時間陪伴我們,更不要說教我們做功課,和我們一起玩游戲了。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大的遺憾和缺失。孩童時期都是很渴望爸媽的陪伴,自己是這么經歷過的,就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有這種經歷。現在家校共讀讓我們的孩子減少了這種缺失,讓爸爸媽媽甚至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來。家校共讀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更理解孩子,和孩子變得更親近。
《奶蜜鹽》說父母需要言傳身教,孩子會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敏妍是比較內向害羞的性子,剛開始上學的時候,見到認識的同學,都不敢開口和同學打招呼,只是害羞地躲在我身邊微笑。雖然敏妍沒有太活潑的反應,但是在旁邊的我能感覺到敏妍對于同學們的喜歡。于是,我和敏妍的爸爸見到大家的時候,我們也會笑著和大家打招呼和問好。大家的主動友好也讓敏妍變得越來越勇敢,她現在都會主動的和同學們打招呼,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她會叫吉貝同學做吉貝貝,叫王伊涵同學做涵涵,還會說涂俊翔今天怎么怎么啦,劉梓健怎么怎么了,看來又是歡樂的一天。
早上上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遇到認識的同學,會想和同學一起進學校而主動靠近同學,手牽著手結伴而行,甚至都不回頭看看還在門口看著的媽媽一眼。每當遇到這種時候,我都有點傷感,寶貝長大了有自己的圈子了,可能就不會那么粘著我了。但同時又覺得很高興,因為敏妍變得勇敢而開朗了,也慢慢地在獨立。這應該是我們這群愛操心的爸爸媽媽的真實寫照吧。
《奶蜜鹽》說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閱讀讓我們變得平和而更有耐性,有時候輔導孩子寫字和做作業,盡管不斷地提醒自己要耐心一點,但往往會瀕臨爆發的邊緣,想大吼大叫,想讓孩子屈服在我們的“威嚴”之下,想孩子能夠一心一意、快快地完成任務。忽而想起書中的引導,深呼吸讓自己靜下心來,或讓孩子休息一會。有時候我在看《奶蜜鹽》,敏妍也會捧著她的課本,或是繪本來看,雖然她會的字還不多,但是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呢。
《奶蜜鹽》說我們不能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對他們反復的說教和嘮叨,而需要與孩子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敏妍有時候在喝湯和吃飯的時候會慢吞吞的,很久很久也沒喝多少沒吃多少。有時候我看得著急,正想板起臉對她說教,忽而想起書上說的,不妨轉換一下方式。于是我捧起我的碗,與她的碗碰一下,說: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吃得快又吃得干凈?敏妍往往樂于和我們進行比賽,她贏了開心,我們也省心不少呢。
《奶蜜鹽》說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愛和理解,同時要讓孩子有規矩。敏妍從出生就是我們帶著,寵愛滿滿的,導致有時候她還能“欺負”我們呢。她會撒著嬌讓我們給她買她最愛的貼紙,最愛吃的QQ糖。會說今天補習的時候寫字寫得很漂亮,有沒有獎勵?在買了她想要的東西后,過會兒吃完了,玩完了她又想買了,我會和她說:今天的指標已經用完了,不能再買了,我們每天只能花5塊錢,你剛才買的東西已經花完了。然后她撒嬌要買,我拒絕。往往幾個來回,她知道了今天是不能再買了。
《奶蜜鹽》說要多給孩子鼓勵,讓他們有充足的自信心,才能發展得更好,在快樂成長的路上通往成功。敏妍有時候不愿意分享玩具給其他小朋友,時常我會進行說教,說道理,敏妍是不喜歡聽的,說了很久還是不愿意。忽而又想起書上說的,我何不換一種方式?于是悄悄地在敏妍耳邊說:你的這個玩具弟弟或妹妹不會玩,你很會玩的,不如你教教他/她怎么玩?敏妍樂于接受,也能從幫助別人中得到快樂和樂趣。
《奶蜜鹽》說每個孩子都是最獨特的存在,都是最純真善良而又美好的。昨晚開家長會之前,同學們的友善和愛護讓我很感動,你們會大聲地和敏妍打招呼,會摸摸她的臉,會和我說:我今天中午送了一個貼紙給她;旁邊的同學也說:我也有送了一個小魚玩具給她。看著敏妍笑瞇瞇的臉,讓我有想哭的感動,同學們也是在滿滿的奶蜜鹽中成長著的,這么的真善美。
《奶蜜鹽》說一切教育都可以游戲化。放下我們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孩子一起玩“幼稚”的游戲,我們會從中發現很多的樂趣。昨天晚上和敏妍一起貼貼紙故事書,其中有一篇是圣誕老人拉著一個大大的袋子,里面需要裝一些送給小朋友的禮物,需要敏妍把各種禮物的貼紙貼在袋子上面。我問敏妍:“小熊玩偶你是想送給哪個同學呀?“敏妍說:”小熊送給吉貝。“然后歡快地貼在袋子上。我問:“小車模型送給誰呢?”敏妍說:“小車送給涂竣翔。”接下來的包裝精美的禮物、飛機模型、直升機、漂亮的杯子、圣誕樹、小喇叭分別是送給敏妍自己、余帥斌同學、朱嘉誠同學、王依涵同學以及媽媽和爸爸。可以請這幾位小朋友站起來讓阿姨認識一下你們嗎?還有敏妍的其他同學,阿姨都想認識你們,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呢。
感謝家校共讀,感謝《奶蜜鹽》,讓我們再當一次孩子,和我們的寶貝一起成長和進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謝謝敏妍,讓我做你的媽媽!
本次我的閱讀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作者簡介:楊玉凈,在外企工作。秉持工作的情緒不能帶回家,私下不開心的情緒不能持續超過一天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