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作業都做完了吧。”爸爸上前問道。
“做完了,”女兒答道。 ??
“那今天閱讀了嗎?”爸爸追問。
“能不能讓我玩會,今天作業特別多,手都寫累啦!”女兒不耐煩地說道。
“白白的浪費時間,你現在不閱讀,到了初中,作業更多,更沒有時間閱讀文學書籍。”爸爸又開始嘮叨了。
女兒只好硬著頭皮放下自己的手中的手工畫,順手拿了書柜里一本學校指定的閱讀書籍《綠野仙蹤》,一屁股臥在了沙發上。
一轉眼半個小時過去了,女兒依然斜躺在沙發上,手捧《綠野仙蹤》在閱讀。爸爸面露喜色,上前給女兒遞上一個削好的蘋果。女兒剛要伸手接,一本漫畫書從《綠野仙蹤》里滑落,掉落在地上。
女兒尷尬地沖爸爸“嘿嘿”笑了笑,爸爸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竟然敢欺騙我,今天不讀完一個小時,別想睡覺”,爸爸摔門而去。
作為小學生的家長有沒有遇到過上面的情景或者類似的情景,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好多家長正在為孩子不愛閱讀而困惑,別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喜歡讀書,自己的孩子怎么一點閱讀的興趣都沒有?
高年級啦,也該養成閱讀的習慣了吧,就知道憨玩,傻玩;我家的孩子只要捧起書,就皺起眉頭,要么在發呆,要么東張西望,一點都讀進去;沒有閱讀,就沒有好的輸出,道理大家都知道,看可孩子就不理這一套,我們在旁邊干著急;近來,我周圍的朋友經常在面前吐槽此類話語。
作為中高年級家長的我,也曾經像大家一樣困惑過,為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習慣而發愁,女兒三年級之前,要么看圖畫書,要么看漫畫,只要是帶文字的書籍,就甩在一邊。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咱也不能扼殺孩子的靈性,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多玩會,也沒有錯。到了四年級,我開始有意的引導女兒閱讀文字書籍,經過半年時間的培養,果然湊效,孩子明顯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曹文軒的《草房子》,她竟然看了三遍,能夠準確復述里面的情節。女兒已經把閱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不需要我們督促。更令人欣喜的是,女兒的寫作水平也提高了許多,老師布置的作文經常被作為范文在班級展示;與此同時,女兒的談吐也變得書卷氣了,經常蹦出一些成語,這都是閱讀帶來的變化。
下面,我就把平時總結的一些提高孩子閱讀興趣的經驗,分享給各位家長。
?????在選取閱讀書籍時,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書目。有的家長去書店選購書籍只賣學校推薦的書籍,這樣也不可取。應該隨著孩子的興趣,選購自己喜歡書籍。比如,前一段時間,我帶女兒去書店采購書籍,除了挑選了《四大名著》小學生版之外,女兒央求我,買一套《大偵探福爾摩斯》(小學生版),他們班的同學都在看這套書籍,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套。
每天保證閱讀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每天務必保證閱讀時間,把這個事,當成孩子自己的任務,務必要完成。周一到周五,作業量大,可以在睡覺前,讀半個小時。周末時間寬裕,每天閱讀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閱讀書籍自己挑選,家長不給與干涉。
在家里制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條對家長的要求比較高,家長做好帶頭作用,放下手中的手機,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閱讀當中。比如,在家里設置讀書角,爸爸、媽媽和孩子,各自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一起靜靜地閱讀一個小時。陪同孩子一起閱讀,潛移默化之下,養成孩子愛讀書的習慣。這里要強調一點,在家里,家長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減少對孩子的消極影響。
???每周組織一次家庭讀書會。這是檢驗孩子閱讀成效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同時也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安排在周六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每人都要發言。從故事情節、人物、表現手法、語言熱點等多方面,分析所讀書籍的內容,并朗誦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這個方法非常好,我已經傳授給周圍的朋友。
如果孩子對學校推薦的閱讀書目不敢興趣,可以引導孩子先聽一段其中的故事,吸引孩子產生興趣。比如,我家女兒原先對《四大名著》不感興趣,在孩子晚上臨睡之前,給孩子聽一段三國演義(喜馬拉雅上,有好多有趣的睡前故事),漸漸地女兒被三國演義里精彩的故事,所吸引。進而開始閱讀文字版的《三國演義》。不到半年時間,女兒已經把四大名著看完了。
最后一點,也是最有挑戰的一點,就是作為家長要有編故事的能力。這對文字功底好一點的家長有一定的幫助。本人就把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情,編成故事,講給女兒聽。疫情期間,我為女兒寫了一部6萬字的中篇科幻小說《飛越星空》,我還讓女兒參與到情節的設計當中,女兒的指導意見為我的寫作增色不少,寫好之后,我打印成一本小書籍,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女兒。我試著給女兒讀了一段,女兒聽得津津有味,樂得合不攏嘴,直夸爸爸是個編故事的小能手。
上面就是我引導女兒愛上閱讀的秘訣,你覺得怎么樣,各位家長不妨試一試,或者你們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相互交流,相關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