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稻盛和夫是貓叔推薦的他的書《活法》,之后領導給我們上課,又主要講他的書《干法》,我還以為是領導弄錯了。
下課后查了查,真的是《干法》。我孤陋寡聞了。
她講到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當時還不能理解,直到我看這本書,才有所明白。
先來說說稻盛和夫這個人,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在他近80歲高領時在日本政府的再三請求下,參與日航的重建,拯救了瀕于破產的日航。
聽起來簡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干什么事信手拈來,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是什么事干成都沒有那么容易。稻盛和夫付出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心血和汗水,總結出了一套經營哲學。
在序言中作者就說了寫這本書的背景,是日本的年輕人勞動觀不像過去那么強烈,許多人逃避工作、恐懼勞動,不再將勞動視為美德,而是得過且過。
稻盛和夫先生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恐這種現象將導致“國將不國”,所以將勞動、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及其方法告訴年輕的一代。抱著這樣的使命感我執筆直書。
在稻盛和夫先生年輕時遭受了不少苦難和不幸,身體欠佳,初中考試兩次都未考取,家中房屋在戰亂中被燒毀,大學上的也不滿意,只是一所地方大學的工學部,畢業后找工作也不順利,經老師推薦進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工廠,工資經常被拖欠。
但是,盡管厄運連連,在工作中他卻轉變了想法,與其哀嘆命運的不公,不如踏實工作,因為“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從而讓命運獲得轉機!
第1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志:為什么要工作
第一節:每個人都在工作,工作到底為了什么呢?工作的意義在哪里呢?或許許多人和我一樣,混口飯吃,養家糊口而已,能有什么意義。而稻盛先生給出了答案:
日復一日勤奮地工作,可以起到鍛煉我們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
年輕人怎樣才能去掉浮躁的習氣,承擔責任呢?那就好好工作吧。
第二節:工作造就人格
作者舉例南太平洋島上一個小村莊種莊稼的例子,在村子里的村民是通過勞動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齊,作物是否豐收,來判斷一個人的人格的。田頭工作出色、工作成果顯著的人,就被認為是優秀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就是被尊敬的人。
對他們來說,勞動是獲取生活的手段,也是提升心志的途徑。
第三節:“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
稻盛和夫畢業經老師推薦去了一家快要破產的企業,在那里大家牢騷不斷,抱怨聲連連,都在另找出路,他決定考自衛隊干部候補生學校,也考上了,但是家人并不支持他。無奈,他只能還待在那里。
既然走也走不掉,那么就好好工作吧。其后他就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工作,極度認真的工作,盡管生活很拮據,依然訂閱美國雜志,潛心研究,他感覺到工作太有意思了,從此命運之神頻頻光顧他。
第四節:那些智慧迸發的瞬間
在研究當中,作者遇到了難題,缺少一種粘性物質,百思不得其解,后來被盛著松香的容器拌了一腳,就在一瞬間他找到了解決方法。
所以他說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第五節:乍看的不幸,實際上是幸
工作的困難,工作環境的艱難,看似不幸, 其實只要努力工作都可以鍛煉人的心志。
第六節: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拼命工作能使人快樂,即使取得了一點成績也不能停滯不前開始享受,每天都認真工作才是稻盛先生的追求。
第七節:堅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
“欲望”“惱怒”“愚癡”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讓人陷于煩惱的最厲害的東西。這三樣東西人又不可能沒有,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占一部分,那么怎么才能讓這三樣東西對自己造成的困擾最少呢?
那就是工作,“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
第八節:每天反省
當有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想法時立即反省,提醒自己始終要謙虛謹慎,始終要向善,思利他。
在工作中積極投入,做到每日反省,就能磨練自己的靈魂。
第2章 讓自己喜歡上所從 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第一節:改變心態
作者在一個并不滿意的企業里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只能轉變思路,埋頭工作。強迫自己喜歡上工作,到后來變的積極主動,真的喜歡上了自己的研究,而且超越了喜歡的層次,認為工作就是自己的天職。
第二節:“迷戀”工作
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
這樣,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要想做出成績,首要的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工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只要你這么做了,人生就將碩果累累。
這是書中的原話,是這段話提醒了我與其苦苦尋求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喜歡上這份工作。我之前就在想要換份喜歡的工作。
第三節:感動給人注入新的動力
必須從工作中尋找快樂,只單調乏味的工作時間長了也會厭煩的。
作者的做法是當有了一點成績以后就要把喜悅的心情表達出來,甚至高興的蹦起來。和我們常說的生活中的小確幸差不多吧。
第四節:抱著產品
作者認為“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把自己和工作融為一體,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護。
第五節:傾聽產品的哭泣聲
還是說的把產品當成自己的孩子,仔細觀察他身上的異樣,找到問題所在。
第六節:成為“自燃型”的人
人也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
要成為“自燃型”的人,在熱愛自己工作的同時,必須持有明確的目標。
第七節:勇于在“旋渦中心”工作
一個精力充沛的,工作積極主動,能夠調動其它同事的積極性并能帶領他們工作的人就是在漩渦中心的人。
這樣的人能起到核心作用,在工作中更容易得到樂趣。
第3章 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一節:不斷樹立“高目標”
在京瓷創立之初,稻盛和夫就和所有員工一起樹立了高目標,并朝著目標一步一步努力。
他說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
第二節:首先“必須得想”
作者從聽松下幸之助的一次演講得到的啟示說起,說明了一個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得想,將水庫性經營法應用到企業管理,企業如何經營,如何盈利。
第三節:把愿望滲透到“潛意識”
不聽的想,不聽的思考,“這件事必須這樣做”、“這件事我可以那樣做”,這樣這件事就會進入到潛意識當中。
第四節: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
始終“以百米賽的速度奔跑”“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是我的口頭禪。
努力的重要性人盡皆知。如果我問:“你努力了嗎?”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回答:“是的,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钡牵瑑H僅付出同普通人一樣的努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不管這樣的努力持續多久,這不過是做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有付出非同尋常的“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驕人的成績。這個“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極為重要。
希望在工作中成就某種目標,就必須持續地付出這種無限度的努力。不肯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而想取得很大的成功,并維持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段話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部分,已經另寫了一篇文章。
第4章 持續就是力 :抓緊今天這一天
第一節:持續的力 能將“平凡”變為“非凡”
在京瓷的工廠里,有位工人,學歷很低,但是工作極其認真,一絲不茍,不怕辛苦不怕累,兢兢業業完成任務,不抱怨不牢騷,日復一日的重復著堅守的工作,二十年后已經成為了一名事業部的部長。
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從平凡做到了非凡。
第二節:比昨天更近一步
今天要比昨天進步哪怕一厘米,每天都要有進步,這樣事業才會持續向前。
而且要每天反省,反省并改正也是進步。
第三節: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
計劃無須定的太長遠,因為未來有太多的變數,與其變來變去動搖員工的積極性,倒不如做好眼前的。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干吧,以這一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第四節: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
作者主張,在建立目標時,要設定“超過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標”。因為人的能力有無限伸展的可能。
今天不可能完成的,只要去努力,將來的某一天肯定就能完成,等完成的那一天,就不會認為這個任務有多難了。
第五節: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京瓷主動爭取訂單,許多是經驗和技術達不到的,但是稻盛先生都一口答應下來。
然后開始學習,反復實驗,傾注全力,最終都完成了訂單,在這些過程中也提升了京瓷的競爭力。
他說始終要把跨越的欄桿設置在比自己現有能力高兩三成的高度,然后瞄準這個未來的目標,注入熱情,不惜一切地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六節:“已經不行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
看似窮途末路,實際上是第二次的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能成功。
第七節:苦難和成功都是考驗
苦難和成功總是伴隨著每個人,遭遇苦難是不消沉,喜獲成功時不忘形。
第八節: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失敗時分析原因,找到解決方法,而不要萎靡不振,一敗涂地。
反而要振奮精神,重新再來。
第九節:哪怕險峻高山,也要 直 登
有堅強的意志,有努力攀登的勇氣,再高的山也能爬上去。
而且爬到山頂就能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第5章 追求“完美主義”:怎樣才能出色工作
完美的工作很難完成,要求看起來太苛刻,可是成功就取決于最后1%的努力。
完美的工作在于細節,每一絲每一毫都非常重要。
在心中想到ta未來完成的樣子,感覺晶瑩剔透,完美無瑕,甚至有拿到手里會劃破手的擔心,這樣做出來的就是一件完美的東西。
第6章 “創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鉆研創新
敢于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去創新,才能有不同于他人的收獲。
結語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