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王菲2016年<幻樂一場>演唱會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本來也不打算追這個熱點,但元旦三天假期刷完演唱會轉播后,還是想寫點什么。
雖然說”聽著王菲的歌”長大有點夸張矯情,但少年青蔥歲月,確實跟菲的歌密不可分。很多人之所以會感慨一首歌,多半是因為在特定的情境下,唱出了特定的心情。拋開菲的天籟之音的演繹不談,她的歌確實代表了一代人的情懷,縱然”情懷”這個詞,現在已經被玩壞了。
當年的小鹿,曾經聽著<開到荼蘼>,在學校常常跑了無數圈。也曾經聽<紅豆>,聽到淚流滿面。
從菲改名王靖雯,到后來和張學友還有其他歌手開始唱<將心照亮>,再到無數經典的曲目,以及后來以<將愛>為曲風的轉折點,菲的歌曲和行事風格,影響了70/80后一個時代,影響了少年小鹿,對將來對愛情的期待。
所以聽到她要開2016演唱會的消息,很奇怪自己卻沒動過要去聽現場的心思。想來除了小鹿對于一切饑餓營銷,排隊哄搶深惡痛絕以外,最大的原因,是不敢去聽,近鄉情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畢竟時隔6年,畢竟菲已半隱退,除了緋聞,已無新聞。畢竟經典總是難再現,青春一去不返,就好比金庸封刀后,如果今天說要再出山寫武俠,對小鹿來說,驚嚇多于驚喜。
然而本來不打算看現場,也不打算看直播,但卻還是耐不住看了轉播,因為沒有特別高的預期,反而聽得感動,感動于菲的真實: 走音是真實,氣息不足是真實,年齡漸長是真實,賣力唱到青筋暴露也是真實。
演唱會曲目沒有迎合大眾選全部經典,反而隨心挑了很多不同風格,安靜唱了兩小時。
唱到第二首<百年孤寂>,突然難過得想哭,唱到中場<紅豆>淚眼再也抑制不住,唱到<白癡>菲已進入狀態,完全放松。全程無多余話語交流,甚至結束也結束得毫無征兆,沒有道別沒有掌聲,悄然收場。
太多的經典沒有演繹,太多的情緒沒有釋放,然而就已落幕,一如我們漸行漸遠的青春。
當年的夢想,還在嗎?
當年陪你聽歌的人,還在嗎?
當你觸動你的那首歌,還能撩撥你心弦嗎?
陪在你身旁的是否還是那個他/她?
感謝菲又給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在記憶稀薄之前,來得及對青春審視告別,感謝她,以這樣的形式,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縱然告別之后,還要前行,過去雖然唏噓,將來也可期待。
新生代的青年歌手,不管形式如何,都是早上,耀眼的太陽。
慶幸,還有童童。
慶幸,菲仍然可以活得恣意。
知乎上有個話題:關于如何評價作為歌手的王菲?
有個高得票答案一語中的:這個問題提晚了,或者說知乎這個網站建得都晚了。晚得讓那些對王菲深有感情的人,能一口氣寫出很長很中肯評價的人,早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變沉默了。
所以這一次,小鹿,不想再沉默。
哭鬧也好,笑罵也好,批評也罷,感慨也罷,都不重要。
能不能重現巔峰,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曾經肆意的青春里,那樣的王菲,那樣的自己。
重要的是,時隔多年,你雖不同從前,卻未面目全非。
畢竟,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
畢竟,人生終究,幻樂一場。
感謝你,曾經來過。
心屬于你的
我借來寄托 卻變成我的心魔
你屬于誰的
我剛好經過 卻帶來潮起潮落
都是因為 一路上 一路上
大雨曾經滂沱 證明你有來過
?
P.S. 演唱會還是值得一聽,但請戴上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