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文了,這段“失蹤”的歲月里,我去運營了一家拼多多店鋪,躬身入局下場為大家踩坑。
經過大半個月的時間學習和反思,途中交了很多學費,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之前是在更《拼多多必學系列課》,原計劃準備8篇。
后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原來的規劃目錄有些問題,于是進行了優化,形成了9篇干貨。并借用了“獨孤九劍”的名號,給大家呈現電商運營《獨孤九劍》。
[題外話]《獨孤九劍》出自金庸小說,是一種武學總決,金庸小說《神雕俠侶》《笑傲江湖》中提到 為「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以無招勝有招,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唯隱居深谷以雕為友。但《獨孤九劍》可能是楊過博采生平所學諸多武功之長,苦心孤詣所創,又假托“獨孤求敗”之名,以感念其授藝之恩。(一線青年的筆記-公-**眾**號-回復“獨孤九劍”可查看分析)
關于如何選品,你只需?19分鐘?就可以掌握要義
—— 目 錄 結 構? ——
三板斧之“選品”:
平臺用戶及流量屬性
標品與非標品的區別
標品與非標品的選品策略
產品的上新準備
如何選品是電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有些產品天然與電商絕緣,如殯葬行業,哪怕產品再優秀,也無法做成功。選擇一款優秀的產品,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大半。三板斧的第一篇(九劍中的第三篇)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選品。我將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探討
1、平臺用戶及流量屬性
電商平臺的定位不同,所吸引的用戶也不同,同一個商品可能在不同平臺表現出來的情況也不同。所以選品的第一步是了解平臺用戶及流量屬性。
1.1、用戶屬性
根據多方的數據統計,拼多多的用戶屬性如下(截至2020年8月):
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到6.832億
女性用戶占總用戶的70%
已婚有小孩的用戶在已婚用戶的58%
三線及以下城市占總用戶的55%,二線城市31%,一線城市14%
年齡分布依次是25-30歲(29.47%),31-35歲(27.37%),24歲及以下(24.21),36-40歲(13.68%),40歲以上(5.26%)
個人年收入在2.5-6萬占比61%(月薪在2083元~5000元)
年消費3次以上的占比62%
通過以上的數據,基本可以描繪出拼多多電商平臺的主流的用戶形象:一個生活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30歲上下的已婚媽媽。
有了這樣一個用戶形象,選品時就有了一個基本的參照。這類人群對價格非常敏感,其身邊的環境大多是熟人圈,變化較大城市要緩慢,所以對服務要求會比較高,容忍度稍微低些(沒有針對的意思,因為大城市的節奏快,時間成本較高,很多事情都覺得耽擱時間怕麻煩)。
舉個幾個我自己運營店鋪中遇到的真實事情吧。
我開店初期的產品為紙尿褲,滿足媽媽這個角色的需求,我們前期虧本沖量,以幾乎免費的價格給到用戶,但還有大量的用戶要來獲取體驗裝,其中有一個用戶因為沒有倉庫發貨時疏忽,少發了一片,結果還來投訴客服。
另外我們設置了好評返現,從1元-3元不等,以前在淘寶上好評返現,10元以下基本沒有效果,但拼多多上的用戶為了多得1元,各種追評,上傳視頻等操作。
還有的收到貨感覺不好,也一定會退貨申請,而對于大多數淘寶京東用戶來說,幾元錢的東西覺得太麻煩樂,可能就會選擇算了。
所以如果你想在拼多多開店,那么你的選品最好是一手貨源,而且更多的時候是以量取勝,單個產品的毛利比起淘寶和京東要低很多。
1.2、流量類型
什么是流量?流量指你產品在電商平臺中的瀏覽量。好比線下開店時經過店門口或者進店的人數。
拼多多平臺有6億多的用戶,如何把他們變成你店鋪的流量,這就是電商運營的關鍵,在后面“測款”“推廣”中我會和大家詳細探討。
這里對拼多多的流量分類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有些類目的產品本身的流量有限,一兩個店鋪入駐基本上分攤了全部流量,所以在選品的時候要合理的避開這些類目。
拼多多的流量分免費流量和付費流量,免費流量來自兩個部分活動流量和自然流量。付費流量就是常常說的推廣或者開車。付費流量按照不同的計費模式分不同的種類。
CPS:按成交額進行扣費,多多進寶就是采用這種模式,類似淘寶客。
CPC:按單次點擊進行扣費,多多搜索和多多場景采用的這種模式,類似淘寶直通車和超級推薦。
CPM:按千次曝光進行扣費,聚集展位和明星店鋪,類似淘寶的鉆展。
CPT:按照時間段進行扣費,指商家買斷了某個時間段的流量。
oCPX:是一種以轉化成本為優化目的,根據單個流量的點擊率和轉化率進行智能動態出價的調整。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商家數510萬,2020年可能會更多。您開店的同時面臨著很多競爭對手,推廣就好比買一個好一點的店面,位置越靠前,流量越大。所以在你選品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產品的款式、包裝等等這些影響點擊率的因素。
2、標品和非標品的區別
標品和非標品的選品方法、測款方法和推廣策略截然不同,所以你要確定你想做標品還是非標品
2.1、標品與非標品的區別
標品:一般是指功能相似或者相同,外觀相似的,產品與產品之間沒有存在太大差別的產品。如紙尿褲、紙巾、文件夾等實用型工具類型都是標品。
非標品:存在很多的款式或者是功能差異化。如衣服、包包等產品。
開店之前,已經要想好自己做的產品是標品還是非標品。因為標品的消費者購買需求明確,這類產品需要品牌效應和價格優勢,在推廣的時候,關鍵字相對比較少,單次付費就更高些,對排名要求比較高。
而非標品的可選關鍵詞和屬性更多,需要的運營策略也會更多樣,在關鍵字的選擇、主圖的設計都需要抓住買家的沖動消費,引導買家在進入產品的時候激發起他的購買欲望。即使位置靠后一些也不會影響主圖的點擊率。
2.2、買家習慣及運營策略區別
標品為功能、外觀、相同或無明顯差異化產品,且消費者都是比較剛需,不存在隨便逛逛的因素。買家很少連續翻幾頁去找產品,絕大多數都會關注銷量多的產品,搜索排名靠前的產品就下單了。
因此排名的高低對標品的搜索流量是影響占比最高的;每家店鋪都在盡量爭奪全網靠前的位置。所以標品都會開車提高出價,搶更開前的排名,拿到更多的曝光。
另外價格對標品的影響也是比較大,同一款產品即使相差的價格差是1元,低于1元的產品的轉化率就要比貴1元的轉化率高很多。
所以在買家在標品的選擇上受產品銷量和價格兩個因素的影響最大。(拼多多相對于其他電商平臺,品牌的因素反而不是最大的,如果你是生產商想做新品牌那么拼多多是首選)。
而消費者在選擇非標品時,當第一頁沒有瀏覽到自己喜歡的產品時,會持續瀏覽多幾頁或者另外換關鍵詞繼續搜索喜歡的款式。
非標品的產品轉化率影響因素相對多些,除了排名、價格還有人群的精準度,產品的款式等等。所以選款的時候一定以行業數據分析為依據,同時一定要測款,用數據來說話。?
可以登錄后臺-》“推廣工具”-》“搜索行業分析”和“搜索詞分析”來查看你選擇的款式是否有熱度及趨勢如何,同時去“優質創意榜”查看排行較前的賣家的商品主圖是如何設計的。
3、標品和非標品的選品策略
非標品充滿不確定性,可以通過測款來找機會,而標品具有確定性,如何打敗有Top商家或找到細分市場,這就是這一部分要探討的內容。
3.1、標品的選品策略
對于標品,一般都已經存在Top商家,類目產品中的“馬太效應”已經顯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標品爆款的打造,需要你去和頭部商家進行肉搏戰,這里考驗的是自身的優勢和能力。
對于運營策略相對簡單:以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先是“打江山”,后是“守江山”,持續銷量壓制。(在后續文章《三板斧之“推廣”》中將會詳細探討,敬請關注公-**眾**號-:一線青年的筆記)
《孫子兵法》講究“勝而后戰”,所以標品在選品上更多的是自身的優劣勢分析,做好萬全準備,先勝而后戰。具體如下:
有優勢的選大市場
沒優勢的選細分市場
無細分市場的制造優勢或差異化
以上優勢都沒有的在切入方式上優化
A、有優勢的選大市場
當選擇做標品的時候,要對自身的資源進行分析,優勢排序為:資金第一、團隊第二、供應鏈第三、產品優勢第四。
因為標品的排名和價格影響因素最大,如果有資金優勢,可以抬高搜索出價,推遲盈利計劃,選擇前期戰略性虧損來提高坑產,沖擊排名。
坑產即坑位產出,即你的商品在某一個類目(類目就是你搜索的關鍵詞,搜索出來就會出現該商品的展位,該方形圖文展位就是你的商品的“坑”)下面(類目就是你的坑位,比如淘寶上的女裝類)的成交額(產品單價x銷售數量=成交額=產出)。坑產極大決定大家的搜索流量。
缺少資金優勢,那么就要有團隊優勢,一個好的運營,一個好的設計師,一個好的客服,一個能夠及時發貨的倉管,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品的成功率。
供應鏈優勢,不僅僅是提供貨物那么簡單,是否可以根據運營節奏快速調整,給到的賬期、出廠的價格、備貨的速度等等都影響著“前線”運營的“戰況”。
最后才是產品的優勢,是否是獨家、價格上是否美麗,功能是是否牛B等等。
反觀自己的產品是否具備以上四個條件的一個或多個,有,則可以考慮選擇這個產品在大市場中搏一搏。
B、沒優勢的選細分市場
如果沒有以上優勢,那么就考慮避開大市場,選擇細分市場進行挖掘。
以手機殼為例,主流的手機殼主打功能防摔,那么可以選擇主打美麗的手機殼針對女性市場,也可以選擇真皮材質的手機殼針對高端商務市場,還可以選擇3D打印等針對極客圈子。8848、美圖手機不就是這樣的戰略打法么?
細分市場的總量可能比不上大市場,但相對競爭薄弱一點。在選品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手上的產品是否滿足某一類人群的特定需求,將這一部分人群價值最大化。
C、無細分市場的制造優勢或差異化
如果細分市場也飽和了,那么可以考慮制造一些優勢或者差異化。如獲得品牌的授權(品牌差異化),進行重新包裝(包裝差異化),如BABA的哪吒系列紙尿褲就是在包裝上重新規劃。
也可以在外觀上進行重新設計,或者在附加值上進行差異化,比如贈送服務、個性定制等等。
D、以上優勢都沒有的在切入方式上優化
如果這些玩法都已經被同行玩爛了,那么可以嘗試“曲線救國”,切入方式上優化。
因為我做的是紙尿褲產品,以上的很多玩法都已經被玩爛了。但行業中一些后入駐的商家就選擇了避開紙尿褲,選擇了濕紙巾進行切入。
首先濕紙巾和紙尿褲的用戶群體一致,其次濕紙巾的成本相比紙尿褲要低很多。
這個商家入駐的時候,紙尿褲類目top已經形成,但濕紙巾還沒有出現頭部商家,于是快速占領濕紙巾類目的頭部,在累積大量的用戶之后,在店鋪內推出紙尿褲,這樣他只需要運營好他店內的商家即可,側面實現了紙尿褲的熱賣。
以上就是標品產品的選品策略。總結一句話就是:分析自身優勢,勝而后戰。
3.2、非標品的選品策略
而對于非標品,是一個看似競爭激烈但又處處充滿機會的市場。想要做好非標品,需要的是經驗和數據。
首先需要在行業中有一定的沉浸時間(經驗),只有這樣才會有良好的行業嗅覺去把控店鋪的布局操作。
A、流行趨勢的把控
對于非標品來說,每年、每個季度的流行元素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如何跟上潮流,或者提前預估流行風格,并根據這些流行元素打造、篩選出適合的款式都需要賣家有足夠的時尚嗅覺。如果什么都不懂,只能按照笨方法借鑒別人的爆款,然后再每一款都去測。但是這樣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事倍功半。
B、操作節奏的把控
非標品與標品來說,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非標品會存在換季的情況。什么時候要開始操作下一季的新品,什么時候選款、測款、籌備上新等等,都是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把控好產品在這些方面上的節奏。
C、視覺呈現的把控
非標品,好不好看很重要,這個好看說的不僅是款式,在店鋪主圖上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很重要。想要有好的視覺呈現,需要兼顧的方面有很多,比如美工等。建議這些最好自己能夠完成,不要找外包。找外包我們要走完一個流程才能知道最終效果,如果最終效果不行再更改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錯過了換季最好的時機了。
經驗主要是讓我們明白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產品擁有四個周期:準備期(引進期)、成長期、爆發期(成熟期)、衰退期。
選品時要看產品的周期,掌握產品的生命周期,合理規劃產品的運營節奏,才有機會贏得市場。試想冬季11月份爆發的產品,你10月底才開始選品,那肯定是會錯過機會的,選品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在引進期時就應該進行選品測款。
在擁有一定的行業經驗的基礎上,非標品爆款打法就需要:一步一腳印,摸著“數據”過河。(在后續文章《三板斧之“推廣”》中將會詳細探討,敬請關注-公-**眾**號-:一線青年的筆記)
非標品人群的精準度決定了產品轉化率的高低,店鋪人群的畫像需要運營數據的支撐,而且選款的依據也需要以行業數據分析為基礎。
1、了解消費者的喜好
了解平臺用戶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成為用戶。進入平臺搜索框,搜索你要做的產品,查看類目排行及銷量較好的幾個商品或店鋪,找出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的店鋪數據進行比較。
另外可以進入后臺的“數據中心”=》“流量數據”=》“商品熱搜詞”,選擇你要做的品類,查看目前平臺用戶的所喜歡的搜索最多的熱門款式。
2、初步選款
在進行第1步后,篩選出一部分款式,看自己能否找到類似款式的新品,如果能,那么基本上要和這個熱門款式的TOP商家進行正面競爭,具體的方法就可以回到標品的優劣勢分析。
如果不能,或者綜合分析之后優勢全無,那么就應該果斷放棄這款產品,另選其他主打產品。
如果你在其他平臺(如抖音、快手、淘寶)發現已經賣爆了的產品,而拼多多沒有,那么這款產品在拼多多上打爆的概率就會很大,這時候越早入局越好。
3、以熱詞指導選款
非標品離不開數據,在“推廣中心”-》“推廣工具”-》“搜索行業分析”和“搜索詞分析”來查看你選擇的款式是否有熱度及趨勢如何。
另外可以“推廣中心”-》“推廣計劃”-》“新建推廣計劃”-》“添加關鍵詞”中來查看熱詞、長尾詞等等,通過詞的搜索熱度來判斷目前產品的歡迎程度。
查看關鍵詞熱度時,還可以自主添加“關鍵詞拓展”和“自定義加詞”來驗證所選產品的競爭強度和搜索熱度。
非標品的選品只占30%,另外70%還需要測款,用數據來證明當前的選款是能夠有生長空間的。這些內容將在下一篇《三板斧之“測款”》中展開來探討。
以上就是非標品產品的選品策略。總結一句話就是:(在行業內沉淀)一步一腳印,摸著“數據”過河。
4、產品的上新準備
款式是基礎,主圖是點擊,詳情是轉化,好評是決定
4.1、圖片
電商產品20字訣:“款式是基礎、主圖是點擊、詳情是轉化、好評是決定”。
可以說基于目前VR、AR還沒有大行其道的時候,電商產品首先基本上都是賣圖的。可見圖片對于電商產品來說有多重要。
產品的圖片分三種:首圖、主圖、詳情圖。分別采用的策略是:首圖媒體化、主圖詳情化、詳情圖FABE原則化。
A、首圖
首圖為主圖的第一張,也是用戶看到產品的第一印象,非常關鍵。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整個產品的點擊率。
主圖的設計原則如下:
不違反廣告法,符合平臺審核規范;
圖片的清晰度要高,要呈現產品的主體;
主圖上攻心文案,凸顯最強賣點即可,不宜過多;
利益點呈現,如價格、贈品、服務等;
主圖應該制作3-5張;
主圖能夠追加視頻的就一定要添加視頻。
主圖準備3-5張,是因為推廣計劃中“智能創意”和“手動創意”中都會用到主圖。主圖設計的實操過程分四步走:采集、分析、設計、測試。
采集可以通過平臺的搜索框,搜索查看排名靠前的競品是如何設計主圖的,另外還可以通過“推廣中心”=》“推廣工具”=》“優質創意榜”來查看目前銷量較高的同行的首圖設計樣式。
基于采集的同行首圖,進行分析結合自身的產品在設計,最后通過“推廣計劃”=》“創意”中來測試不同主圖的點擊率,最后選取點擊率最高的來作為產品首圖。(這也是測款的核心內容之一)
B、主圖
主圖可以上傳10張,除了預留3-5張首圖之外,其余的以每張主圖一個賣點來進行設計。力爭達到用戶看完主圖就基本上了解了產品的核心賣點,讓主圖達到詳情圖的功能。
C、詳情圖
詳情圖和主圖搭配使用,詳情圖前三屏一定要抓住重點。如果主圖已經說明了賣點,那么前三屏可以放一些賣點其他的內容,將重復的內容移至后面。
詳情圖的設計一般建議遵守FABE原則:Feature(特征),Advantages(優點),Benefits(利益),Evidence(證據)。
產品特征包括產品的功能、屬性、使用說明、注意事項等等;產品優點即產品的賣點和特色;利益則展示產品能夠給用戶帶來的好處、最近的活動優惠等等;證據則用來支持以上說法的證據,最好的證據就是用戶好評。
可以讓客服關注顧客問的比較多的問題,或者同行差評比較多的問題,看看你的產品是否解決了。可以重點把這些問題進行提煉展示在商品詳情圖中,以此來提升轉化率。
4.2、標題和定價
標題涉及到關鍵字的選擇,這里將在測款環節來重點探討,這里說一下產品的定價。
一個產品中要合理的設置SKU,區分引流款、利潤款。但SKU之間價格不能太懸殊,否則很容易被平臺判定為“低價引流”。
電商的目的還是盈利,在定價時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低價,可以參考同行的價格及平臺喜歡的價格區間進行定價,同時控制利潤率在15%左右(凈利潤/營業收入)*100%,這樣店鋪才能比較良性的發展。
好了,以上就是《獨孤九劍》的第三劍:選品,下一篇將進入《三板斧之“測款”(上篇):搜索推廣》,不見不散!
最后進入本篇的福利時間:
紙尿褲全網數據總表(公-**眾**號-:一線青年的筆記,回復關鍵字:選品數據)
廣告法禁止使用的極限詞工具 (https://jixianci.fkdmg.com/)
下期,我們探討如何做搜索推廣,也就是傳說的“開車”
我們下期見,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