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短暫不過百年。余生很貴,一定要活得輕松自在!如何活得輕松自在?只要你做到這三點,你就會在處世、待人、待己上得心應手,使你的余生活得輕松自在。
一、處世要隨緣
境由心造,隨遇而安。快樂與煩惱并非一種客觀事物,而是一種主觀心態。只要選擇樂觀積極心態,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找到快樂,忘記煩惱。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喜歡安逸舒適,但有時候,命運往往需要我們在艱苦環境中生活、學習或工作。當現實無法改變時,就不如調整好心態,面對現實,隨遇而安。
換不了環境就換心情。心情好了,你就不會怨天尤人,徒增煩惱;心情好了,你就會因勢利導,主動適應環境;心情好了,你就會在現有條件下,用智慧和力量獲得更多的快樂。
?聚散隨緣,勿忘心安。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與朋友交往,志趣相投,感覺親切自然,就交往下去;志趣不和,感覺別扭乏味,就無需交往下去。志不同、道不合,勉強交往,對大家來說,都是一種痛苦。
戀愛和婚姻亦是如此。能相處就相處,不能相處就分手。強扭的瓜不甜,沒有愛的戀愛和婚姻,對雙方來說,就是一種折磨。與其痛苦相處,不如順其自然,早日解除痛苦,求得各自內心的安寧。
看淡得失,適時放下。一個人想要得到的太多,內心就會變得貪婪。想要得到的沒得到,內心就會變得痛苦;得到的太多放不下,身上的包袱就會越發沉重。但是,如果能夠不計較得失,適時放下沉重包袱,他就會感到輕松自在。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要求得生存,難免不會有點私心。但私心不能太重,要求不能過高。能爭取的要爭取,爭取不到的不勉強;應該得到的跑不了,不該得到的,即便得到了,最終也會失去,甚至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同時,還要學會適時放下,放下不該得的東西,放下不該有的欲望,放下對昨天的懊悔,放下對明天的擔憂。放下了,你就解脫了;放下了,你就能輕裝上陣,迎接新的生活。
二、待人要隨和
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應當處處與人為善,和別人真誠相處,用真心、誠心、愛心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
無論與任何人打交道,都要真誠關懷,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就要給予幫助;無論遇到什么人,都要以心交心,當別人向你傾訴時,就要用心聆聽;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感恩戴德,當別人施恩于你時,就要知恩圖報。只要你善待別人、尊重別人,就會贏得別人的善待和尊重。
豁達大度,包容為懷。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每個人的性格、喜好、三觀及所處環境等各方面都不盡相同,要與不同的人保持正常交往,就不能用一個標準衡量人。
與朋友合不來,可以不再相處,但對同事和身邊人,就應當以寬容、豁達的胸襟對待,包括包容他們的失誤和缺點,允許他人以你極不贊成的方式生活娛樂、與你相處。
無論你水平有多高、本事有多大,都應當對周圍人的人格給予尊重,對他們禮貌和謙虛;都應當懂得謙讓,在小事上不要太較真,只要不是原則問題,該糊涂時不妨糊涂一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俗話說:“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世界之大,并不是每一個人的愛好、興趣和習俗都一樣。不要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也會喜歡;不要以為自己討厭的事物,別人也會討厭。
所以,不要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個性強加到別人身上。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要總是自以為是,對別人百般挑剔,隨意指責,人為制造矛盾;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增進理解、信賴,減少誤會、猜疑。
三、待己要隨心
凡事自己拿主意。屠格涅夫說:“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當你在做選擇、作決定時,一定要充分相信自己,在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意見之間,有一個自主的判斷和選擇,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主張。
自己拿主意,既要防止一意孤行、固執己見,又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別人的意見一定要聽,但別人的意見只能做參考,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一旦認定自己的立場、觀點正確,就不要輕易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要充分相信自己,敢于堅持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主張。
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李彥宏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事業就是通向夢想的橋梁。只有從事喜歡的職業,事業上才會有所成就。
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優勢、潛力和興趣是什么?有哪些不足?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身優勢的職業,明確發展方向,找準最佳位置,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不必因別人的不同意見而動搖,也不必為自己一時的失敗而自卑。
倘若已經從事著你不喜歡、不擅長的職業,而現狀又無法改變時,建議你還是改變一下心態,試著去熱愛這個職業、熟悉這個職業,或許有一天,你會對這個職業喜歡起來。
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汪國真說:“一個人沒有了個性,便失去了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你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歡,也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
所以,不管別人怎樣評價,都不必在意,都要保持自己的個性,按照自己的風格行事,過好自己想過的生活;不管別人是否滿意,都不要為了博得別人歡心,刻意去改變自己,違心地迎合別人、取悅別人,甚至效仿別人。
太在意他人看法,看別人臉色行事,不僅自己會活得很累,而且還會喪失個性,淪為言論的奴隸,進而找不到自我。
人生苦短,余生很貴。唯有處世隨緣,待人隨和,待己隨心,余生方能活得輕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