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似乎是全國人民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
想必也是可以勾起人回憶的一種美食,不是說它有多貴,它有多么精美,原因是它是一道家常菜。
家的味道足矣讓它給我們留下不少的回憶,像一個老物件,一件舊衣服,一個老朋友。
名劇《委曲求全》中的這樣寫道::
“我愛一切舊的東西一-老朋友,舊時代,? 舊習(xí)慣,古書、陳釀;而且我相信,陶樂賽,你一定也承認(rèn)我一向是很喜歡一位老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老物件,握個核桃,沒事也盤兩把?
我承認(rèn),我在別人眼中一直像個老年人,早睡早起,不玩游戲,偶爾傷感。因為晚睡是年輕人的標(biāo)記,可我一直沒有。
喜歡收藏古幣,現(xiàn)代紙幣,糧票還有很多老物件,陳列擺放的書籍,逛一逛下里巴人舊書屋,越久,越老的書,才能感受到除了作者以外,歷代讀者的心理反應(yīng)。
美學(xué)家蔣勛很喜歡某幾件純棉白襯衫和卡其褲,因為怕機(jī)洗會變形,總是自己用手洗。泡好洗衣粉,再揉著衣服的時候,還覺得很快樂。
? ? ? 他說,“一件你喜愛的衣服,真的像一位好朋友,有時候也像個愛人。’”
? ? ? 舊衣服是與我們親密接觸過,帶著我們的體溫,人自然而然也對衣服有了感情。
? ? ? 或許喜歡舊物,是因為它帶著我們的溫度,有著讓人溫暖的記憶。
校門口的狼牙土豆,陜北同學(xué)口中念念不忘的洋芋擦擦,在太白實習(xí)實習(xí)時候的土豆糍粑。都是土豆帶給我們的回憶。
對了,你們哪里把土豆叫什么?
還記得高中食堂,問同學(xué)今天是什么菜?就會聽到三菜一湯,分別是:洋芋、土豆、馬鈴薯。這當(dāng)然只是說,菜品單一,一種食物,三個名字。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稱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梨、意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作物。
你們哪里把土豆叫什么?我們叫洋芋。
馬鈴薯(學(xué)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
馬鈴薯不但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還有較廣泛的藥用價值。我國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馬鈴薯有和胃、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預(yù)防和治療多種疾病,還有解毒、消炎之功效。
“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于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可能當(dāng)時販賣土豆的人,拉著馬車,走街串巷,百姓聽見鈴鐺響就知道土豆來了,久而久之,成了馬鈴薯。(胡亂猜測,如有雷同,純屬意外)。
亦舒的小說《承歡記》里,有一個細(xì)節(jié)。普通人家的承歡說給母親買新衣服,在和男朋友父母見面的宴席上穿。
她的母親卻不開心,說新買的衣裳得多穿多幾次,掛在家中才有歸屬感。臨時買的衣服,會顯得寒傖。
? ? ? 或許就是這樣,隨著菜品和味道越來越多,有時候覺得一個酸辣土豆絲可以勝過一切美食。
? ? ? 你說是嗎?
微信公眾號搜索一藥一味,了解很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