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叔本華說過,讀書最重要的是“不讀死書”。
我相信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過這樣一種情況,假如有人問你最近讀過什么書,或許你能答上書名,但是已經完全不記得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不記得你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了。
對在漫長人生中讀過的書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
而聰明人的讀書方法則是認真選擇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后真摯地與每一本書對話,努力的從書中學到知識。奧野宣之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
他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寫道,讀書是一門藝術,而筆記本則是人與書關系的改變者。這就是他推崇的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書中講述了利用讀書筆記法講讀書的過程分成五個步驟,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按照這樣的流程將讀書過程結構化。
不管你的閱讀速度是快是慢。還是你的閱讀深度是深是淺,只要運用這種流水線式的讀書方法,你都可以吸收書中的內容,甚至在生活工作中都能得以運用。
這本書通過講解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和如何活用四部分來介紹讀書筆記的使用方法。通常我們認為的讀書筆記就是專門買一本筆記本進行摘抄,或者是在書中劃線劃重點來加深印象,但是一段時間之后,我們又會忘記書中的內容。
而這里介紹的讀書筆記不僅僅是摘抄,還會對摘抄的部分進行點評,寫下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與疑問,并且需要用符號將摘抄部分與點評部分區分開,這樣也有利于之后寫書評。這就是書中提到的“蔥鮪式”讀書筆記法,摘抄加評論。列舉一個書中案例:
另外在這本讀書筆記中也能寫下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或者是一些突發奇想的創意,因為偶然出現的新點子,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消失殆盡了,但是如果你記錄在筆記本上,那你隨時就可以翻出來。
如果你平時有閱讀雜志報紙的愛好,那么在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有深度理解不了的句子,甚至是文章中提到的書,也都能記錄在冊。還有書評閱讀愛好者,也能摘抄書評,有可能你能從這些文字中找到某些創意靈感。
由此,在這本讀書筆記中,寫什么都可以,這就是信息一元化,也就是讀書筆記的作用。簡單易懂,人人都能做到。但并不是說寫完讀書筆記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你在讀書過程中有難懂的內容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就應該多看幾遍,在加上 讀書筆記中記錄的內容,你能發現你目前所了解到的知識是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從而去建立一個自己的知識體庫,那么這也是讀書筆記其中的一個活用技巧。
好書不管讀幾遍都能有新發現,讀書筆記也是如此。每次重讀也能激發新的感想。有感興趣的問題時,不要無動于衷,應該立馬查找,參考讀書筆記后,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
至于如何選書和購書,在這里作者提出在購書時可以選用購書清單,而購書清單中的書就是你想讀或者需要讀的書。利用購書清單選書購書,不僅能夠主觀的選擇你需要的圖書,還能夠提高你的購買速度。
如何建立購書清單呢?
1、我們可以在筆記本上記錄你想讀的書,包括他人推薦,書中推薦,雜志報刊推薦等等任何與讀書有關的信息。
2、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目標圖書
3、列成購書清單
按照這種方式制作購書清單,就能將清單與讀書筆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循環。日常筆記——購書清單——讀書——寫筆記。這樣的過程能夠讓書中的智慧成為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