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
我一直嘗試著將生活中的遭遇能換來一些技巧,用自己的方式來解讀和分享,但是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不同的環境、人、思想等的不同,造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結果,一輩子也無法解決完,看了佛教的一些思想了解到,一切隨緣,之后,我便意識到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控制自己的內心不受外物的影響就不會有所謂的酸甜苦辣,王陽明在心學里提到的“平和”就是內心最高的幸福狀態,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狀態,要么是適應環境,與環境和諧相處,跟著環境的節奏生活,這里可以聯想到到家的養生之道就是來源自然規律的和諧,還有一種是改變環境,尋找與自己相符的環境,道理也是一樣的。
最好的解釋就是安全感
其實我到后來也不知道該解釋什么,每句話從嚴格意義上講都有漏洞,不然就沒有騙局,邏輯也只是其中的技巧而已,但是上文提倡的一點,快樂就好,舉一些例子,我們常常帶著疑問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很多答案好像也莫名其妙,對于創業這樣九死一生的謀生方式,你會問他為什么,他會回答你,我樂意,對于愛情,你也會好奇的問他為什么,他會幽默的回答你,愛需要理由嗎?對于另類的人,你也會好奇的問為什么,但是沒有具體的答案,想來想去,花很長一段時間去尋找答案,最終你會明白,是一種感覺的作用而已。不過,從哲學里可以找到我們為什么要尋找一個不變的解釋讓自己心安理得,那就是安全感,你通過努力想要獲取尊嚴地位,也不過是一種獲得相應資源的安全感而已,而老羅說過的一句話“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你會了解到這類人已經習慣了另一種狀態叫好奇心,他們更愿意拋棄安全感,選擇逆生長,顛覆大家的認知,做一些破紀錄的事,嚴格意義來講,這類人只要行動起來是懷著好奇心,但停下來就是帶有安全感,這兩種狀態相對存在,其實還是沒什么解釋的一種解釋罷了。
給自己一個方向,做點貢獻
馮侖說到人生有三個帳永遠算不清,不知道自己能掙多少錢、獲得多少快樂和活的了多久,總結來說,就是財富、苦樂和生死,其實這個帳怎么算都是賺的,比如財富是付出越多收獲和貢獻越多,付出越少越清貧,欲望越少煩惱越少,比如苦樂,吃的苦越多越堅持,吃的苦越少,那快樂就是常態,比如生死,不怕死的人才會證明活著的意義,而怕死而活的更久的人,則像死去的狀態。我覺得既然什么狀態都好,我就選擇為社會做點貢獻,讓別人的心中有我存在的影子就行。
有句話很有意思,“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此時此刻,我就想快樂的看不同的評論,不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