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到 “修禊事也”
啥叫修禊(xi 第四聲)事?
一查,這是古代一種祭祀活動,通過臨水洗滌,以期洗去不祥帶來好運
我們不妨看看三老的處理
謝:to have festivities at the waterside to abate ill omens.
孫:for washing off ill luck.
羅: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f Xi
關于祭祀活動這個說法,謝羅都有談到,且選取了不同的詞
謝老用的是:festivities(慶典)羅老用的是:festival(節日)
這兩個詞一眼便能看出是同根同源,意思也極為接近
前者側重于慶祝場面與形式,后者則更多關注的是某個特定日子
Peter認為兩者皆可,并無優劣高下,孫老雖未提及,也未嘗不可
接下來進入到活動內容層面
羅老一言蔽之,曰:Xi;Peter覺得內容還是解釋一下比較好,一來并非多么復雜,二來也算是下文儀式的鋪墊
謝孫二老都有解釋
先看簡單的,孫:washing off ill luck,這個表達不難翻譯吧,“洗去不幸”,契合活動主題,沒問題
謝說,at the waterside to abate ill omens,at the waterside 在水邊,即所謂的“臨水洗滌”,abate ill omens值得詳細解釋一下
abate? ? ? ? ? ? ? ? ? ? ? v. 減輕,減少
針對的都是不良現象,所以搭配上abate就是所謂的“好轉”
如:abate noise(降噪);abate fever(退燒);abate price(降價);abate weight(減肥)
以上三個只是舉例,生活中但凡某樣不好的事物或不良現象緩解減弱,皆可用abate表達
關于這個單詞,給大家一個記憶小竅門
ab-這個前綴是骨灰級的,大家一定要會,表示:消極否定
沒覺得a和b就是剛好背靠背么?有人說,那還不如b和d來得更直觀呢
是啊,可是問題是兩個輔音在一起怎么發音呢?
所以,有些妥協是必須的
ate就可以理解為“吃”
連起來,ab-ate就是“不吃”,不吃就會減肥,這就說得通了
abate理解了,接下來就是ill omens
ill好理解,和生病相關,總不是什么好事
omen是“預兆”,好的壞的都行;ill omens 就是不好的預兆,簡稱“災”,和ill luck同義
所以,abate ill omens可以最地道地翻譯成“消災”
綜合三人表達來看,Peter對孫謝有不同的喜歡
孫的表達勝在簡潔無痕
謝的表達用詞考究,更合此文氣質
不妨結合兩者,各取所長,表達為
for washing off ill omens
如何?
2、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謝:All people of quality, both young and old, met on this occasion.
孫:All the virtuous come to meet here, the youthful as well as the elderly.
羅:a group of learned scholars, old and young, are gathered
關于“賢”的說法
謝的理解是社會地位高,世家大族,這符合魏晉南北朝時的社會風氣,英文中說一個人社會地位高可以說:of quality
孫的理解是有德行,這也是“賢”的本義。所以用的是:virtuous
羅則是說有學問,所以用了learned
通過查古漢語,此處的“賢”指的是社會名流如謝安等,所以兼具有地位高、德行、才學三者之義,可以都翻出來:a group of scholars of both quality and virtue
不知道Peter這種做法算不算和稀泥?~
少長
謝、羅翻譯大體一致,這也是我們常能讀到的:old and young,簡潔易懂
至于孫的翻譯:the youthful as well the elderly,也可以,略啰嗦,不過此處可以習得兩個表示年齡的形容詞,年輕的:youthful;年長的:elderly;以后單獨用比young或old好
下一講,我們會學非常有難度系數的一句話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敬請期待
讓我們一起在英語學習的路上
積跬步,至千里
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