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是鄉村娃娃》
山的那邊還是山
天的外面還有天
黃土地的孩子愛土地
小山村的娃娃愛大山……
聽說外面的世界很大
我多想去看看它!……
網絡課程魔力大……
互聯網帶我看到了它!
聽完今天的課程,我再一次的打開《我是鄉村娃娃》歌曲,循環著……內心深處的動力源泉不停的涌動著!
我的三年
種子計劃,很早我就聽說了。也在去年在南京研學的時候遇見了一些在互加實習的小伙伴。
在網絡上參與互加計劃三年了,也聽過種子計劃,認識絲絲也有兩年了,在去年在南京研學的時候就見到絲絲老師本人,她真人給我第一印象:是一個個子小小,但是能量大大的女孩!
今天的學習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任老師自身職業的轉軌。她一直在尋找著自己的未來,一直在探索、并為之努力。在她45歲的時候還在重新開始學習。對比自己,20多歲出來工作就開始放棄自我成長,虛度了10年多光陰,在工作第11年的時候遇見了互加計劃,開始燃起自己的熱情。
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成長,讓我更加的快樂、自信。
“任何一個在耶魯讀完四年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他畢業時,變成物理、電腦、化學或者是任何領域的專家,我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失敗。
因為我不希望如年大學教育培養專家,讓他們在某一領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視掉在其它更廣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機會。—— 一個耶魯大學的教授。”
在我們現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弊端應該也是存在,這種只要語數英學習成績好就認為這個孩子是很優秀的呀,然后成績就代表一切。可能很多家長就有這樣的一個定向思維吧。
我們村小在加入互加計劃這三年的時間里,一直在致力于孩子們享受更均衡的教學理念。
我們學校因為離縣城特別的近,導致生源流失也比較嚴重,而且留下的學生相對來說素質,包括家庭教育啊,都會相對來說更薄弱一些。但是在這三年間,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參加彩虹花詩歌朗讀、舞蹈、音樂、美術的學習,孩子們和我一樣從內到外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最讓我感觸的應該就是美術吧,第一節課美術的時候完全什么都不懂,包括他連畫一個線條都是要用尺子,他們覺得就是要規規矩矩地畫,然后老師是這樣子教他們不要拿尺子話,就用你的筆直接畫,就算線條畫得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你的作品卻能夠呈現更真實更自然的狀態,然后孩子們慢慢地放開了這個束縛,用筆直接徒手畫,剛開始的時候作品確實不是很好,看然后我們拍照的時候分享的時候也沒有什么自信,但是每一次老師都是鼓勵孩子們。再后面是加入山里紅美術,看到什么畫什么,剛開始我們都好害怕不敢下筆,孩子們也是都是要用鉛筆,先描一下畫了擦,擦了畫。后來王老師看到了就要求孩子們把它拿掉,直接將錯就錯。兩年時間過去了,孩子們的作品也越來越好,我們學校的作品墻也因為孩子們的作品變得更加的美麗了,因為美術作品的成長,孩子們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認為主要是思維的一個開闊,他放棄的束縛自己的一個東西。所以數學成績就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那么在我認為我們這樣的課程其實并不是你表面看到的,他僅僅是一個課程,而是他真正的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學習方法的拓展。
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力量
任老師特別是對她女兒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讓他去互加計劃實習的這一段讓我覺得特別的感動。任老師的理由最讓我感動,每一個孩子他對未來都是很迷茫,當他還在很年輕的階段的時候,他總覺得未來應該是很遙遠的,然后就很急躁的去下決定,他要選擇怎樣的生活。任老師的這樣的一種方式,讓他的孩子去體驗去感受,說教是沒有用的,讓他自己去體驗,我覺得我從中學到的就是作為家長作為老師,我們真的應該更多地給孩子去實踐,讓他自己去感受,讓孩子不要著急做決定!
在2019年暑假的時候,我帶了我們學校一個孩子去南京研學,其實剛開始,他對于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也不了解,但是我發現他從南京回來以后他變了很多。就是像任老師說的,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對外面的世界有了向往,他就會為之付出,努力,他以前的學習可能沒有現在這種勁頭,因為研學他已經有了向往和對自己也有了一些規劃。
這就是走出去的意義,我也經常會說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但是我發現我自己走走,看看這個東西還是太少了,就是引導的太少。吉林的楊老師,她的雙胞胎兒子在讀高三,而且去上海的這樣一段經歷,讓我很是感動。他的孩子見到了上海這樣的一個城市。他就說他想去上海,就因為上海人的穿著很端莊,讓人有一種不自覺的努力向上的動力。
我們做老師的本身就需要言傳身教,包括著裝也是。老師不一定要穿的都好看,但是我覺得莊重整齊是非常有必要。以前我學校的孩子,他們經常有穿拖鞋的,我去了以后我就嚴格要求不能穿拖鞋到學校不能邋里邋遢。你可以不一定是新衣服,但是你一定要整齊干凈,我覺得這樣的才是小學生應該有的一個狀態。有的孩子說家庭條件不好,但是那并不成為你邋遢的理由,首先你這個人都沒有精氣神,那你哪有什么精力去學習,兩年以來,我們學校的孩子從穿著打扮都有了一個精神狀態的變化,從那而外的散發著更好的的精氣神。
慶幸遇見,不曾錯過!
一次學習,讓我觸動的畫面太多了。每一個畫面都是直抵心靈深處的,也是引發內心思考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