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稀的粥,濃濃的情
? ? ? ? 王蒙先生在其1991年寫的一篇隨筆《我愛喝稀粥》一文中,津津有味、津津樂道地回憶起家鄉的稀粥——新鮮的玉米馇粥,大米粥,臘八粥,黏粥,就著老腌蘿卜咸菜喝的粥……文未讀完,還未來得及細細地品細細地咂摸,粥的清嫩,粥的新香,就撲面而來撲鼻而入了。
? ? ? ? “……臘八粥兼收并蓄,來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稱黃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雞頭米薏仁米高粱米赤豆蕓豆綠豆缸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棗大棗葡萄干瓜果脯杏仁蓮子以及其他等等,均融匯于一鍋之中,熬制時已是滿室的溫暖芬芳,入口時則生天下糧食干果盡入吾粥,萬物皆備于我之樂,喝下去舒舒服服、順順當當、飽飽滿滿……”
? ? ? ? 24種熬粥的米熬粥的豆一水兒地鋪展排列開,那氣勢是萬馬沖奔風云雷動,一鍋的蒸騰,一鍋的熱情,一鍋的鄉情,一鍋的親情,一鍋的柔情,一鍋的芳涌,烹!騰空,翻卷,燙得你心濃情濃愛濃思濃夢濃魂幻迷生。
? ? ? ? “……新鮮的大米的香味,似乎意味著一種療養,一種悠閑,一種軟弱中的平靜,一種心平氣和的對于恢復健康的期待和信心。新鮮的米粥的香味似乎意味著對于病弱的腸胃的撫慰和溫存,干脆說,大米粥本身就傳遞著一種傷感的溫馨,一種童年的回憶,一種對于人類幼小和軟弱的理解和同情,一種和平及與世無爭的善良退讓……”
? ? ? ? “……捧起大粗碗,‘吸溜吸溜’吸吮著玉米面馇的稠稠糊糊、熱熱燙燙的黏粥,真有一種與大地同在、與莊稼漢同呼吸、與顆顆糧食相交融的踏實清明。玉米粥使人變得純樸,變得實在,玉米粥甚至給人一種艱苦奮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鄉土意識、憂患意識、安貧樂道隨遇而安人不堪其憂我也不改其樂的意識……”
? ? ? ? 交錯的重復,連續的比排,如秋日里田間地頭上架起的煨上干暖的野草燒得發紅的石板上炒的豆,噼噼啪啪,啪啪噼噼,蹦來蹦去,跳高跳低,急急切切地沖,是那樣地熱切、迫切、深切,深情,說不盡道不完,說了還要說,說的是更加地急切、熱切、迫切、深切,深深地述,深深地傾,對家鄉、對親人,粥一樣的戀情,滾滾地燙,黏黏地拱,稠稠地扯也扯不斷地繞夢三圈還是夢,梨耕,酣不醒。在記憶里翻滾,在記憶里喧騰,在筆下冒泡,在筆下撲騰,一個黏著一個,你升我降,我降你升,成串,成片,沸沸騰騰,在你我眼前釀起迷霧,模模糊糊,是感動,還是眼鏡遇到了涼風?
? ? ? ? 喜歡活潑、跳躍、靈動的文筆,深深耕文的情。情是靈動漾起的波,推起的峰,滟滟閃閃,在你心中涌,在你心中洶,時而緩如闊江流水、時而疾如狂卷的風,時而黃鸝穿樹、時而塬上鼓鳴,柔婉裊娜盈袖,狂放粗野山崩……
? ? ? ? 有情有趣有味兒,神筆,心萌。稀稀的黏粥,濃濃的深情。
? ? ? ? 王蒙。
? ? ? ?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