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宋之成的爸領著宋之成坐摩電車,去過市里。市里歡樂園可熱鬧了,位于市中心西段,緊挨著發電廠。街道左一條右一條,店鋪一家挨一家,都是老舊瓦房,三教九流干什么的都有,街市上的人滿滿的,挨肩擦背眼花繚亂。市中心一百、中央大街也溜達了,柏油馬路又寬敞又明亮,街道整齊,樓房林立。宋之成心想要能在這住該多好,可惜可望不可及。俱樂部、電影院也多,有勝利電影院、千金大戲院、工人俱樂部、礦工之家等等。回想自家那小山溝,天壤之別。爸還帶宋之成看場電影《冰上姐妹》,真好看,一會就演完了,不想離去,心想要是在電影院里一直看下去該多好。看完電影爺倆吃的油炸糕,剩點帶著,到礦務局電車站坐電車回家了。從老虎臺電車站到礦務局電車站,要經過四站三站地。
宋之成順著鐵道旁的公路走,經過東崗站,一直走到勞動公園,順著大道往西,再路過養老院,就到了南站,市里的商貿中心。專門找電影院,來到了工人俱樂部,正上映《保爾柯察金》蘇聯電影。花了一毛錢買了一張電影票,進入演出大廳。工人俱樂部里的大廳,沒有老虎臺礦俱樂部的大廳大,也是上下兩層,座位不是皮椅是木椅。
開演了,保爾在橋下河邊釣魚,橋上的冬妮婭小姐,正在看城防司令迎接大首領的儀式時,一朵歡迎大首領的鮮花,落在正在撅著屁股,修理大首領汽車司機的屁股上,冬妮婭大笑起來。保爾看到了橋上的冬妮婭,以為笑自己,說:“你笑什么呀?把我的魚都嚇跑了。”冬妮婭說:“我真的妨礙你了嗎?”保爾手里一邊鼓弄魚鉤,一邊說:“我看你小姐,最好還是離這兒遠一點吧。”這時,有兩位公子哥來到橋下,一位矮胖公子仰望著冬妮婭,說:“小姐,這么好的地方你怎么不下來釣魚呀?”冬妮婭說:“那要妨礙別人。” 矮胖公子回頭一看,保爾正在河邊釣魚,于是,上前使勁踹了保爾一腳,說:“窮要飯的滾開!”保爾立刻站了起來,回身就一拳,把矮胖公子打到了水里。另外一個瘦高個公子,一下子跑到橋上冬妮婭身邊,保爾追到橋上,瘦高公子嚇跑了。于是保爾站在冬妮婭身邊,冬妮婭看保爾這么會打架,覺得挺有意思,倆人建立了友誼。
當看到,為了搭救保爾的第一位老師朱赫萊水手,保爾不顧個人安危,趁德國鬼子把全身精力,都集中在押解朱赫萊身上時,保爾從側面一個箭步沖上去,把德國鬼子擊倒,隨后與朱赫來一起逃跑時,宋之成感到特別解氣,心想保爾真勇敢,有骨氣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自己學習。
保爾柯察金的一生是與困難作斗爭的一生。面對無情的病魔,他沒有屈服,還在雙目失明和下身癱瘓的情況下口述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部巨著。保爾柯察金生活在那種極度艱苦的戰爭環境中,面對生活的挑戰,他沒有退縮,并選擇了勇敢面對。
自從前蘇聯各種文藝作品傳入中國以后,中國幾代人,深深地受前蘇聯許多小說、戲劇、電影、歌曲的影響。在這幾代人的腦海里,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影響著他們的愛情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像保爾那樣,把自己的青春獻給祖國獻給人民。人生活的要有意義:“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充滿了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這句保爾的名言很多人都能背誦下來。不正是這種精神鼓舞著那幾代人嗎?艱苦奮斗創造著人們的美好未來嗎?美的標準是什么:“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不是這樣嗎?試問一下如果我們遇到一個,外表美麗身著華麗,而心靈十分丑陋而骯臟的人,你還能接受他嗎?你對他的評價是美麗還是丑陋,當然是丑陋。
那個年代的蘇聯歌曲太多了,當我們一聽到蘇聯歌曲的旋律時,心情就激動,說不出來的那種激情。感覺親切、優美。比如:
《山楂樹》
歌聲輕輕蕩漾在黃昏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廠在遠處閃著光
列車飛快奔馳車窗的燈火輝煌
兩個青年等我在山楂樹兩旁
哦!那茂密的山楂樹白花開滿枝頭
哦!你可愛的山楂樹為何要發愁
當那嘹亮的汽笛聲剛剛停息
我就沿著小路向樹下走去
輕風吹拂不停在茂密的山楂樹下
吹亂了青年鉗工和鍛工的頭
……
秋天大雁歌聲已消失在遠方
大地已經蓋上了一片白霜
但是這條崎嶇的山間小路上
我們三人到如今還徘徊在樹旁
……
他們誰更適合于我的心愿
我卻沒法分辨我終日不安
他倆勇敢和可愛呀全都一個樣
親愛的山楂樹呀要請你幫忙
哦!最勇敢最可愛呀到底是哪一個
哦!我親愛的山楂樹請你告訴我
……
多么輕松愜意呀!這是首蘇聯時期的愛情歌曲。歌曲描寫工廠青年生產生活和愛情,曲調悠揚潺潺,詞語意境深綿。韻律起起伏伏間,流轉著濃郁的烏拉爾風情——純真、優美、浪漫。舒緩悠揚的曲調,唱出了前蘇聯工業時代的浪漫,上世紀50年代,它隨著大量的蘇聯歌曲傳入中國,立即被廣為傳唱。
這歌聲太優美了,委婉動聽,感動了很多人,特別是伴隨著那醉人獨特的手風琴聲,腦海里呈現出開滿白花的山楂樹下,熱戀中的青年男女。這三個年輕人,經常約會在山楂樹旁,從春天徘徊到冬天。姑娘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無奈請山楂樹告訴她,到底要選擇哪一個。把姑娘選擇戀人的纏綿、猶豫、溫柔、惆悵的心理,表現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而兩個小伙子像綿羊似的,在耐心的苦苦等候,因為他們都特別愛這位聰明、善良、美麗,像開滿白花的山楂樹一樣,潔白、無瑕的姑娘。多么溫馨、浪漫、揪心的愛情場面啊!
三個人情感糾葛在一起,情意纏綿在一起,但是必須得選一個,必須得有一個失戀,而姑娘又于心不忍,戀戀不舍每一位。多么殘酷的現實啊!真叫人心碎。
有多少人,喜歡上了這首異域風情的前蘇聯歌曲,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給人一種新穎、獨特,俄羅斯風味的調調,又是那么迷人,使人心動,百聽不厭。如果時間會倒流,一定要重溫那充滿浪漫的愛情時刻。
那憂郁的歌聲,把人帶回那情竇初開時的情景,不知道剛開始時的選擇應該是個什么樣,只是朦朦朧朧中思想上的一種感受,只是一個輪廓。當真遇到一個人時,又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心里的偶像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依舊在徘徊。千挑萬選,往往還是選錯,事與愿違。熱戀是幸福的,生活是殘酷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個正在互相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夜晚空無一人的馬路上,哼著這首歌時,哼著、哼著,嗓音便哽咽了,身臨其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痛。
當人們聽到這歌聲時,有著不同的感受,你聽:
最喜歡的版本是我高中的時候,穿著校服,和同學們一起在聲樂教室里,跟著鋼琴老師的伴奏一起唱的那個版本,那時候風吹起了身邊的窗簾,空氣里都是青春,旋律簡單,沒有復雜的炫技,單純的就像一朵雪白的山楂花;
挺多年前,在一個休閑廣場的樓梯處聽到,對面是一排商鋪,播放的音響可能是特別好,一下子喜歡這首歌了,找了挺久的,沒什么單獨版本,這里終于聽到了,可惜不是最高音質,娓娓道來滲透著淡淡的哀愁,充滿著那個年代懷舊的氣息以及異國情調,好感動啊;
中考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場就是這首歌,當時整個人都淚奔了,聽過那么多版本,還是最喜歡這個。女聲帶著股俄羅斯味道,那是屬于一種雋滿歷史的記憶,淡淡的,像是山楂樹上的潔白花朵,閉眼靜靜凝聽,可以感受到歌聲里描述的故事,對呀,為何要悲傷呢?只有經歷過傷痛的人才會懂吧?聽得如癡如醉。又想起那西伯利亞的白樺林,山中白雪皚皚,一叢叢白樺樹,亭亭玉立在積雪中,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它那么白皙,挺拔,圣潔,像是俄羅斯少女,扎著兩支金黃色小辮,穿著花衣衫花裙子漂在田野山間。滿地芳香的花草,春風吹著頭發、衣裳在空中飛舞,顯得那么浪漫、淡雅、純凈,充滿了青春活力,使人愛憐感到欣慰;
選擇戀人的那種憂愁,是一種幸福、甜蜜,又是難解難分、纏綿的那種憂愁吧?說不上來,反正我的心聲是與歌聲共鳴的,有一種一陣、一陣的隱隱的,心動的感覺。
當時的年輕人,更是為這首歌所傾倒和癡迷,隔著一道國界,情是相通的,愛是相通的。他們唱著它,火熱的青春里,有著閃亮的幸福和甜蜜。純潔,質樸,如一株株開滿白花的山楂樹。還有:
《喀秋莎》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
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
勇敢戰斗保衛祖國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于他
……
多么親切優美的難忘旋律。《喀秋莎》描繪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情人的思念。這首愛情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樸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為傳唱,深受歡迎。
這首歌創作于1939年,經過二戰戰火洗禮,獲得了永恒的生命。一首愛情歌曲竟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于,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系在了一起,包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處于硝煙之中的戰士們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戰后,蘇聯當局為了表彰《喀秋莎》這首歌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專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是人類戰爭史和音樂史上的首例。
還有:《三套馬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白樺林》《小路》等等。這些都是心里的歌,每首歌里都珍藏著一個故事,一個夢想,一段歲月,一個朋友,一場情感。送來大海的寬闊,森林的靜謐,山谷的回響,愛情的甜蜜。一曲曲動情的傾訴,像徐徐的清風,飛躍世紀的分水嶺。
前蘇聯的音樂,對中國幾代人的影響巨大,如果有另一個靈魂,那該是屬于俄羅斯的森林,湖泊,山川,河流;如果有另一種愛戀,那該是屬于西伯利亞的愛情。
難忘的歲月!
閑嫌咸賢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