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把《國家寶藏》里的27件國寶看個遍?你需要一份攻略

看國寶就像追星,看一眼真身不容易。

央視《國家寶藏》節(jié)目介紹了全國九大博物館的27件頂級文物,個個無價寶,件件有故事。可是這27件國寶中,常年展出的不到20件。即使已經(jīng)展出了,也會時不時挪地方,從現(xiàn)在的展廳搬到別處去。為什么?

因為國寶也要出差,國寶也要休假。

有些國寶本身過于脆弱,不適合長期展出,比如書畫和絲織品。有些要到外地出差,參加各種巡展。還有些時候,博物館需要升級改造,閉門謝客,觀眾自然什么都看不到。

每家博物館推薦的三件國寶中,基本都有一兩件很少亮相。只有一家博物館,其推薦的三件國寶不僅全部常年展出,而且近兩年不會挪地方。那就是:

1. 浙江省博物館

浙博推薦的三件國寶是玉琮、“彩鳳鳴岐”古琴和萬工轎:

萬工轎是27件國寶里最年輕的一個,晚至民國初年。

任重一開始并不樂意守護這么個 “女里女氣”的國寶,可見到實物后,他一定被工匠的手藝征服了,然后用一段頗有話劇范兒的表演征服了觀眾。

婚禮的主角是新娘。萬工轎現(xiàn)在是浙博《十里紅妝:寧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展的主角,如同一位永不卸妝的新娘。

古琴是一種“不明覺厲”的樂器。哪怕你對它一竅不通,只要擺出正確的姿勢,就會被當成世外高人。

“彩鳳鳴岐”琴是浙博《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中國古琴》展的核心展品。流傳至今的唐琴鳳毛麟角,只有一二十件,隨便賣賣就上億,尤以四川雷氏家族制作的唐琴最受追捧。

“彩鳳鳴岐”琴的內(nèi)壁有“大唐開元二年雷威制”刻銘,這幾個字的價值無法估量。

(“彩鳳鳴岐”琴內(nèi)壁的刻銘“唐開……”,圖片摘自浙博官網(wǎng))

浙博三件國寶里,良渚文化玉琮最為尊貴,是我國195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里唯一的玉琮,是浙博《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的明星文物。

不少博物館都有玉琮,但浙博這件體量最大,直徑超過17厘米,重6.5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玉琮王”。表面紋飾也異常精美,刻畫了良渚人心中的神靈,寫實程度在良渚玉器中位居首位。

(良渚人心中的神靈與神獸,合稱神徽紋)

有人問,浙博展出了三件國寶?我怎么一件沒看到?

我想,你一定跑錯了館區(qū)。

浙博有兩處館區(qū)。一處是西湖里的孤山館區(qū),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游人還可游覽四庫全書的存放地“文瀾閣”。只是三件國寶全部陳列在西湖文化廣場的武林館區(qū),玉琮在一樓,花轎和唐琴在三樓。

2. 河南博物院

豫博推薦的三件國寶是賈湖骨笛、婦好鸮尊和云紋銅禁:

我對云紋銅禁印象最深,因為雷佳音在臺上哭出了淚花。

云紋銅禁是我國最早的失蠟法實物之一,和玉琮王一樣貴為“禁出國”文物。銅禁的主人是誰,目前尚存爭議,也許是雷佳音扮演的楚國令尹(相當于宰相)子庚,也可能是另一位令尹薳子馮(薳音偉)。

云紋銅禁外表異常華美,但剛出土時,大部分配件碎成了名副其實的渣渣。豫博的王長青、王琛父子用三年時間修復如初。能配上頂級文物的,只能是這樣的頂級手藝。

(等待修復的云紋銅禁)


鸮尊的故事則是獻給女性的贊歌。鸮尊的主人是商朝王后婦好,婦好墓的主要發(fā)掘者是考古學家鄭振香,演繹前世傳奇的是當紅演員劉濤,三人都是女性,都是時代的佼佼者。

婦好墓出土文物近兩千件,精品數(shù)不勝數(shù),但墓葬位置隱蔽,埋藏較深。當初要不是鄭振香等人的堅持,考古隊很可能半途而廢,永遠錯過這座迄今唯一沒被盜掘的商代王室墓葬。

(導演夸劉濤:“能把祭祀臺詞背下來的都是奇女子。”)


鸮尊一共出土兩件,一件在豫博,另一件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賈湖骨笛就更多了,總共二三十支,你知道哪一支上了《國家寶藏》嗎?

答案很簡單:上節(jié)目的那支骨笛自帶“傷痕”。它在八千年前斷為三截,主人沒有拋棄它,而是精心修理,最后帶進了墳墓。墓主人與骨笛之間一定有過深厚的感情。


(古人曾在修理孔之間穿綴細線,修補斷裂處)

豫博是個貼心的博物館,主展館正在維修,照理說可以給文物放假了。可是為了不讓觀眾撲空,豫博特意在西配樓舉辦《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骨笛、鸮尊和云紋銅禁全部陳列在這里。

等主展館修好后,三件國寶肯定要搬回去。

3. 湖南省博物館

湘博推薦的三件國寶是皿方罍、長沙窯“春水春池滿”瓷壺和辛追墓T形帛畫。

我覺得《國家寶藏》的編劇肯定是湖南人,對湘博特別偏心,寫劇本的時候花了好多心思。就說雷佳的音樂劇吧,大部分歌詞可以和辛追墓帛畫上的圖案一一對應,可謂費盡心血:

湖南伢子何炅的前世傳奇也一樣,臺詞里包含了長沙窯瓷器上的各種圖案和文字:

不過,觀眾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是皿方罍。亂世過去半個多世紀,國寶回家的故事依然最容易觸及我們心頭最柔軟的地方。

為了接國寶回家,湖南六家企業(yè)捐獻了回購資金: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中煙公司、湖南出版集團、華菱鋼鐵集團、湘投控股集團和中聯(lián)重科。由此看來,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只要買了國貨,只要看了湖南衛(wèi)視,就等于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據(jù)說想要參觀湖南省博物館,光念本科是不夠的,必須讀到研究生。

是的,湘博改造花了五年多,去年底重新開放,觀眾熱情高漲,想在洶涌的人潮中找到國寶不太容易。

皿方罍和長沙窯“春水春池滿”瓷壺擺在湘博二樓《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的第四單元“生活的足跡”。皿方罍在單元入口處占了一個顯眼的獨立展柜,“春水春池滿”瓷壺則相當?shù)驼{,待在本單元唐朝部分的“大通鋪”里,兩邊幾十件大同小異的長沙窯瓷器足夠你辨認好一陣子。

辛追墓T型帛畫是三件國寶里唯一的“禁出國”文物,擺在三樓《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的第四單元“永生之夢”。帛畫屬于易損文物,不適合長期展出,現(xiàn)在展示的是真品,過幾個月會怎么樣,就難說了。

4. 湖北省博物館

楚博相當“實誠”,推薦的三件國寶中,竟有兩件屬于“禁出國”文物:

曾侯乙編鐘和越王勾踐劍是文物界的天皇巨星,自帶流量,根本不需要介紹,許多人早就聽說過。

但《國家寶藏》還是帶來了新的感受。當王剛深鞠一躬的時候,當文保專家復原出越王勾踐劍的“本色”的時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心頭一顫呢?

曾侯乙編鐘長期坐鎮(zhèn)綜合陳列館《曾侯乙墓》展廳。越王勾踐劍則搬了一次家,在楚博改擴建期間,從楚文化館搬到了綜合陳列館四層的《鳳舞九天:楚文物精品展》。

楚博一期節(jié)目的最大贏家,恐怕是云夢睡虎地秦簡。大多數(shù)人從未聽過這套文物,在他們看來,“云夢睡虎地”這樣的“浪漫”地名,只能出現(xiàn)在武俠小說里。

結果節(jié)目播出后,許多人主動跑到楚博“尋簡”,工作人員表示非常欣慰。

云夢睡虎地秦簡出土于湖南省孝感市云夢縣睡虎地,共1155枚。簡牘一般出土于墓葬的內(nèi)棺與外槨之間,而睡虎地秦簡的主人“喜”卻在內(nèi)棺里、在自己身邊塞滿竹簡。他一定像撒貝寧演繹的那樣,深愛自己的工作。

秦簡令人難忘,也因為陳振裕先生。陳先生擔任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曾親手迎接越王勾踐劍和睡虎地秦簡回到人間,又對曾侯乙墓文物進行過深入研究。楚博一期堪稱陳先生的專輯。

簡牘屬于易損文物,很少展出。由于“尋簡”的人太多,“實誠”的楚博趕忙在《鳳舞九天:楚文物精品展》臨時展出二十多枚睡虎地秦簡。撒貝寧在前世傳奇中提到的大秦法律,比如老公打老婆該不該管,比如對兇案袖手旁觀要不要受處罰,楚博都特意展示了對應的竹簡原物。睡虎地秦簡里唯一享受“禁出國”待遇的《語書》一篇,也難得與觀眾見面了。(九大博物館中,只有楚博我從未去過,特別感謝朋友提供的展覽信息)

另有幾支秦簡去了山東省博物館《書于竹帛:中國簡帛文化展》,準備待到3月26日,山東人民不要錯過。

5.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博推薦的三件國寶是杜虎符、《闕樓儀仗圖》壁畫和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馬蘇的一句“陪我到最后的,看來只有你了”道盡了美人的無奈。楊貴妃當然從未用過節(jié)目里那只銀香囊,但她去世后,唐玄宗確實差人查看墳塋,使者回報了史書里記載的九個字: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出土于西安何家村窖藏,如今陳列在陜博《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陜博的基本陳列是免費的,但《大唐遺寶》展需要30元門票。

不要小看這30元,它見證了中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

擱十年前,只要你愿意掏30塊錢,就不用排大隊領免費票。可如今,30元根本阻擋不了洶涌的人潮!想要不排隊,你只能購買壁畫館的300元門票了!

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是陜博《唐代壁畫珍品館》的明星展品之一。真的僅僅是“之一”,因為陜博收藏的全部四套“禁出國”壁畫,包括《闕樓儀仗圖》在內(nèi),全部陳列在這里。

懿德太子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李重潤,死于武則天與李唐宗室的斗爭。唐中宗重新掌權后為其隆重改葬,完全參照皇陵的標準,墓室壁畫代表了唐代最高水平。租個講解器,漫步壁畫之間,這將成為你此生見到唐畫真跡最多的一天。

(章懷太子墓壁畫《客使圖》局部)

陜博三件國寶里,只有一件擺在免費的《陜西古代文明》基本陳列里:杜虎符。只可惜基本陳列眼下正在閉門改造,5月18日才會重新開放。

為了不讓觀眾失望,陜博臨時舉辦《三秦華章,光耀四方: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展示了杜虎符的復制品——你沒看錯,是真·復制品。真品跑去湘博出差了,要在湘博《東方既白:春秋戰(zhàn)國文物大聯(lián)展》待到3月28日。

6. 遼寧省博物館

據(jù)群眾反映,有人批評遼博拿了兩件“仿品”到《國家寶藏》湊數(shù):

估計是國寶名稱中的“摹”字在作怪。

摹本與摹本是不一樣的。現(xiàn)代人臨摹的古代書畫確實是“仿品”,可唐宋人臨摹的東晉書畫就是國寶啊!

唐宋人臨摹了誰?王羲之與顧愷之,分列“書圣”與“畫圣”,皆為藝術史上的開山祖師,皆無真跡存世。臨摹“二圣”的又是誰?唐宋兩朝宮廷書畫家,奉皇帝之命臨摹前代佳作,書畫技藝代表當時最高水平!

現(xiàn)存宋人臨摹的顧愷之《洛神賦圖》只有寥寥幾件,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要數(shù)遼博與北京故宮收藏的兩件,而遼博本是唯一標注曹植《洛神賦》全文的版本,極具研究價值。

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也就是《萬歲通天帖》,就更牛了,貴為“禁出國”文物。

王羲之墨跡的早期摹本極罕見,往往很難確認是唐人摹的,還是宋人摹的。

《萬歲通天帖》就不一樣了:武則天把王羲之真跡歸還王方慶,是被史書記載的真實事件!能與古代文獻相印證的唐代摹本僅此一件!臨摹者確實是武則天宮廷的頂尖書法家!

《萬歲通天帖》還保存了多位王氏后人的墨跡摹本。王羲之與王獻之因為名氣大,我們還能見到幾件唐摹本。其他幾位王氏后人,連摹本都只剩下《萬歲通天帖》里的只字片語,全部都是孤本!

(《萬歲通天帖》之王徽之《新月帖》唐摹本,王徽之是王羲之第五子)


(《萬歲通天帖》之王僧虔《太子舍人帖》唐摹本,王僧虔與王羲之是四世堂叔侄關系)

書畫屬于易損文物,《洛神賦圖》與《萬歲通天帖》極少展出,但為配合節(jié)目安排,遼博特意在一樓臨展廳展出《萬歲通天帖》至3月4日。另有小道消息稱,今年5月遼博還將在三樓書法館和繪畫館舉辦特展,展示兩件國寶。

相比之下,遼博推薦的第三件國寶可謂平易近人,每天都在《古代遼寧》常設展,等待你前來一睹真容。

認為遼博用馬鐙湊數(shù)的人,估計也不少。

20世紀美國歷史學家小林恩·湯森德·懷特認為,“很少有哪個發(fā)明像馬鐙那樣簡單,卻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只有發(fā)明了馬鐙,騎手才能僅靠雙腿就穩(wěn)住身體,騰出雙手來操縱武器。遼博這對馬鐙出土于東晉十六國墓葬,是迄今所見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雙馬鐙實物,是騎兵成熟的歷史見證。

懷特甚至認為,歐洲能夠邁進封建社會,主要推動力就是從中國傳來的馬鐙。你還覺得馬鐙不重要嗎?

7. 上海博物館

上博推薦的三件國寶是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緙音刻)和大克鼎。

但我覺得這一期的主角不是任何一件文物,而是潘達于。

潘家收藏的大克鼎和大盂鼎都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重量都在150公斤以上,獨占清末“海內(nèi)三寶”中的兩席。現(xiàn)如今,全世界擁有兩件150公斤以上青銅鼎的博物館,恐怕只有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家(歡迎補充)。換句話講,如今舉一國之力做到的事情,潘家早在一百年前就做到了。

可是潘達于沒有把兩件國寶留作一己私用,而是捐給了國家。當時文物買賣依然合法,潘老完全可以捐一部分,轉讓一部分。可她不僅捐了文物,而且悉數(shù)捐出政府給予的獎金。

上博也做了一件有溫度的事情。

2004年2月29日至3月6日,上博特別舉辦《人壽鼎盛:百歲壽星潘達于捐贈大盂鼎、大克鼎回顧特展》,慶祝潘老百歲壽辰。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共同舉行了隆重的“潘達于百歲祝壽活動”。

如今,大克鼎和大盂鼎都被列為“禁出國”文物。大克鼎陳列在上博一層的中國古代青銅館,大盂鼎陳列在國博四層中央大廳的《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二鼎南北相望,各鎮(zhèn)一方。

(大盂鼎,西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上博推薦的另兩件國寶也很重要,只是很少展出,很難見到。

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是存世宋代緙絲畫中最大的一幅,長寬分別達到一米以上。緙絲是一種至今無法用機器取代的絲織技藝,制作難度有多高,看看那英就知道。

商鞅方升外表平淡無奇,但它在秦孝公和秦始皇執(zhí)政時期被兩次刻上銘文,成為商鞅變法這一重大事件的唯一實物見證。

本人有幸在一次特展上親見其風姿。所謂“云淡風輕”,說的就是這種氣質吧。

8. 南京博物院

《國家寶藏》對南博的偏心,路人皆知。

節(jié)目組不僅安排南博壓軸登場,而且赤裸裸地推銷南京旅游項目(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和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云錦服裝秀)。為了捧紅“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編劇更是馬力全開,引經(jīng)據(jù)典,寫出一部符合高考語文大綱要求的前世傳奇:

(磚畫拓本)


(據(jù)《世說新語》記載,“卿”是老公對老婆的稱呼,但王戎的老婆稱老公為“卿”,王戎叫她改口,她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此為成語“卿卿我我”的由來)


(據(jù)《晉書》記載,劉伶經(jīng)常乘坐鹿車,帶一酒壺,叫仆人跟在后面,還對那人講:“死便埋我”)


(據(jù)《晉書》記載,阮籍聽說兵家女有才有色,“未嫁而死”,阮籍不認識她,卻跑去哭喪,“盡哀而還”)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的小榮啟期和小七賢們。校長說:我們學校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學校,孩子們都來自普通家庭。

是的,讓最普通的孩子也能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不正是我們的目標嗎?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是一件“禁出國”文物,內(nèi)涵極其豐富。篇幅所限,只說一點:磚畫上的樹木與遼博《洛神賦圖》中的樹木極為相似。

顧愷之是東晉人,磚畫制作于緊鄰東晉的南朝,最貼近顧愷之時代的風格。相似的樹木證明,宋代畫師在臨摹《洛神賦圖》時保留了原作風格。如果沒有磚畫,我們無從知曉《洛神賦圖》的臨摹質量有多高。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磚畫拓本局部,與《洛神賦圖》宋摹本中的樹木非常相像,貌似都是銀杏)

南博推薦的另兩件國寶都來自明代,都與中外交流有關:

大報恩寺塔曾是中國第一高塔,于太平天國時期被毀。我們見到的這套琉璃拱門并非從廢墟發(fā)掘出來,而是出土于南京周邊的琉璃窯遺址,很可能是明朝人修理寶塔的備用件。

寶塔真身雖已不在,但它早已化身千萬,與世界人民長情相伴。

(美劇《生活大爆炸》)


(模仿大報恩寺塔的快餐品牌商標,本圖摘自網(wǎng)絡)

《坤輿萬國全圖》也是中西交流的珍貴實物,原來一直被認為主要出自利瑪竇之手。《國家寶藏》引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地圖上1114個地名當中,有400個沒有出現(xiàn)在同時代的歐洲地圖上,甚至包括美洲的地名——莫非暗示鄭和船隊去過美洲?

《坤輿萬國全圖》屬于易損文物,極少展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和琉璃拱門則隨時恭候大家參觀,兩者分別陳列在南博歷史館《江蘇古代文明》常設展的魏晉和明清部分。

南博很大,有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民國館、數(shù)字館、非遺館等多處展館,千萬不要跑錯地方。

9. 故宮博物院

故宮推薦的三件國寶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俗稱“瓷母”)和石鼓,其中《千里江山圖》和石鼓是“禁出國”文物。

《國家寶藏》能夠一炮走紅,第一功臣應該是故宮。雖然故宮在節(jié)目里第一個登場,但我特意放在最后聊聊,是因為故宮對這檔節(jié)目太重要了。

“故宮”二字本身就自帶流量,宮里推薦的三件文物又是各自領域的頂級國寶,再加上李晨、王凱、梁家輝的號召力和精彩演繹,《國家寶藏》想不火都難。

我覺得故宮還做了兩點特殊貢獻。

一是容忍了前世傳奇的適當“戲說”。

王希孟不太可能懟蔡京,因為如果沒有蔡京的推薦,王希孟恐怕見不到宋徽宗。至于乾隆皇帝的“農(nóng)家樂審美”,更是被炒過了頭。乾隆的審美是多樣的,他喜歡復雜的瓷器,也喜歡清新簡單的,不存在單一的審美趣味。只不過“農(nóng)家樂”仨字引得觀眾哈哈大笑,國寶的名字在笑聲中被記住了。故宮心里一樂:目的達到。

故宮的第二個貢獻是把志愿者推到前臺。

志愿者張甡(音申)如報菜名兒一般介紹“瓷母”身上的十多種釉彩,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后登場的志愿者團隊更讓觀眾覺得,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yè),只要喜歡文物,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志愿者不是專家,不是故宮的正式員工,沒有宮里的“編制”,但節(jié)目組愿意把那么長的時段交給他們,應該離不開故宮的推薦。

最后言歸正傳,說說三件國寶都藏哪兒了。《千里江山圖》就別找了,去年剛展過,下次亮相至少三年后。

“瓷母”是陶瓷館的鎮(zhèn)館之寶,霸占中心展柜好多年。可惜故宮最近調整展廳布局,準備把陶瓷館從故宮東南部的文華殿調整到西南部的武英殿,陶瓷館暫時閉門謝客。

所以你今天來故宮,只能看到石鼓。

石鼓陳列在故宮東北部的珍寶館景區(qū),需要另購珍寶館10元門票,進去后詢問工作人員“寧壽宮在哪里”,石鼓就在那兒等著您。

尾聲

關于《國家寶藏》,還有許多可聊的,比如頻繁穿梭于不同時代的助演們。

有人說,《國家寶藏》大熱,“蔡京”恐成最大贏家。我同意!

(演員董彥麟)

《國家寶藏》是一檔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節(jié)目,它像《超級女聲》《舌尖上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一樣,開辟了全新的大眾娛樂市場,使國寶在網(wǎng)絡時代,在新媒體時代,真正“活”了起來,真正擁有了自己的流量。

看完十期節(jié)目,我有了個疑問:究竟什么是“國家寶藏”?

回想起節(jié)目里那些八九十歲的專家學者,我突然意識到,他們不就是當代中國最寶貴的財富嗎?他們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國家寶藏,國家寶藏的本質就是:人。

文物的本質也是人。

所有的文物都是前人的創(chuàng)造。文物體現(xiàn)出的內(nèi)在共性,我們稱之為文化。前人的文化延伸到今天的歷程,我們稱之為歷史。而展現(xiàn)歷史的場所,我們稱之為博物館。

我是王牌講解員,我在中國的博物館,等待你探索歷史的熱忱之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1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8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41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39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97評論 6 40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2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47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33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6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38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66評論 1 28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44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3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央視做了一套綜藝節(jié)目《國家寶藏》,邀請全國九大博物館的館長去介紹國寶,舞臺效果絢麗,小品構思清奇,總之人氣旺得不得...
    王牌講解員閱讀 394評論 0 5
  •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人,朋友不多,話也不多。如果讓我周六讓我在聚會和看電影之間選一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
    小啦倪閱讀 374評論 0 0
  • 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XX其實長得不漂亮,她啊,也就是化了妝」、「他當官的油水肯定特多」、「XX唱的不咋地,表...
    思遙閱讀 450評論 0 1
  • 在iOS中不是任何對象都能處理時間,只有繼承了UIResponder的對象才能接收并處理事件。我們稱之為“響應者對...
    Caohr閱讀 49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