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學同學一起吃飯,因為大家都是從事銷售,所以不可避免的聊起銷售的一些話題,這話題倒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剛好也是我最近想聊的話題。
同學的公司屬于大型的私營企業,市場需求穩定,客戶群體穩定,因為是跟食品相關,所以談不上是夕陽行業,但是可以預期的是這個細分領域已經差不多到達瓶頸,想要有突破必須有企業投入研發與創新。這是關于行業的情況。
從公司角度來看,這家公司在細分領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全國都有分公司,工資、福利在行業都算有競爭力。
但是我和另一個在銷售領域做得十分突出的同學都勸他離職。
主要有2個原因:
1、同學在這家公司已經是第五年了,還是屬于基層員工。因為是大公司,雖然是私企,但是跟國企也差不多,一個蘿卜一個坑。他個人的判斷是基本不太可能有升遷的機會,最多往上挪一小步,但是跟基層的工作性質、工資福利差別并不明顯。
2、接觸的客戶群體都是作坊式的客戶群體,每次交流的話題都是今天吃什么,明天天氣怎么樣,誰家又干嘛了。
這兩個問題延伸到職場上屬于什么問題呢?
1、沒有好的職業發展通道
職業發展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記得剛畢業那會,找工作要問的問題中一定有我的升遷通道是怎么樣的。雖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有偏差,但是一家公司的發展通道不會輕易變化的,特別是大公司。大公司的公司制度、工資、福利都是有特定的標準和程序。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已經積累了3年以上,然后你的工作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你今天干的工作和你3年前干的工作內容是一模一樣的,然后你的收入也沒有提高,我建議你可以考慮離職了。當然,前提是你真的認真工作了。
因為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一樣,那有沒有標準可參照的辦法呢?還真有。
看一下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10年的老員工的狀態,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是,那就留下來好好干;如果不是,那就趕緊走。那種生活有90%的可能性是你未來的生活。
創業公司或者成立才幾年的公司怎么判斷適不適合呆?看老板。看你是不是喜歡這個老板,小公司的命運取決于老板。
2、工作中沒有自我提升的機會
大部分人認為提升是自我提升或者領導幫助我提升。在今天的我看來,這個思維真的是錯的很離譜。自我學習屬于基礎素質的積累,領導的管理屬于經驗經驗分享,工作中真正的提升是客戶帶給你的,客戶給你提出了問題,逼著你去思考,逼著你去解決問題。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才能真正的成長。
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在銷售領域做的很突出的同學,大學時候的成績其實很差的,他自己都沒想到能混到今天這個水平,但是他做到了。我們問他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說離成功還很遠,但是這些年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一群老板,每次跟他們聊天中都覺得自己特別low,他們聊的所有話題對我來說都是新的,所有每一次出去不管客戶有沒有買我的產品,但是我都有提升,日積月累,慢慢的就做出了一點成績。
所以倒過來看,不是客戶在選擇你,而是你在選擇客戶,客戶層次決定了你的層次。在開始一份工作之前,你一定要考慮好你和客戶的關系,這個行業的客戶能不能滋養你,能不能讓你學到東西,能不能幫助你提升。
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干有很多的考量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兩條:職業通道和客戶層次。
最后還想對銷售的朋友說兩句,我個人認為銷售和坐臺小姐差別不大,都是吃青春飯。小姐賣的是姿色,我們賣的是體力。必須,必須,必須要想辦法在年輕的時候提高你的職位和層次。
如果你40歲還是個基層業務員,即使你想接著干,估計也沒有公司想要你。40歲還是基層業務員意味著你的水平真的不行,同時你可能還要是時不時的請假照顧老婆孩子,最要命的是,這時候你的精力已經跟不上客戶24小時的服務要求。
我是余興,一名銷售老司機,歡迎您和我交流銷售與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