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士兵突擊》,我感受到的已經不再是軍人血性和激情,只有成長,只有成長。到處映射著人性,映射著我們。
在草原五班,面對同樣無聊的生活,大家選擇打發時間的方法完全不同,許三多修路,而其他人依靠打牌、娛樂、冷嘲熱諷、尖酸刻薄活下去,這些人一旦暴露在許三多的生活色彩下,他們就開始質疑自己生活的意義,原有的娛樂方式突然就會顯得沒有意義,但畢竟他們和許三多不是一類人,也就談不上理解。
我相信每個人一生中會有一些標志性事件,這些事件鑄就了他的輝煌,他也會遇到過很多“班長”,這些班長成就了這些標志性事件,在這期間,班長們會選擇無私地相信他,無私地給予他“氧氣和水分”供他成長。在許三多的成長史上,高城、史今、老馬、伍六一、團長、許三多身邊的人都對他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史今班長希望這個世界承認許三多,他不止一次這么堅持,為此不惜得罪許多他敬重的人;老馬一直在捍衛許三多在草原五班作為一名士兵僅剩的尊嚴和希望,他的心中不也只剩下從不熄滅的尊嚴嗎。但更多的人會像高城、伍六一等人那樣永遠以靜態的眼光去看一個人,急不可耐地要給一個選擇向上的人下定義,將其框定住,而不是像史今那樣選擇給“許三多們”一次又一次成長的機會。持有開放態度的人不會去基于自己狹隘的認知和經驗去判定一個人,他會用一種溫柔的感性力量去幫助這個人成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許三多竟然可以做333個腹部繞杠。如果是這樣,我們不僅要感恩感謝這些“伯樂”,更要崛起以圖報答。我相信“許三多式”的人是無時不在的,我也相信許三多們是必成大器的,因為他們的成長曲線始終昂揚向上,這還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呢?
我遇到過為數不多的三四個“班長”,我的父母稱之為我人生的“貴人”,父母長要我記得人家的好,徐圖報答。在某個階段,總會有“班長”陪你走完這段路,無論以后“物逝”還是“人非”,無論誰過得怎么樣,我都一直感激他們,感激他們的感性信任,因為很多時候感性的支持比理性的分析更加重要。新的一年,愿各位“班長”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