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嬰兒的學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在他們的腦海里,任何事物只有嘗試,沒有對錯,不求獲得“標準”,只看留下“事物間關系”。
嘉兒最初接觸的東西除了視覺圖片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搖鈴了,拿在手上一搖就響,發出他感興趣的聲音。
于是,后來再給他什么新的東西,他其中一個動作必定是搖一搖,連剛拿到小汽車都是搖啊搖。
再后來,他發現東西碰一碰就會有新的聲音,于是無論是積木、汽車、小球還是兩張卡片,他都會拿來碰一碰。
能按下去的鍵一定會按…
手能摳的洞一定會摳…
嘉兒的眼里沒有“該怎樣做”,只有“想怎樣試”。
~~~~~~~~~~~~~~
嘉兒有個好朋友樂,兩歲,今天樂來家里玩,我驚奇地發現他在自己玩手機上淘寶,他是個汽車迷,能在他媽媽手機上到淘寶對應的圖標,打開,找到汽車圖片,點進去,當出現很多汽車列表時,他會先點進去一個,然后“看介紹”,然后不停按左上方,直到成功退回原來界面,再繼續點另外一個汽車圖片。
我問他媽媽,他怎么知道上面退出。他媽媽說:他隨意點的,后來發現能退回就按上面了。有時他發現上面不行就會按下面的位置。
沒有人教過樂上淘寶,他只是有幾次看到過媽媽操作,然后自己就摸上手機隨便按,然后一系列嘗試后就會了。他并不擔心自己會把手機弄壞,他沒有這個意識。
但是,教過自己的父母用手機的人都會經歷一個事,父母很有心想學,但是教起來很難。有人說是因為父母老了,對新事物接收比較難。
其實對比嬰兒和老人,我們可以更直白地發現,嬰兒學習東西快,是因為他們“無所畏懼”,而老人往往“擔心手機弄壞”,擔心出錯。
我想,對“正確”的追求和擔憂才是阻止學習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