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上,收到一位讀者的信息:“我們差點離了,生活是不是遠比電視劇狗血。”
因為沒有備注,微信名字和頭像都不熟悉,我回去翻看了一下聊天記錄。原來半年多前,我們有過兩次簡單的聊天。
第一次,他告訴我,說他的姑姑給他介紹了同一個鎮上的女孩子給他認識。我問他什么感覺,他說還不錯,可以相處看看。
大概2個月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他曬的結婚證,還配了文字:余生請多多指教。
2
看到他給我發的信息,我回了句:“怎么了,是你出柜還是她出軌?”
他說都沒有。他告訴我,他親生母親在他一周歲前就離開了,復雜的原生家庭,讓他的性格有點唯唯諾諾,老婆也嫌他膽小逃避。加上沒車沒房的現實,讓兩個人的生活有點雞飛狗跳。老婆以“性格不合”提出離婚。
扯證半年就鬧離婚,感覺小孩子過家家,鬧著玩一樣。我以為他們每天會吵吵鬧鬧,他說沒有吵過架,倒是一起哭過好幾次。
兩口子不吵架,一起哭,這個畫面感比較強。至少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夫妻。
“男人矯情干什么?”
“紅樓夢之類的看多了。”
3
最近,我在重看錢鐘書的《圍城》。
方鴻漸與柔嘉在婚前相處時,兩個人彼此尊重欣賞。訂婚和結婚后,兩口子卻總是愛斗嘴吵架。哪怕有時候心里想得不是這樣,嘴里說出來的話,尖酸又刻薄。加上雙方復雜的家庭,以及父母與妯娌,更是讓兩個人的生活不盡如意。最后雙方都想逃離這個家。
真是應了這句話: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而給我發信息的這個朋友,大概也是這樣。沒房沒車,這種現實是婚前就可以看到的,問他為什么還要結婚,他說大概是被愛情沖昏了頭。可見,還是有愛的。
在這個年代,有一部分人喊著不將就。但同樣的,有一部分人覺得,結婚并不需要偉大和轟轟烈烈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就已經夠結婚的資本了。
4
《圍城》里還有這么一句話:“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后,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這讓我想起《離婚指南》的楊泊和朱蕓。他們倆鬧離婚的場面很有意思。
男人楊泊跟老婆朱蕓提出離婚。朱蕓大哭大鬧,覺得楊泊只是把自己當作臭鞋。她哭訴道:“你狼心狗肺,你忘恩負義,你忘了生孩子以前我每天給你打洗腳水,我懷胎八個月身子不方便,我就用嘴讓你舒服,你說我有什么對不起你的地方?”
朱蕓以為是老公在外有人,非要他說出離婚理由。
楊泊倒是很平靜的跟朱蕓解釋,說離婚跟洗腳水沒有關系跟,跟吵架次數沒有關系,離婚跟性生活有一定關系,但是他不是為了性生活離婚。
他只是厭煩了朱蕓。
“你總是把頭發燙得像雞窩一樣,一到夜里 就守著電視沒完沒了地看香港電視連續劇,看臭狗屎一樣的《卞卡》。”
“我討厭你跟鄰居拉拉扯扯,在走廊上親親熱熱,關上房門就罵人家祖宗三代,你是個庸俗而又虛偽的女人。”
4
戀愛是男女雙方的選擇,婚姻就更復雜一些。
原生家庭、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子教育、二胎,以及各種雞毛蒜皮。處理這些事情,也許不需要太多智商,但是卻需要智慧。
對于很多人來說:
曾經,想結婚是真的;
如今,想離婚也是真的。
婚姻不易,真的是且行且珍惜。
期待你看我以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