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整整看了快半年多,斷斷續續,記得是在去年暑假,一個小伙伴推薦的。但當時其實也沒什么狀態,也就拖啊拖,直到前兩天才看完。
起初,看到書名以為是一本雞湯書,但看到內容,發現還真是不錯,值得推薦!滿滿的實操,有作者的故事,一看就停不下來。
無論是生活,工作, 愛情,我們都應該對自己負責。給自己不斷挑戰的機會,有些時候,人生是因為未知而精彩。以前總覺得安全感是另外一半給的,總覺得一定要找個讓自己有安全感的人,但后面想想,其實如果安全感是另外一個人給的,那么,如果另外一個人離去了呢?所以,真正的安全感還是要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對人生的篤定。有一個強大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許這就是安全感吧!
趁年輕,做些想做的事。因為經歷,所以懂得。該做些什么、走怎樣的路,應該遵循著內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試探。摔倒了,爬起來;撞個頭破血流,往后退;走岔了路,就退回來;走得太急,就慢一些;迷路了,停下來想想,再繼續走。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傾聽內心的聲音,遵從自己內心的意愿,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以下是書摘。
如果你真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那請不要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你可以接受各種挑戰,嘗試去做各種事情,不要拿自己太當回事了,丟棄那虛妄的自尊,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失敗,你甚至要允許自己經常失敗,給你面對失敗的經驗,給自己不斷重新再來的勇氣,你要做的就是積極地嘗試,直到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找到自己愿意為之努力的夢想。要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慢慢來,給自己面對失敗的勇氣和對夢想持續的熱情,因為最難的事情不是面對失敗,而是面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還能永保熱情。
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做那么一點點,時間一長,你就會看到自己的成長。
姑娘你要相信,在現在這個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不會餓死的社會,單單依靠自己,你既會有愛情,也會有面包。就算吃不起最貴的PAUL的面包,也吃得起85℃的面包。
有個年紀大的長輩和我說,如果有機會,年輕人30歲左右出國留學都不會太晚,重要的是去經歷生活,體驗生命。我非常同意他的說法,但是現實中我聽到很多人會說,你都30歲了還出國留學,太不靠譜啦,等念完書,年紀都多大了,結婚、生孩子、找工作的年齡也相應往后延,這樣你的人生很痛苦之類的……
為什么你的思維會如此僵硬?是什么桎梏了你的思維,捆綁了你的人生?在這個資訊泛濫,每一秒鐘都有新微博的時代,獨立思考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來得重要。
真正的強者是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蛻變為只對自己心聲負責的達人。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外部物質的賦予,而是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充盈,來自對自我的自信和對人生的篤定。
飯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
因為經歷,所以懂得。該做些什么、走怎樣的路,應該遵循著內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試探。摔倒了,爬起來;撞個頭破血流,往后退;走岔了路,就退回來;走得太急,就慢一些;迷路了,停下來想想,再繼續走。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傾聽內心的聲音,遵從自己內心的意愿,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也已努力了,但是你還沒有得到你想要的,那只是時間還不夠,你的努力還不夠,你的成長還不夠。有一款手表的廣告語叫作:唯有時間了解愛。我覺得這是一個帶有哲思的廣告語。什么是愛?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單單是我對你說我愛你的那一激情瞬間,而是無數個平平淡淡一粥一飯柴米油鹽的日子
沒有時間的積累,沒有付出的增多,沒有量變的增加,你是看不見自己成長的。
夢想,不只是說說而已
首先,要學習獨立思考,花一點時間想一下自己喜歡什么,內心的夢想是什么。人們一直以為是時間和現實的問題阻礙了自己實現夢想的腳步,其實根本上是自己沒有行動力的問題。
有些事,你現在不做,永遠也不會去做?!?/p>
很多人都說現實束縛了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直都可以有很多選擇,生活的決定權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只是我們自己缺乏行動而已。
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钡沁@世間最難做到的就是“熱愛生活”這四個字。
所謂的成功,即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糟糕的狀態莫過于當你想選擇一條不甘平庸,改變、進取和奮斗的道路時卻以一種安于現狀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必須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并有勇氣堅持下去。
沒有一步是浪費的,今日努力了,將來就會有所得。我們常常覺得付出與得到不成比例是因為我們忘記了這一點: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得到。“為一件事去付出”經歷本身就是一種得到,一種人生意義的所在。
其實真正喜歡的事不用‘堅持’,讓自己變得健康,真的很容易,不停地跑下去,就不會老。跑步可以沿途欣賞美景,享受運動的快樂,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誰健康,誰就能跑得更長遠!”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與之在一起,并不需要費力堅持,太過辛苦經營,只因為你們在一起是喜歡的、快樂的、充實的。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愛情如美酒一般變得愈加醇美。
當你有個較為宏大的目標時不如把它拆分成無數細小的目標,當這一個個小目標實現時,你的大目標也會隨之實現。
只要想到一件事情可以‘一石二鳥’或‘一石三鳥’我們比較容易有‘賺到’的感覺,會因為自己的‘貪戀’而繼續下去?!?/p>
做一件事情時,加強它的正面意義,為它多找一些其他目的,不僅能讓你快樂地完成這件事,還讓你的生活變得積極而高效,充滿正能量。
在跑步里,沒有一步是浪費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用心生活,沒有一天會是虛度的,你總會有所收獲,你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抵達美好的未來。
注重過程,樂于接受變化和挑戰,不懼怕失敗,情緒樂觀,面對失敗也較輕松和正面,覺得至少能收獲一份經驗
一個人對失敗的認識決定了他行動的勇氣,無論在做事還是戀愛上,如果一個人只能從失敗中看到失敗,得不到任何的經驗和教訓,看不到任何正面的啟示,我想他會一直失敗下去,不,也許他只會失敗一次,連第二次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很多人會抱怨環境的阻礙,哀嘆生命的短暫,后悔以往的種種不是,但是這些都不是明智之舉,只有腳踏實地過好今天,我們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對生活給我的那些磨難懂得照單全收,承認自己的脆弱與無知,清楚自己這樣耿耿于懷沒有一點用,然后開始真正面對痛苦,冷靜下來想著如何去解決問題。
前路荊棘滿布,樂觀面對,努力行進。
如果戀愛時我們給自己和對方一個每一天都重新自由選擇的權利;我們不要求對方要永遠愛著我們;不要求對方一定要對我們好,好到牙齒都掉光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更快樂?我們會不會更少有矛盾?我們會不會更能享受當下的愛情?
我想只要相愛的時刻全情努力過,擁不擁有都會記得,即便失去也不必自責,更不必心懷怨恨,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我無法擁有你,但是我和你的似水流年我都記得,它是一個人真正的所有,它讓我變得富足;這不是一個戀愛失敗者的自我安慰,也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給予真心愛過自己和被自己真心愛過的對方一個寬容而溫和的接納。
享受當下戀愛的美好,用心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幸福,不過分苛求長久,承認愛情沒有永遠,如果某一天你們到達了永遠,這是上天最大的恩賜,這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及時行樂和對自己情感的放縱以及不負責任,也不是“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故作灑脫,而是一種更智慧更哲學的愛人相處之道。
梁文道曾說過:“在愛情里,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享受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和所有條件去協調?!本拖窈胶#粋€航海家不會喜歡沒有變化的航程、完美的天氣預報,他喜歡的是在海上感覺流向的變化,按照心意去協調,才能到達目的地。
停止抱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吧。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不要的東西上。”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世上沒有不變的人、事、物,沒有人能夠逃過變化,想要永恒不變,這是徒勞無功的妄念,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面對變化時才能坦然接受,迎接變化,隨變而動,才會生活得更愉快,逃避變化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生活越來越不好。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比變化更讓人不安的應該是一成不變,比未知更讓人害怕的是預知。想象一下,如果你20年后的生活跟現在一樣,沒有一絲變化,多讓人覺得恐懼和絕望啊,這樣的重復的人生又有什意思呢?雖然很多人會通過看手相、查閱星座運勢等方法預知未來,但是如果真的問他,是否愿意預知自己十年后的生活是怎樣的?我敢肯定,很多人并不愿意知道,至少我就是這樣的。
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制勝不常有。日積月累,是笨功夫,但也是最聰明的事。只要有心,愿意花心力,跟隨時間累積力量,任何技能經過反復練習,持續地努力,一定都能掌握。一個人對一項技能的掌握程度跟他的努力程度和思辨能力成正比
人是因為把一件事情干得越來越好才越來越有興趣的,并不是單單對什么感興趣才干得好的。你多讀多寫就會因為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進步獲得成就感,這會促進你繼續多讀多寫。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興趣和行動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愛自己,就不要過度犧牲。過度犧牲是婚戀關系中的一大殺手。很多女性錯誤地認為:當自己為這個家庭,為這個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獻更多的自我,就能得到對方更多的愛。但我們發現,實際上,正好恰恰相反。越是更愛自己的女性(當然這里的愛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為自己而活的女性)越容易擁有一個更愛自己的伴侶與更美滿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