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賬號『白馬少年說』,更多攻略和分享,敬請關注!
聲明:本文討論僅限于幣價,文中提到的部分項目和通證,僅作為參考,無其它用意。文中數據均來自公開資料,具體請以官方網站和公告為準。
一、NASH 實際流動性
根據上文相關數據來看,NASH 釋放量達到了 200 億以上,但市場上實際的流通量有多少呢?參考現實世界中的貨幣流動情況(涉及到M0M1M2,不贅述),市場中真正流通的數量(M0=流通中貨幣)遠遠小于這個數量(M2=廣義貨幣),具體我們來看一下少年我給出的估算(僅供參考):
01.NEST 生態通證+官方預售準備金等沉淀資金約 30 億
02.大陸售出土地沉淀資金約 20 億(售出土地約 17 萬塊)
03.大陸各類增加貢獻值的建筑沉淀資金合計約 50 億(大陸發展值223萬+146萬+147萬+141萬+87萬=744萬,按照 5000 貢獻值平均 500萬 NASH計算,且考慮到 2.0大版本迭代,給于一定折扣)
04.大陸通用且不增加貢獻值的建筑+個人技能樹升級等共計約 10 億
05.大陸已釋放 RO 沉淀資金約 20 億(3000萬+RO,按成本計)
06.大陸財政沉淀資金約 20 億
07.大陸所有奇跡沉淀資金約15 億(32 座奇跡)
以上165 億。場外流通 NASH,包括在個人錢包,用戶賬戶中的資金,各大交易所流動資金等,預計在 35 億+以上。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真正流通的 NASH 在 35 億+。如果除過用戶游戲賬戶中的流動 NASH,僅考慮場外錢包和交易所錢包中的 NASH,數量應該打個折扣——25 億,按照目前NASH 價格計算,也就 100 萬元左右。
就這個流通市值來說,對于部分大戶,想拉就拉,極為容易操作(利弊很明顯)。
有玩家可能會說,NASH 場外交易占比很大,這個不可否認,也得到了場外交易大佬的確認。當然這部分也計入上面的 35 億+流通 NASH 中。
盡管有高達大約 35 億流動 NASH,但還是存在交易深度淺的問題。比如,由于 NASH 價格太低,想入場幾萬元,一時半會還難以做到。
幾萬元,相當于上億的 NASH(少年我查詢了龍網交易所中的 NASH 數量,目前在 4 億個左右)。假如短時間內買入上億 NASH,NASH 的交易價格會被直線拉起幾十個點;若從場外收購,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幣價太低,出幣的人少,出 NASH 量也少,著實需要耐心。
事實上,大家從我上面測算給出的條目中可以看到,除過大部分沉淀在各類建筑中的NASH 暫時難以交易外,通過 NEST 和 RO 變現 NASH 非常容易(NEST有交易時段限制,RO 24小時可交易)。如果這兩個通道的變現周期加長,那么場外交易量大概率會進一步下降,尤其在幣價低迷的時候。
NASH 的價格什么時候會漲?誰又不知道。
作為通證經濟項目,幣圈屬性明顯,容易炒作,資金為王。事實上,一個幣種的暴漲,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許多幣東愿意看到的結果,但對于只爭朝夕的眾多投資者來說,性價比太低,NASH 是山寨幣,垃圾幣。
二、NASH 交易深度和流動性
下面就具體說說 NASH 交易深度和流動性的情況。
先上圖,看看龍網 NASH/USDT 的交易截圖:
從上圖(NASH 4小時交易 K 線圖)可以看到,NASH 4小時間隔交易量差異較大且 K 線連續性較差,我們也看到賣一和買一不存在點差,部分時間內無任何交易。
我們再看前文提到的 MANA 交易情況:
同樣為 4 小時 K 線圖,MANA 的流動性就強很多,賣一和買一存在點差,很明顯該幣種有做市服務存在。
因此可以推測,NASH 暫時還沒有做市商(大 B 網我暫不清楚),而交易所也因為沒有利潤可言,所以也不愿意做市。
三、NASH 什么時候有做市商
投資市場,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場,做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要做市,就需要有做市商。
就拿大家非常熟悉的股票市場來看,所謂做市商,即通過做市制度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滿足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做市商通過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所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并實現一定的利潤。
因此,之所以需要做市商的存在,其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流動性,解決交投量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解決交易深度淺或者流動性較差的問題。
那么 NASH 通證在交易所的交易深度淺和流動性較差,就是因為項目方沒有引入做市商的原因,或者是交易所沒有提供做市服務,這一切其背后深層的原因——幣價太低。
做市商不是做慈善,人家也是要賺錢的,沒有利潤,誰去做市。這也是為什么頭部幣種交易起來如此爽滑,而頭部交易所的體驗更是讓人上癮原因(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了交易體驗)。
無論是基于機器算法的撮合交易,還是交易所做市(或者做市商)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來說,都是其它小交易所無法比擬的。NASH 在龍網的交易體驗,我想眾多幣東深有體會,雖然龍網也提供了一些流動性,但交易體驗還是太差,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做市商能夠較好的保證市場進行不間斷的交易活動)。
做市商除了有提供流動性,活躍市場的功能外,還有就是有效穩定市場,促進市場平衡運行,有利于遏制過度的投機。而一個投資標的有更多做市商參與時,其間進行的競爭也從另一方面保證了市場的穩定,但對于幣圈市場來說,暴漲暴跌是常態,許多做市商不僅沒有從做市中賺到錢,甚至出現大幅度虧損,我想這也是做市商(交易所)參與意愿不高的原因。
至于 NASH 什么時候有做市商,我不得而知。
基于以上分析,總結如下:
從實際流動的 NASH 數量來看,上漲很容易(最近有玩家段時間在交易所買了幾千萬NASH,導致價格上漲近 20%),但上方套牢盤太多;
從交易體驗來看,深度淺,體驗差,需要買幣的話,還是盡量走場外吧(找橙子大佬);
由于眾多原因,NASH 暫無做市商,處于一種放養的狀態,幣價低,價格容易被人為操作,部分用戶持幣信心動搖,幣東社群士氣較為低落。
說一千道一萬,幣價太低。
以上。
全劇終
參考資料:
1.為啥漲的全是別人手中的幣,NASH 什么時候漲(第一彈)
2.為啥漲的全是別人手中的幣,NASH 什么時候漲(第二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