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點開來!文章較長,要花費幾分鐘時間!但讀完會覺得值得點贊!
所謂“快樂教育”真的有毒嗎?讓孩子愛上學習有錯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重新了解和一下什么是“快樂教育”?我又開始搜索學習,得到了快樂教育的含義——
快樂教育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斯賓塞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論。
斯賓塞認為,教學應該遵循心理規律。教學應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它包括: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的的“快樂教育”又是什么樣的教育?
快樂教育傳入我國后,立刻被學業的壓力折磨得焦頭爛額的老師和家長奉若經典,大家斷章取義的截取了快樂的部分,卻忽略了家長的責任和義務部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快樂教育”吧
了解了上面的兩個概念,我想我們就很容易回答前面的兩個問題了。
快樂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會學生做人,使每個學生的童年幸福、快樂,德智體美都得到全面發展。
這樣的快樂教育非常好!是科學的,符合教育要求的!怎樣可能有毒?
讓孩子愛上學習有錯嗎?沒有!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們還有什么疑慮,我們可以繼續一起來來學習快樂教育包含的主要內容:
1,用興趣引導孩子快樂學習。
2,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3,好奇心讓孩子自愿學習。
4,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
……
快樂教育中的快樂是個廣義的概念,它告訴父母和老師:要參與孩子的成長,努力去理解孩子,挖掘孩子最大的潛力,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是優秀的孩子,才具有成功的潛力。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快樂的接受教育。給孩子適合他的教育,關注他,幫助他,鼓勵他,并且約束他。這才是真正理解快樂教育的含義。
理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含義,我想我們都有自己正確的回答了。
我本人就是贊同快樂教育的,在我的教育和教學中也就快樂教育進行了一些嘗試——
班級工作中,我建設班級的目標是“讓每個孩子規規矩矩做人,讓每個孩子開開心心學習。”
做法有:
(1)點歌活動:早晨六點半到六點四十五分和傍晚五點左右,有進步的同學可以點自己喜歡的一首歌聽(有學生生日的那天有生日歌送出),讓那一段比較吵鬧的時間變成美妙的時間。我同時投影一句名言或勵志故事。
(2)領獎活動:默寫滿分的、作業優秀的、------次數累計達10次就可以領小獎品一個。獎品很小,但每次來領獎的孩子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地發著獎品,好像圣誕老人發禮物一樣,也很開心的。不就是給學生快樂,我也快樂嗎?
(3)生日祝福活動:一張賀卡、兩個巧克力、一條短信祝福和感謝、一首生日歌(這個活動是因為學校給我們教師的生日祝福活動給我感動和快樂啟發的,我想現在的孩子物質富有而情感上缺少體驗,就想讓他們也有感動和快樂的情感體驗的機會,而我想到這個活動后,發現那個月的第一個生日正好是從那個不做作業的學生開始的,于是立即行動:前一天,我讓班長進行了一些準備,在那天早上,班長笑瞇瞇地來到他面前說著生日快樂把賀卡和禮物送給了他,我也把準備好的巧克力送給他,并領學生唱起了生日歌,一直不見笑容的他開心地笑了,從那天起,我發現,以前就是坐在那兒什么都不干的他,開始做些作業了,這次期中考試也進步了許多),最近我又正在準備一個班級集體生日班會,為那些到現在沒有趕上過生日同學一個彌補,讓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沒有遺憾。
(4)節日活動:短信祝福、賀卡等。比如這星期日是母親節,我就在這幾天給作業上有全對、上課有表揚、默寫有滿分的同學獲得一張小賀卡,讓他們自己寫好感謝媽媽的話后五月八號送給媽媽,學生都很高興,而我對單獨對那個不肯做作業的他說:“你一定會爭取吧,星期天你要去媽媽那里,給媽媽一個禮物,媽媽會多開心啊,你只要你明天把回家作業全部完成你就可以拿!”他很開心地點頭了,第二天,他做好了所有的回家作業,很開心地拿了卡片回家了。而到星期五放學時,我又給還沒有拿到卡片的同學一次借賀卡的機會,讓他們下星期用進步來還,那些同學就也高高興興地拿著賀卡回去了。我想今年的母親節我班學生的媽媽一定都很開心地收到了孩子的禮物。而這兩天的學生的作業質量也有提高。我想有許多節日可以利用的,以后常用。
(5)學生、家長、老師的書信交流:在期中考試前后或有特殊的情況,我會讓學生寫信和家長、老師進行交流,我也會進行回信,讓家長寫一段話或短信,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聯系。現在我在準備的生日班會就讓家長給孩子寫500字以上的信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而為了激發家長的熱情,我化了兩天,給他們發了500字以上的短信。
(6)小組學習活動:我是有學校的班級競爭想到:把全班按成績平行分成七組,組長負責一切工作,也有絕對管理組員的權利。平時背書、默寫、訂正批改、衛生值日等都由組長全權負責,發現組員進步可以申請獎勵,發現組員不足要及時批評甚至可以小小懲罰(學生喜稱之開罰單),七個小組還要進行各種比賽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關注和督促。當然也有相應的獎勵制度,這樣的學習在去年的一些普通學科復習中效果特別明顯,組長認真負責到自己出題讓組員復習默寫的程度,而組員也用心準備,你讀我背,都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結果歷史生物地理政治各科各小組平均都達90分以上!(超其他平行班級10分以上)
班級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好,每個孩子都快樂成長,每天來學校上學成為最快樂的事,獲得所有家長的肯定,得到學校的肯定!
同時,我在作文教學時就積極地運用誘導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1、用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幾年前,我開始嘗試在寫作教學中引入游戲活動。因為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同時,生活也是習作的唯一源泉。一個人感受到的生活樂趣越多,就越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一個人經歷的生活越多彩,其生活積累就越厚實,寫作素材也就越豐富。而游戲,卻足以使每位參與者的生活變得更加絢爛多彩、富有情趣!不管是何花樣、如何演繹,但凡于習作教學有助,俱可為我所用。
開始時,我主要結合課本進行觀察游戲:觀察自然景物、生活物品。每次寫作之前,我都會安排觀察的活動:如學到《童趣》,我就讓同學到校園去觀察花草昆蟲,一聲令下,學生向校園奔去,幾分鐘后,同學們就興高采烈地滿載而歸了,有的拿著小草、有的拿著野花、還有的捉來了蜜蜂、蝴蝶,還有的是抓著蚊子、蒼蠅、青蛙等,還有的一個用鉛筆盒小心翼翼地裝著什么進來了,打開一看,哇!一條花花的毛毛蟲在他的文具盒里運動呢,同學們回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他和的昆蟲朋友寫上了,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寫的《童趣》真是生動極了;如學到朱自清的《春》,這是學習景物描寫的好時機,等到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我又帶著學生出發了,首先讓他們迎著風雨站著,讓他們感受風雨在臉上手上的感覺,再讓他們觀察同學的神情和動作;最后帶領他們觀察了校園的草、樹、花等。10分鐘左右,回到教室,學生很快動筆寫《秋》,大有和朱自清一決高下的勢頭,一篇600字以上的寫景文完成得又快又好。
后來呢,應時應課的各種活動都成為我們寫作的內容:水果成熟的季節,各種水果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一堂《水果品嘗寫作課》不僅讓課堂香溢滿堂也讓學生的水果說明文有條有理,敘寫的水果活動文章也有滋有味;冬天到了,同學們課間活動豐富多彩,寫作也以各種游戲活動為主:跳繩時,我和他們比誰會的花樣多、踢毽時進行對抗賽、拔河比賽也有個人、小組、班級等不同級別,扔沙包、跳皮筋、玩得不亦樂乎。下雪了,我帶著學生去操場打雪仗;下雨了,我和學生靜靜地聽雨聲;------有趣的游戲活動帶來了學生多彩的作文。
總之,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體驗成為他們寫作的源頭,有話可寫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2、用新穎的方式誘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度和情緒。興趣是一種具有濃厚情感的志趣活動,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并創造性地完成當前的活動。美國著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比如搞物理實驗,因為我有興趣,我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實驗室里------” 而年齡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會對人的興趣產生直接影響。就年齡方面來說,少兒時期往往對圖畫、歌舞感興趣,青年時期對文學、藝術感興趣,于是在寫作文這樣枯燥的活動中,我針對中學生的興趣特點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誘導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1)用彩色的信紙代替作文本
從過去到現在,從小學到中學,學生的作文一律寫在那萬本一律的作文本上,可以說,學生怕寫作文自然看到那本子就頭疼,這一種心理對我們的寫作是不利的,有沒有辦法迅速地消除這種不良心理呢?一個女生偷偷地在課桌下用漂亮的信紙寫信讓我受到啟發,我就大膽地嘗試讓學生帶來了漂亮的信紙,并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信紙開始寫作文,學生的眼睛發亮了,很快選好了信紙著筆寫起來,每人都寫得比以前輕松認真,等他們寫好了交上來一看,我還發現學生的字比以前清楚工整了,課后有學生問下次寫作文還用信紙嗎,于是我的學生們的作文多在漂亮的信紙上,他們寫得也更有勁更用心了,而一旦我發現好的文章馬上就可以貼到墻報上,比起以前好作文用格子稿紙謄寫再貼上去真是又快又漂亮。可見,用信紙寫作文一舉兩得,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2)用漂亮的日記本摘抄練筆讓學生設計不同的欄目
摘抄和日記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但一開始,摘抄和練筆做在練習本時,學生做得很馬虎,做完了一本后學生就會把本子扔掉,作為老師的我總覺得效果不佳,于是我就又嘗試了一招:把摘抄和練筆完成到自己喜歡的日記本上,日記本上根據摘抄和練筆的內容自己設計欄目,欄目名稱和版面都由自己做主,各顯神通。一聲令下,學生交上來的摘抄和練筆本煥然一新,每個學生都在漂亮的日記本上用心地摘抄、練筆著,“心情日記”“人物速寫”“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幽默笑話”“生活常識”“班級進行時”“今日要聞” 每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一句話,學生用心了,學習的興趣更高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一個漂亮的日記本真是物超所值啊。每個學生都把筆記本當成了自己的心愛之物,練筆摘抄還會馬虎嗎?
(3)用每天一“星”、每天一“鶴”的方式積累生活素材
學生每天的生活是單調的,但只要我們有善于發現,每天的生活又是多彩的,而寫作文就需要積累生活素材,我看到學生喜歡幸運星和千紙鶴,就利用每天一“星”、每天一“鶴”的方式激發學生自覺積累素材的興趣。具體的做法是:每天用不同顏色的折幸運星或千紙鶴的紙用生動的語言寫下自己一天中經歷的、看見的、聽到的精彩的一瞬,不同的顏色代表自己不同的心情,然后折好放進漂亮的玻璃罐里,過一段日子,比一比誰的多,最后引導學生在作文時去選取使用。這個小小的活動巧妙地讓一個漂亮的玻璃罐成了學生寫作的百寶箱!也讓學生養成了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更讓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加濃厚了。學生寫作文時還會咬筆多時無從下筆嗎?
2、用多彩的評價誘導,激發和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欲望,使學生喜歡寫作文
新課程要求我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還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的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作為基礎學科語文的教學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平時作文的評估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寫得多、寫得好,誘導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堅定信心。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我在評改作文時,對文章的字詞句方面作出圈點以外,不僅對學生的作文舍得打高分,而且還做了以下的嘗試:
(1)每日佳句賞讀
第一次練筆過后,我就把同學們習作中的佳句抄寫在投影紙上,第二天一上課,我就一本正經地打開投影儀,“來,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佳句賞讀活動”,短短的幾分鐘,簡短的十幾句,教室里靜靜的,但讀到語句的同學臉上泛起了一片有點羞澀、有點得意、更有點幸福的紅暈,其他的同學都靜靜地向他們投去羨慕和贊美的眼神,整個教室里充滿著幸福的暖流,這一活動的設計是簡單的,但它確實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孩子們用心去練筆,每天的那幾分鐘成了同學們盼望的時刻。
把學生的佳句賞讀,這是一種評價,是對學生語言積累和運用的肯定和贊揚,這更是一種藝術,它產生出極其巨大的激勵效能,也讓一位學生,不,也許更多的學生對文學的喜愛,對寫作的喜愛由此而始!這一活動的安排可提升學社的寫作興趣和熱情,是寫作成功的良好開端。
(2)批改中多用紅色的波浪線﹏﹏圈劃學生的好句好詞
學生的習作是粗糙的,但是其中肯定會有閃光之處,而佳句賞讀時間有限,怎么辦?鮮紅的波浪線“﹏﹏”幫了我的大忙,它像美麗的紅絲帶一樣,飛舞在學生的習作之中,哪怕只有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我都毫不吝嗇地給它系上紅色的“﹏﹏”,這一處處的也使學生的習作有了色彩,也使學生看到了自己習作的亮點,所以鮮紅的“﹏﹏”批改又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增,并且在語言的學習和積累上有很好的效果。
(3)可提升的作文評價等次
寫作需要修改。怎樣使學生有效地進行習作修改呢?我在作文批改后發布了一條新“政策”:在自己的習作中認真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修改者,作文的評價等次可以提升,認真修改并重新謄寫者,評價等次可提升,并且算一次新的習作。新政策一出臺,同學們每次作文等我批改后,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進行修改、謄寫、再修改、再謄寫。在不斷的修改中,學生們發現了自己的進步,找到了修改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和修改習慣,而且在修改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和興趣。
(4)墻報、黑板報——學生習作的樂園
一篇篇的練筆,一個個的亮點,但一天天過去,那些亮點藏到本子中無法再現光芒,這豈不是浪費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和佳作資源?怎樣使它們亮得久些?于是,一個星期的練筆中總會有許多的佳句佳作出現在黑板報的一個專欄——《我們的樂園》。學生們的臉上更欣喜了,每天在寫的時候就有了成功的期盼,每天都有一張張笑臉在黑板報前綻放。后來我把眼光放到了墻壁上,每天挑選練筆中比較好的文章,把它們貼到墻報上,讓全班同學欣賞。這種公開形式的發表,讓學生的寫作熱情更高,因為發表是一種成功,是對學生習作最高的評價。墻壁、黑板報成了學生的用武之地,更是寫作的樂園。
(5)《丑小鴨》——白天鵝的搖籃
天天有精彩,天天有佳作,學生的寫作熱情高漲,佳作不斷涌現,每天的賞讀和墻報、黑板報也無法長期保存,這時,我就組織學生創辦了自己的刊物《丑小鴨》。從此,一個月一本的《丑小鴨》成了同學們愛不釋手的讀物,你寫我評,你傳我閱,同學們嘗到了出書的美好感覺,整個班級沉浸在寫作評改的樂趣中,樂此不疲,漸漸地,同學的作品上了校刊,得了獎,《丑小鴨》成了白天鵝的搖籃。
(6)《我最得意的》——個人專輯版成為寫作成功的催化劑
寫作的熱情一旦高漲,寫作的興趣一旦擁有,作品就會不斷產生,經過一個階段,每個同學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佳作和佳句,寫作不注意積累保存,就不能有更好的效果。我又設計了《我最得意的》——個人專輯出版活動,讓學生們自己設計出版自己的習作專輯,每個月進行一次習作展示交流活動。
我班的孩子們都不怕寫作文,有不少學生從此愛上寫作也是順便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