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星期五 天氣晴
天氣真好,散步的時候幼兒們發現“小刺”長得挨挨擠擠的。根據之前種薺菜的經驗,大家覺得這樣下去“小刺”可能會長不大,因為“養分不夠”、“太陽照射不夠”、“水分吸收也不夠”,那怎么辦呢?
王睿澤先說:“能不能拔掉邊上的?這樣養分就足夠了?!?/p>
姚老師笑著答:“可以啊,這叫間苗。長在一起的小刺,可以把大的留著,拔掉小的,給大一點小刺的留出空間來?!?/p>
幼兒們有點不大明白,王睿澤和府欣宇倒是領悟的很快,蹲下來按照“指示”開始“間苗”了。
此時的“小刺”已初見端倪,我可以看見它紅紅的根了。偷偷地藏了一棵帶回教室,準備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現在小刺長什么樣了?你們認識它嗎?”
不少幼兒憑借“小刺”綠綠的葉子,都覺得是青菜,有人說它的根是紫色的所以覺得是茄子,可是我們也種過茄子,茄子秧苗不長這樣。白俊喆和黃子朔討論著:“我覺得這個是菠菜。我跟媽媽去菜場的時候見過。”黃子朔也表示和媽媽在菜場見過。白俊喆自信地給大家“科普”:“它的跟是紫色的,我在菜場見過,媽媽說這是菠菜。我經常跟媽媽去買菜的。”(ps:知識都在日常生活里。)黃子朔補充:“以前媽媽買過這種有紫色條紋的菜。”我指著菠菜根問:“你是說這個地方的條紋嗎?”他點點頭?!按蠹彝鈫帷蔽覇?。這回,幼兒們似乎都挺贊成的。不過歡歡有自己想法:“下面紅紅的是紅蘿卜。”白俊喆反駁:“它的葉子不像蘿卜的葉子?!绷_浩真也來補充:“蘿卜下面是很大一塊,不是這樣的。”這簡直就是一場生動有趣的辯論賽。
你以為我會揭曉答案了嗎?并沒有。我把難題依然交給小朋友:“既然大家都有想法,那你們就把小刺的樣子記下來,自己和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去菜場找找,明天再把答案帶回來吧!”
后續及反思:
第二天,小朋友們紛紛表示“小刺”就是菠菜,有的是去菜場找的,有的是直接帶著家長去菜地看的,還有的是通過口述描述的。至此,謎題已經揭曉--菠菜。多多還帶來了一幅小刺成長過程圖,羅浩真還學會一個謎語:“紅嘴綠鸚鵡,不到枝上落,長到園子里,好吃營養多”,他說是爺爺教他的。一場“小刺”種植記,不光認識了菠菜,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藝術能力。接下來的動作就是《菠菜寫生》和品嘗菠菜啦!相信還會有更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