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關于今年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倡議,提倡「就地過年」等話題,在各個大平臺都不止上了一次熱榜,各種聲音都有。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你會回家過年嗎?”
有些網友表示“心情復雜”,“道理我都懂,但還是想回家”。
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先后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東、貴州等。
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而鐵路部門也對火車票預售期作出新的調整,調整后的火車票預售期為15天,開車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費。
疫情當前,為盡可能留下返鄉人員,有的城市向留守人員提供暖心舉措,發放過年紅包、現金補貼、食物消費券、免費旅游、免費乘坐公交車等,還有的對節假日堅持上崗生產的人員實行“高額加薪”,比如,廈門一家企業拿出人均5000元人民幣獎勵“留廈過年”。
而各地為了倡導“就地過年”避免造成疫情的傳播與反彈,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防疫的重要性,更是費勁心思,各出奇招,其中最為亮眼的莫過于紅色大橫幅的標語,可謂既有創意又非常接地氣。除了中規中矩的“倡導原地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還有不少動之以情的硬核標語,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
沒有攀比,沒有糾結,唯有留守,逃過此劫!
回家是冒險,錢包還會扁!過年留公司,親情不會減!
今年過節不回家,待在公司掙錢花
與其返鄉隔離十四天,不如留蘇多賺四五千
留深過年好處多,健康吉祥又輕松
疫情防控尚未到放松時,打了疫苗也要佩戴好口罩
聚會控制在10人以下,見屏如面,平安過節
外地來客要報告,避免疫情不知道
親戚不走,來年還有,朋友不聚會,來年再敘
坐在家里,就是貢獻,親戚不走,
來年還有,朋友不聚,微信可敘
國家有難,暫不添亂,宅在家里,就是貢獻
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開玩笑
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
出門等于自灑,回村等于灑人
出村打斷腿,犟嘴打掉牙
帶病回鄉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
其實拉橫幅歸拉橫幅,大家都明白有關單位希望大家留在本地過年,盡量減少流動性。
不過對于有一顆迫切想回家過年的心的人,是人之常情。“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說出了多少背井離鄉的人想回家過年的愿望,因為過年回家對很多人來說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和情緒,僅靠這些“硬核”標語并不能打消那些強烈期待回家過年的人們的熱情。
而這樣的“勸阻”,并不說讓大家都不要回家過年了,如果真的要回去,一定要先搞清楚:“異地回鄉是否需要做核酸檢測”、“中高風險地區回鄉是否需要集中隔離”等問題。
冬季是疫情的反彈的高發季節(主要就是人員流動造成的),尤其境外輸入病例增多、無癥狀感染者潛伏著、加上有的人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現在又春節要碰在一起,是一年中全國性的人口流動最大的時候,如果防護措施不當,我們控制疫情的難度就會加大。
還有,就算今年能回家,出門走動去親戚家聚會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在這么特殊情況下,我們都要明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靠每一個人的貢獻和付出。
期待各地政府和企業再多出臺一些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和福利補貼,解開群眾的“返鄉心結”,讓大家心甘情愿地為防疫大局做出就地過年的選擇。只有所有人都明白這么做的意義,才會自覺地去做,這比寫一些“硬核”標語,去逼著這些渴望返鄉的人就范更有勸服力。
不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自己的所愛的和想保護的家人。
最后一起看看其他吃瓜群眾的標語:
今年過年不回家,2月收入更可觀。
風雨同舟保訂單,保家保國報平安。
留守,留守,你值得擁有。
留在當地過個年,不給家人添麻煩。
寧愿把腦殼睡扁,也不要出去冒險。
寧愿把沙發坐破,也不要出去惹禍。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吃喝玩樂漫游記
注釋: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