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的前半生》這部電視劇紅得發(fā)紫,劇中最受關(guān)注的就是馬伊琍飾演的女主角羅子君。
羅子君是個衣食無憂的全職太太,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就是老公和孩子。
而她的工作就是保養(yǎng)自己日漸松弛的皮膚,或者逛街買漂亮衣服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
她自認為過著人人稱羨的闊太生活,但看似完美的婚姻生活卻遭到晴天霹靂。
羅子君的老公陳俊生愛上了辦公室同事,鐵了心要和羅子君離婚。
就連羅子君低聲下氣地求和也絲毫改變不了離婚的事實。
子君的母親一氣之下找到小三凌玲當眾辱罵她,卻被凌玲的一句話道破了真相:“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即便不是我,陳俊生和你的女兒也早就度日如年了。”
這番話從小三嘴里蹦出來,著實令人發(fā)指,細想?yún)s也有些道理。
羅子君很愛陳俊生,卻也愛得卑微,變成了取悅,以至于一有風吹草動,她就毫毛豎起準備戰(zhàn)斗。
羅子君去私人訂制店試鞋,偶然間看到陳俊生和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在一起挑首飾,她渾身上下拉響警報,雖內(nèi)心波濤洶涌,也強裝鎮(zhèn)定地出現(xiàn)在陳俊生面前,使得陳俊生相當尷尬,在女同事面前下不了臺。
陳俊生在首飾店的解釋顯然不足以消除她的懷疑,她便讓閨蜜唐晶查這個女同事的底細。
等陳俊生回到家,兒子一臉天真地問他是不是給女同學買項鏈了,還問他們會不會離婚。
羅子君的過激反應(yīng)顯然不是一次兩次了。陳俊生抑制住內(nèi)心的波瀾,無奈地保證他是清白的,還硬著頭皮向羅子君展示他的手機朋友圈。
陳俊生其實已經(jīng)非常反感,但面對羅子君提出的各種過分要求都一一答應(yīng)。
只有當一個人不在乎你的時候,才不會和你爭辯,不和你紅臉,草草答應(yīng)你的要求,任由你無理取鬧。因為你所有的一切,都已經(jīng)和他無關(guān)。
羅子君的疑神疑鬼,讓陳俊生很反感,這是極度不信任他,也是不夠懂他。
如果羅子君足夠懂他理解他,是不會在他累了一天的下班后咄咄逼人的,更不會把這一點小事放大到讓孩子也知道的。
陳俊生下班遲遲不肯回家,寧愿和小三凌玲靜靜地坐在車里,愿意聽她說你什么都不用說,我懂,我懂,我都懂。
這里撇開小三的不純動機和心機婊的表現(xiàn),就從更懂男人這一點上,凌玲顯然道高一丈。
同樣,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羅子君和凌玲的做法也完全不同。
有一次陳俊生正用蘋果做演示,教孩子做數(shù)學題,羅子君上來二話不說就拿走一個蘋果要給孩子吃,還說一年級小朋友搞這么復(fù)雜干什么。陳俊生語塞,但也只能無奈搖頭。
再看小三凌玲對孩子的教育,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小孩子有,大人也有,如果今天的作業(yè)沒做完的話,明天很有可能不及格的。如果你明天想過好日子,今天就必須努力。”
羅子君覺得自己為家付出了很多,陳俊生卻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體貼。以至于陳俊生看到凌玲拿來的胃藥和貼滿標簽的報表瞬間被感動化了,而想到回家還得面對那個不知掙錢不易還疑神疑鬼的妻子,就覺得悲從中來。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一書中說:“男人對妻子不忠,在外“打野食”以至于發(fā)展到后來的真心投入,往往是由于他們有很多東西難以從其妻子那兒得到滿足,只得向其他的女性尋求。”
兩個人過了七年之癢這道坎,卻被截在了婚姻中第三者的面前。這個第三者不妖艷、氣質(zhì)不出眾、有些顯老、衣品也土得掉渣,但卻成了男人家以外的避風港。
讓總把懷疑對象鎖定在年輕漂亮的女孩身上,還把第三者當朋友對待的羅子君成了最大的笑話。
不是羅子君不夠愛陳俊生,而是陳俊生覺得她不夠懂自己,至少不如第三者懂。
對羅子君而言,擺在她面前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甚至是殘忍的。
但正如唐晶所言,“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一個,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夠更多地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內(nèi)涵。”
婚姻中的兩個人一旦拉開差距,就會有隔閡,有代溝,就會不理解對方的行為,不懂得對方的想法,慢慢地被所謂的愛裹挾著度日如年。
懂得不是簡單理解或不懂裝懂,而是能設(shè)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愛也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兩顆心貼在一起互相懂得,相知相伴。
兩個人若想長相廝守,必須修煉好這項功力。因為這才能使婚姻長久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