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曾經感覺到過施加在你身上的某種重壓?
可能是因為被孤立被排擠,可能是郁郁不得志,可能是感情路不順利,可能是我找啊找,就是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你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身體在教室里,辦公室里,靈魂好像飄得很遠很遠,雖然我在這里,但是我又不在這里。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同樣的一件事情一個故事,你會和很多人重復著說。但是當你感到莫名其妙不堪重負的時候,卻真的真的不知道和誰說。
每個人都有著無窮無盡的煩惱,今天分享一部電影:《超脫》。也許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
男主亨利是一位老師,會去各種紀律散漫的高中做代課老師。整部電影的背景是他來到的一所社區高中。
這所高中的學生咒罵胖女生,女孩子做援交,會對老師吐唾沫,虐殺動物,他們叛逆跳脫,消極厭世,不在乎成績,不在乎未來,什么都不在乎。
而這些孩子為什么會這樣,當開家長會,一個家長也不來時;當孩子犯錯,家長被叫到學校,而他們卻咒罵老師時;當女孩喜歡捕捉一些灰暗影像,而父親只是簡單粗暴地讓她減肥并且說她的作品是垃圾時,我們就明白了,他們為何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這所學校的所有老師都在試圖挽救這些學生,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方式,而亨利的方式就是以超脫的態度面對一切。當學生罵他,扔他包的時候,他說那個包沒有任何感覺,它是空的,我也不會被你傷害。
2
可是由于他不美好的童年回憶,他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有多余的羈絆。他安慰班級胖女孩,明知道她被班上人員排斥孤立,也僅僅是告訴她慢慢會變好。但他在女孩需要安慰的擁抱時,把她推開。
他幫助誤入歧途的女生,帶回家,幫她敷藥帶她去醫院檢查,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她,卻在女生愛上他的時候,毅然決然地把她送走。
看,圖片中的他們多像兩個斷腿的殘疾人
電影里的每個人都很有著深深的悲劇色彩,甚至讓人感到絕望,多多少少,我們也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獨,不被理解,生活好像對我們真的不好,可是卻總有人告訴我們一些不痛不癢的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糟糕的家庭,糟糕的孩子, 我們可以選擇放縱自己,放縱很容易,不在乎誰不會啊?但是想在乎需要多大的勇氣。
3
電影開頭就有這樣一段話:
我明白那感覺有多重要,能有個人指導你,幫助你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
是,我多希望有個人能指導我。
在我高三不知道填什么志愿的時候,告訴我: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對這些專業一無所知,選一個你一看到就喜歡的吧,但是一旦你選擇了,就要對自己負責,學好它。如果以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隨時都有機會重新選擇,只要你想選擇。
我多希望有個人能指導我,在我大學混日子的時候,告訴我:孩子,大學不是你應該混日子的時候,是初步樹立你完整世界觀的時候,多讀點好書,多看點好電影,優秀的作品能幫助你成為更有思想的人,而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你才會有更多選擇權,明確自己到底要成為怎樣的人。
我多希望有個人能指導我,幫助我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但是現在我也漸漸懂了,沒有人能指導我,因為世界一直在變,沒有人能理解它。
你我都必須明白,那個暫時成為你人生向導的人,也不能指導你一輩子。
4
年少或年輕的我們,絕大多數的時候一直希望身邊能有一個人,能夠用他的能力和說服力,像一個向導一樣,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更容易地去融入生活,也更透徹地理解這個世界。
我總覺得我們之所以說是處在最好的年齡,并不是因為我們多年輕,而是這個社會給我們更多的選擇,而我們可以沒有包袱,或者是極輕的包袱去抉擇,去利用我們的可塑能力。
所以能有個人在這個特殊的階段給我們幫助、提醒,那應該是美妙和順心的事情。難就難在那個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就算我在這個最需要指引的年齡段沒有遇到那個人,我也只會有些許遺憾而已。
——面對生活,你害怕嗎?
——害怕呀,害怕面對以后的生活。
——那怎么辦呢?
——我也不知道。。。
借用村上春樹的一句名言: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