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深圳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一出,一片嘩然。在深圳,公辦普高錄取率不到50%,四大錄取率不到8%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一名在深圳一線教書十三年的初中語文老師,對此也是很無奈,而且我也切實地感覺到:在深圳考上好高中的難度在不斷加大!
? ? 回到我任教的語文,從2015年深圳中考實行原始分以來,A+最高分90分(15、16),A+最低分87(17),這兩年都穩(wěn)定在89分(18、19)。達到A+線,意味著在這一科目的考試中,學生的成績位于深圳所有考生的前5%。因為,代表尖子生的單科A+人數(shù),是各個學校都很看重的數(shù)據(jù)。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取得A+尤其難。這個難,就我分析而言,難在三點:
第一、語文提分難,提分慢,要取得高分,涉及很多方面。
第二、深圳各個區(qū)的學生在語文這一學科上,差異相對其他科較小,因此各區(qū)A+分布更為平均。
第三、語文要達到A+,很難通過初三突擊復(fù)習取得。語文成績和長期的積累以及語文素養(yǎng)密切相關(guān)。
? ? 盡管語文取得A+如此之難,但是老師和考生們對語文還是投入了極其多的精力,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深圳中考中,語文至關(guān)重要!
? ? 語文的重要性,也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語文是第一科考查的科目,對每個考生心理影響是巨大的。
第二、深圳中考語文幾年來都比較簡單,各個層級的考生都希望在語文上拿足分數(shù)。
第三、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部分,原始分40分,在現(xiàn)行的深圳中考體制下,和化學等同,高于歷史與體育的30分。
具體到中考語文A+如何煉成,我想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規(guī)范美觀的書寫是基礎(chǔ)。
? ? 在現(xiàn)行的深圳中考語文考試中,在作文部分,有三分的書寫分。改卷場上,有專門的老師批改書寫。事實上,書寫對于語文學科的意義,絕不僅僅限于這三分,甚至不僅限于語文學科。三分的書寫匹配三十六分的內(nèi)容,在中考中就是一篇一類的佳作。但如果一分的書寫匹配三十六分的內(nèi)容,絕對讓人匪夷所思。考生寫的字老師都辨識不清,談什么內(nèi)容的高下呢。雖然筆者在中考改卷場上不斷聽到統(tǒng)領(lǐng)作文改卷的題組長一再提醒作文改卷的老師不要因為學生的書寫忽視了作文的內(nèi)容。但看到賞心悅目的卷面改卷老師自然往上給,看到“不堪入目”的書寫不自覺地給低分已經(jīng)成為慣例。
? ? 因此,對于廣大深圳考生來說,重視書寫,重視語文考試卷面書寫,把練習書寫落實到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應(yīng)該成為共識。
? ? 建議考生們平常就用中考作文紙練書寫,寫正楷字,把字寫飽滿寫工整,避免涂改,做到這三點,中考書寫取得三分不難。同時書寫好了,對語文整體的答卷以及作文的內(nèi)容,都會有幫助。
? ? 作為一線教師,我也清楚很多初三學生的書寫“積重難返”。對于這類考生,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多督促,起碼讓他們在答題卡上寫出自己能寫出的最好的字。(下圖的書寫應(yīng)該說就是三分書寫的標準)
? ? 書寫是基礎(chǔ)、書寫是基礎(chǔ)、書寫是基礎(chǔ)!重要的事說三遍,沒有好的書寫作為基礎(chǔ),中考語文取得A+難于上青天。
? ? 其次、牢固的基礎(chǔ)知識是保障。
? ? 任教初三時,經(jīng)常有家長和我說這樣的話:老師,多幫助我孩子提高閱讀和寫作,他就是閱讀寫作不行語文才上不去的。實際接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并非是家長判斷的那樣,僅是閱讀寫作有問題,而是基礎(chǔ)的選擇、默寫、文言文都丟不少分。請大家記住,一個深圳中考語文A+生一定是一個基礎(chǔ)知識牢固的學生。選擇、默寫、文言文加起來的29分,A+生都有拿滿的實力。反之,如果一個學生考語文時,選擇錯一個,默寫錯一空,文言文丟一分,那基本A+就沒戲了。因為A+生總共的丟分空間就十分左右,作文算丟五分(35分內(nèi)容+3分書寫在中考中已經(jīng)很高了),前面57分就只有五分的扣分空間,而這五分,一般來說還是在閱讀丟掉的。因此,牢固的基礎(chǔ)知識是一個學生中考語文取得A+的保障。
? ? 基礎(chǔ)知識要牢固,要重視課本知識的梳理,要有系統(tǒng)的備考訓練,要明晰題型掌握方法。基礎(chǔ)29分的取得,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關(guān)鍵在于認真、細致、到位。
? 第三、高超的本文解讀能力是抓手。
? ? 可以說,在中考語文的備考中,閱讀與寫作的備考是重點,也是難點。正因為閱讀寫作難教,所以很多老師不教,備考中主要靠練。剛教初三的時候,一位很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和我說過這樣的話:初三一定狠狠抓默寫和文言文,這是“抓死雞”,每個學生都可以抓上來的,閱讀寫作,就看學生的悟性了。
? ? 老教師的話有一定的道理,至今還有不少一線的初三語文老師持這樣的觀點。但閱讀能力絕對不是不可以教的,更不是教不會學生的。教閱讀,關(guān)鍵在于得法。
? ? 現(xiàn)行的初三備考中,老師教閱讀主要有兩種路徑。第一種,選擇類文來進行訓練,進而概括這一類文的共性,教會學生不同類型文本的答題方式。第二種,按照中考題型進行訓練,概括、理解文意、賞析、把握主旨、段落作用、題目作用、開放性問題這樣走一遍,每種題型選擇一些文本來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說,這兩種路徑都有其道理,如果相關(guān)的課講得到位,也基本能解決中考中的閱讀問題。
? ? 但我認為解決閱讀的問題,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核心的核心是學生具備高超的文本解讀能力。
? ? 這種高超的文本解讀能力何來?
? ? 一是積累,正所謂“聞千曲而后知音,觀千劍而后識器”,讀得多了,對于文本的感覺就建立起來了。
? ? 二是讀文章的時候多設(shè)問。
? ? 作為教師,在讀一些文章時不由自主地會思考這篇文章是否適合命題,命制怎樣的題,命出的題如何給出答案。作為學生,也要培養(yǎng)邊讀文章邊設(shè)問的習慣。有些老師讓學生自主地選文并命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其實,讀完一篇文章,自覺地問自己:
? ?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概括)
? ? 這篇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把握主旨)
? ? 這篇文章有哪些句子或細節(jié)打動你?(賞析)
? ? 這篇文章讓你聯(lián)想起生活中的哪些經(jīng)歷?(開放性問題)
? ? 如果每讀一篇文章都能這樣問自己,并且自主給出答案,那么文本解讀能力就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
? ? 三是閱讀文章時要能“致廣大”,同時也能“致精微”。
? ?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有其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的,這內(nèi)在結(jié)構(gòu),就是所謂的文脈。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如果能從全局上把握其文脈,那證明這個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一定的文本解讀能力。同時,細化到某一段、某一句、甚至某一個詞,學生也要能分析出其作用與意義。“致廣大,致精微”的文本解讀能力,是中考A+生必備的。
? ? 四是能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與題目類型來規(guī)范作答。
? ? 有些學者嘲諷,如今的語文考試,教會了學生種種套路和一堆專業(yè)名詞。例如賞析題各式就是用了什么修辭,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例如段落的作用常常就是承上啟下、為下文做鋪墊等。要承認,學會按照一定套路來解析文本,來答題,也是文本解讀能力的體現(xiàn)。但更為關(guān)鍵的是,高超的文本解讀能力,一定是既依據(jù)文本,又答題規(guī)范的。答題格式,知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杯子,而對于文本的精準解讀,就好比從文章中抽取出精華的汁液,注入到杯子中,這樣的答題才算完美的。有了高超的解讀能力,匹配規(guī)范的答題格式,中考的閱讀答題是可以做到滿分或接近滿分的。
? ? 高超的文本解讀能力,是中考語文取得A+的有力抓手,也是今后高中語文學習的關(guān)鍵能力。
? ? 第四、出眾的寫作能力是關(guān)鍵。
? ? 可以說,深圳語文中考最讓人捉摸不透的題目是作文,從2016年的作文題“我的表情包里沒有______”到2018年的作文題“我和深圳的______細節(jié)”,再到今年的命題作文“因為有我”。為了難住考生命題專家可謂不所不用其極。
? ? 總體而言,避免套作,強調(diào)寫作是深圳中考作文命題的大方向。
? ? 所以,平常的中考作文備考,更應(yīng)該多儲備新穎素材,多訓練記敘文寫作的各種模式,多強化點題、升華等寫作技巧。
? ? 現(xiàn)在看來,中考中“套作”是不可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平常不練習用材料的轉(zhuǎn)化。事實上,對于八萬名深圳考生來說,他們經(jīng)歷的生活,他們能寫的素材,多多少少都會有相似之處。
? ? 因此把自己經(jīng)歷的在平常寫出來,寫好來,考場面對題目再思考如何用寫過的材料來寫作,應(yīng)該也是一個比較正確且便捷的途徑。
? ? 材料的新、情感的真、語言的美應(yīng)該是每個考生在寫作中去追尋的。
? ? 出眾的寫作能力,也是要練出來的,而這練,也要有體系,也要得法。(下圖呈現(xiàn)初三作文基本的訓練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