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龍年始初,床車自駕有個短期計劃和相對長期的計劃:清明上墳祭奠后,在省內轉轉;天熱間,到內蒙古草原;天冷到云南過冬。未料,計劃尚未實行,自四月中旬至七月,家中接連有事。心中 邛崍戰友聚會的通知,心有所動,正操持著給小弟買新能源車。八月份,開著三弟新買的電動汽車,去了一趟河南鄭州,前后五天的試駕,給樂于接受新事物,又善于儉省的老公學習與開闊眼界帶來了機會,更增加了他開啟電車自駕游的信心。于是,我們調整和細化了龍年床車自駕游計劃,開始做吃、住、游等方面的準備。
二十五天的床車出行,感覺日子過得充實,收獲頗多,值得記錄和收藏。翻看著照片和日記,很想把所見所聞和不同感受分享給親朋好友,以此借鑒,希望更多的同齡人開啟新的旅居方式。
(一)
10月15日(農歷九月十三)星期二,上午九點四十九分,我們的床車啟動,從陽光小區東門駛入正陽大道。可謂擇吉日吉時出發,圖個吉利,祈求旅途平安快樂。
在銅川新區青崗嶺出市區,沿210國道一路朝南。秋日的陽光,格外溫潤。富平、涇陽、三原、西安境內路平道寬,除了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村莊和水泥建筑,道邊的田地和樹木花草相映生輝,形成渭北關中獨特的秋景。國槐、女貞、松、柏、欒、柳、桐等行道樹,在秋陽里越發繁茂濃綠,不失夏季的郁蔥,更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管理者的用心和智慧值得贊嘆。木槿、月季、大麗、格桑等花卉,與冬青、黃毛楊等綠植交匯出現,搖曳多姿,雖已過盛花期,仍綻放出最艷麗的色彩。人工栽培的三色堇、海棠花、萬壽菊、牽牛花、一串紅等擺放出的各種造型,依稀享受上國慶期間它們的繁華和盛世美顏,心里不由升騰起喜悅,為選擇走國道、環道而感到慶幸。
中午十二點,來到太白山景區的游客中心,人吃飯、車充電,做著翻秦嶺走“太洋路”(太白到洋縣)路的準備。老公呼叫“小德”(高德導航):導航到洋縣,走國道。“小德”很敬業,按照主人的吩咐,開始導航。車子從太白山景區游客中心出發,大致方向是往東走。幾公里后,自己感覺不對勁,告訴老公,回答按導航走,沒錯。我們從東北方向走到西南方向,現在折回,又往西邊往東邊走。一個小時后,車子仍在往東邊的半山道上行駛,右手邊秦嶺山忽隱忽現,上幾段坡路,拐幾道彎路,就是不往山里走。來來往往的大車、農用車不少,在寬敞的柏油路上放開大跑。建議老公停車看導航,老公堅持說走的沒錯,遇著一個溝壑,路就得繞好多公里。心里一想也對。有次去韓城,沒有走高速,在原壑間繞了許久。礙于情緒,自己不再做聲。床車自駕游,本來就是不趕時間、不怕早晚、任由性情,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
快到下午三點時,到了周至縣馬召鎮,我們終于走上了翻越秦嶺的108國道。或許是繞路有些多,興致倒受了影響,在經過仙游寺、黑河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時,老公都沒有停留。后來慢慢回過神,導航沒有錯,老公沒有錯,問題出在“太洋”公路,既不是國道,也不是省道,只是網上炒熱的一條觀光路。
值得慶幸的是,行駛在深秋的108國道翻越秦嶺,如同走進一幅斑斕的畫卷里,至于“太洋”的景色到底有多美也不去多想了。眼前情景,已經目不暇接。藍天白云,山巒疊嶂。時而千仞高峰,直面迎來;時而緩坡相連,林木蒼翠;時而幽谷崎嶇,河流湍急;時而懸崖交錯,小心會車;路邊、山坡村戶,房屋清新,與繁茂灌木花草相映成輝。車隨路轉,景跟山變。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景也美,路也險,多虧老公膽大心細,車技超群,喜歡挑戰,,在手機、車載錄拍機忙碌工作狀態下,把太陽光送到山里,光線開始暗淡。六點四十分,車子安全駛入華燈初上的佛坪縣城。
十七年前,曾路過佛坪縣城。印象中,沒有樓群,很少高層建筑,路很窄,車少人少。今天的感覺大不一樣。正遇上下班、放學時間,街道上行人擁擠,商鋪店面里燈火闌珊,人頭攢動。賓館酒店霓虹閃爍,車流不停,大有都市之繁華。
在河邊公廁旁找到一個停車位,擺開陣勢,開始做飯休息。同時,望著不遠處河上的彩虹橋,對老公講著第一次過佛坪的印象,感嘆今天的變化。又想起劉平安老師因扶貧工作,在佛坪長角壩沙窩村任第一書記之事,閱讀完他所著《沙窩紀事》,倒也希望有機會去沙窩村看看,很遺憾不能再增加行程。一個小山村能從“沙窩窩”變成“金窩窩”,何況一個縣城呢。
入睡寫幾句感慨。
《過秦嶺》
萬重山,層巒疊嶂
身后藏不住秋日陽光
千條溪,匯聚奔流
掩淌于濃淡綠裝。
黑河靜默
波光粼粼
心底澎湃著歲月的吟唱。
國道曲折蜿蜒
身隨紅綠黃起伏跌宕。
攆著大秦嶺的畫卷
慢慢收入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