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表姐一家又回娘家了。
一家人包括青表姐,表姐夫,一兒一女。
青表姐回家,大姨是很開心的。好吃好喝伺候了一家大小半個月以后,青表姐直言回來的目的了。
兒子讀的小學不好,希望大姨能夠想辦法把兒子轉到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女兒也快到讀書的年齡了,順便也一起辦了吧。反正都是同樣的事,兩次并作一次一起麻煩好了。
大姨明確表示,青表姐要求轉入的那個學校實在找不到關系。如果可以找關系,當初外孫讀書的時候早就聯系了,也不至于讀到一半再找關系轉學了。
就轉學的事反復糾纏了一個星期以后,青表姐提出另一個解決的辦法,讓大姨給青表姐買一套學區房,戶口一遷,兒子女兒都能讀好學校了。
可是,單憑大姨和姨父微薄的退休工資,哪里買得起天價的學區房啊。
青表姐很不高興,覺得父母實在太偏心了。
自己生活那么拮據,也不幫襯幫襯自己,每個月工資都不夠一家老小的開銷,怎么可能給孩子好的教育條件。沒有好的教育條件,孩子的未來肯定要受拖累的。這不是拖累自己,還拖累孩子的一生嗎?
而且明明小妹過得挺好,也不幫自己找小妹借點錢買房。
小妹家里就一個女兒,早就有房有車了,還做著生意,隨便借一點也夠自己渡過難關的啊。
最后自然是鬧得不歡而散,青表姐一家負氣回家了,臨走的時候也沒忘了拿大姨給兩個孩子準備的讀書紅包。
大姨被青表姐的指責氣得說不出話來,雖然這些年青表姐一直都責怪大姨和大姨父沒有幫襯自己,才讓自己一直活得那么艱難。
事實上,青表姐的故事,還真是個典型的“有情飲水飽”的愛情故事。
當初青表姐死活非要嫁給一窮二白的表姐夫,大姨和大姨父其實是極力反對了的。
反對的原因并不是表姐夫一窮二白,而是表姐夫非常安于現狀。
大姨和大姨父反復跟青表姐說,戀愛的時候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是結婚了以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不可能什么都不在乎的,還是先拼搏拼搏,至少事業有點起色再談結婚的事。
最后青表姐以死相逼,大姨和大姨父同意了。
出錢出力給青表姐辦了婚禮,還給青表姐全款買了小二套,竭盡所能地給青表姐提供了資助。
可是,青表姐和表姐夫實在是太愛彼此了。
表姐夫不愿意從事太辛苦的工作,因為他想要每天給青表姐一個精力滿滿、情緒滿滿的自己。
表姐夫不愿意從事會加班的工作,因為他不愿意把兩個人的美好時間用來加班加點。
一句話概括,就是工作盡量輕松,才能盡可能地陪伴青表姐。
在表姐夫的影響下,青表姐對工作也不是特別上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后來懷孕干脆辭職在家養胎,一養,從一胎養到了二胎,再到女兒讀幼兒園。
中間一直都是大姨和大姨父的退休工資支撐他們生活開銷。
大姨和大姨父則是由小表姐負責全部開銷。
現在青表姐指責父母偏心,只幫小妹不幫自己,確實把大姨氣得不輕。
生活中有很多青表姐這樣的愛情至上者。
他們相信愛情能戰勝一切,把愛情和面包相提并論,那就是對愛情的褻瀆。
這本身是讓人挺佩服的,能夠不顧一切只為愛。
但是,愛情至上并不是放棄爭取面包。
能夠“有情飲水飽”是愛情的起點,但是并不應該是愛情的常態。
兩個人相信愛情至上,更應該為自己的愛情爭取基本保障,為自己的愛情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不讓愛情枯萎在“貧賤夫妻百事哀”中。
有愛而結婚,本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當生活的艱難現實地擺在眼前時,如果能夠內心平和地接受清貧的生活,并且安于現狀,也是愛情至上的狀態。
但是打著愛情至上的旗號,喊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放棄爭取面包,又不愿意過清貧的生活,反過來心安理得地啃老啃親人。
這哪里是愛情至上,這根本就是無恥。
愛情本是奢侈的精神追求。
如果愿意放棄物質追求,只追求精神享受,那么這樣的愛情至上無可厚非,即使后代的各項資源也會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反正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沒有教育資源、社會資源,有愛可以讓孩子活得內心充實。
這樣的愛情很金貴,是以兩個人以及后代的一生資源為代價。
但是,想要愛情卻不愿意為了愛情而拼搏,又不愿意過清貧的生活,就是想要愛情、面包同時擁有。
愛情我想要,面包我也想要,而且面包我還不想自己去爭取,最好是周圍的人提供給我。
這不是愛情至上,這是懶惰和貪婪。
畢竟有意思的是,青表姐的妹妹小表姐,當初還真是裸婚嫁給愛人的。
但是兩個人有了愛情,更想要給愛情更好的保障,夫妻兩人辛苦打拼苦盡甘來,小日子才過得有滋有味的。
他們的愛情也很金貴,愛情畢竟需要面包來襯托的。
你的愛情有多金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