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即刻行動
先說一個我今天熱氣騰騰的思考故事。
上周起我開始康復治療,每天早晨8:30到下午15:00有各種康復項目。一般能在下午17:00到家。但是上周我什么都沒有做。沒有時間寫筆記,沒有時間精讀,沒有時間練習左手的精細動作。。。為什么呢?我今天想到了答案。到家之后,開始這里磨蹭那里磨蹭,刷微博也沒什么可看,翻優酷也沒什么好看。為什么沒有時間?因為你沒有去做啊!
今天我到家拿出一個小本。扉頁也上“清單”,寫了開始的時間,列了今天想做的事件。然后就直接開始,別用“要開始做事情啦,喝杯咖啡吧”這樣的事件做開場白,麻溜的,就開始好了!
采銅提出了“心理成本”,比如洗碗這個事件需要5分鐘就完成,可是你吃完飯,拖延,給自己找借口的成本比真正完成洗碗這個動作累多了。所以先把必須要做的小事做掉,是保存積極從容心態單一劑良方。
創業最近好流行,創業是要打造出產品,而自己的人生何嘗不是最需要精雕細琢的產品呢。
什么是能做為產品的人生結晶呢?
? 是結果不是過程。比如你閱讀了100個小時,這可不是產品,但你因閱讀而寫出但分析文章,做的分享一定是產品。微信上粉了一位培訓老師,做出了一門叫《化書成課》的培訓課程,好想去聽,在成都。烏魯木齊就是沒有這種地緣優勢,但是誰知道呢,或許能做這件事的人正在蟄伏準備期呢。
?
? 是結構性的整合和組織,不是素材和原料的堆積。要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添磚加瓦后再輸出。這樣亮點所在不是材料,而是你的思考。
?
? 要被其他人使用檢驗。養在深閨人未識,這可不是產品。show出來,但是請show出其他人需要的。
?
? 創造出正向價值,使人收益。這可很重要。你的人生產品是要讓其他人收益的,你的存在是要有正向價值的。
產品一定要被市場檢驗。做為人生產品,也要被群體成員反饋。反饋是多種多樣的。總結下來有三類:
正面肯定。請從這樣的反饋中增強信心。
否定和批評。請從中反思并校正。
提示之前未知。三人行必有我師,引發更周全的思考。
反饋其實是關注,不管是上述哪一類,都說明面對你人生的產品,對方花了時間,注意力。
更多的其實是不反饋,或者如同“吃瓜群眾”,看看熱鬧,說幾句閑話,最后盼你點霉頭。
世界就是這樣,哪有那么多溫良恭儉讓呢?這樣的不反饋其實也讓人收益。讓你明白世界本來該有的樣子。
檢驗過后可沒完。要對人生產品不斷修正。之后再被檢驗,循環下去。
最后來一句知乎名言結束即刻行動這段: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Let us get the ball run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