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道李莊,是因為林徽因。在張清平所著的《林徽因》這本傳記中,描寫了她在李莊的日子。所以,今年的國慶假期,決定去李莊看一看。
? ? 李莊歷史
? ? ? 李莊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古僰人時期。古僰族始于2500年前的西周,在宜賓一帶建僰侯國,后逐漸發(fā)展成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領袖。因僰人彪悍勇猛,難以馴服,歷年來都是政府的心頭大患。明朝萬歷初年(公元1573年),明王朝與僰人在現(xiàn)宜賓興文縣爆發(fā)了著名的“九絲之戰(zhàn)”。僰族被滅亡。
? ? ? 李莊建鎮(zhèn)始于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設為南廣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在古鎮(zhèn)里保存著明清的建筑。如建于明朝的旋螺殿,建于清道光年間的東嶽廟、慧光寺和祖師殿等。李莊有四絕:旋螺殿、奎星閣、張家祠的百鶴祥云窗和慧光寺的九龍石碑。
? ? ? 張家祠為四合院式木結(jié)構(gòu)。上為正祠,下為廳房。廳房上50扇門窗,每扇窗上雕刻2只不同形態(tài)、栩栩如生的仙鶴,共100只,仙鶴周圍配以動感十足的云彩,謂百鶴祥云窗。
? ? ? ? 古鎮(zhèn)有兩條比較出名的老街。一是席子巷。席子巷因過去前店后廠加工席子而得名。小巷長60米,寬僅2.5米,抬頭仰望僅見一線天。小巷兩邊均為木結(jié)構(gòu)一樓一底名居。另一條是羊街。羊街有劉、胡、王家等數(shù)個民居四合小宅院。倘佯在青石板鋪就的深幽小巷中,別有一番風味。
? ? ? 抗戰(zhàn)文化
? ? ? 李莊與其它古鎮(zhèn)最大的不同就是抗戰(zhàn)文化。抗戰(zhàn)時期,同濟大學醞釀遷校。李莊開明鄉(xiāng)紳發(fā)出“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歡迎電文。隨即同濟大學、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研究院、中央營造學社等文教機構(gòu)搬遷至李莊。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童第周、董作賓等數(shù)十位大師在此生活和科研。李莊成為抗戰(zhàn)時期與重慶、成都、昆明齊名的后方四大文化中心。 梁思成的扛鼎之作《中國建筑史》在此誕生,董作賓完成并出版了《殷歷譜》、童第周發(fā)表了“生物胚胎發(fā)育極性現(xiàn)象”相關論文......這些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學術成果鐫刻著李莊印記。
? ? ? 我們順著田野小路去參觀營造學社的舊址,這也是當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生活居住的地方。在路邊居然看到了仙人掌開花。仙人掌開花預示著堅強和奇跡。七十多年前,林徽因在這里染上了肺結(jié)核,這在當時幾乎是絕癥。她躺在床上仍幫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筑史》。仙人掌開花是在向梁林夫婦致敬。
? ? ? 我們又去參觀了同濟大學的舊址。同濟大學本部遷入慧光寺,醫(yī)學院遷入祖師殿,工學院和法學院遷入東嶽廟。這就是著名的佛堂變學堂。菩薩請出去,學者請進來。師生們的到來改變了小鎮(zhèn)的面貌:江邊多了朗朗讀書聲,茶館變成了自習室,《雷雨》《原野》話劇上演……同濟醫(yī)學院師生解剖尸體,被當?shù)厝苏`以為是“吃人肉”。于是,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分別舉辦科普展覽。甲骨、石器、青銅國寶、解剖所用尸骸等一一展出,李濟、董作賓、梁思永等大師親自解說。曹禺、郭沫若等名流也慕名前來,李莊第一次轟動全國。
? ? 李莊白肉
? ? ? 李莊的特產(chǎn)是“一花二黃三白”,分別是花生、黃耙、黃辣丁、白酒、白肉和白糕。但我以為最有特色的是白肉。
? ? ? 相傳漢朝時期,皇帝身邊有一個近衛(wèi)侍臣,他武藝高強,刀法極快。后來,這位侍臣與皇帝的一個妃子有了私情。于是皇帝下令捉拿他們砍頭。這位妃子掩護心愛之人逃出了皇宮。妃子被皇帝處死,侍臣一人逃到李莊。他整日郁郁寡歡、借酒消愁。鄰居送了一只豬腿給他。他就將整塊豬肉扔到鍋里煮熟,然后用快刀一刀刀地片著吃。他刀法純熟,片下來的肉又大又薄。鄰居們都非常驚嘆,于是學著他的樣子將肉煮熟片好,再結(jié)合當?shù)氐娘嬍沉晳T,蘸一點生鹽和辣椒和著吃,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鄉(xiāng)里人沒有文化,覺得這種肉又大又薄,很像鄉(xiāng)里人綁腿用的裹腳布,就直接給它取了個俗名叫“裹腳肉”。抗戰(zhàn)時期,李莊有家“留芳飯店”,將“裹腳肉”作為自己的招牌菜,一些文人特別喜歡這道菜,但總覺得名字不太雅,于是改名“李莊白肉”。
? ? ? 李莊白肉肥瘦兼半,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薄如蟬翼,晶瑩剔透。蘸著特制的醬料吃,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 ? ? 李莊,一個充滿著魅力和韻味的小鎮(zhèn)。希望在未來能把悠久歷史和抗戰(zhàn)文化繼續(xù)沉淀并發(fā)揚光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