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侄子打來電話,向我征求畢業(yè)后的去向。
其實這個事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向我打電話征求意見,只是想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罷了。
我只給了一條意見,機會只等待有準備的人。如果有發(fā)展的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一定要去抓住它。
在給我打電話之前,他也打電話向哥哥征求了意見,哥哥的傾向是讓他參加國考和省考,如果能考上公務員更好。
但我認為,如果有發(fā)展和成長的機會,不一定非要去考公務員啊。公務員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但是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互相矛盾的。
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能讓自己快速發(fā)展,迅速成長,還是應該偏向于去尋找這種機會。
目前來說,侄子正在實習期,主要就是收收文件,看一下別人怎么處理事情。
侄子去年向一個準備籌建的私立醫(yī)院投了簡歷,最近這家醫(yī)院的人力資源正好需要人,就給他打電話,讓他幫忙一起去招聘。
侄子就在實習與去新部門兒之間徘徊,不知如何選擇。
從他的角度來看,他可能無法取舍。放棄實習的話,可能在學校不太好交代。如果放棄去了新的單位,他覺得放棄了一次成長的機會。
不管實習不實習,肯定都是為了將來自己的工作需要而做準備的。而現(xiàn)在,正好有一份工作需要他來做,為什么不直接去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呢?
在畢業(yè)之際,如果能迅速的找到一份職業(yè),并且投入的工作,從中積累經驗,并且能找到自己付將來發(fā)展的方向,這是最好不過的事兒。
在畢業(yè)之后的前五年,是決定人生將來發(fā)展方向了最好時機。
也許過了幾年之后,覺得自己知識不夠用,又需要在學校去上學,這些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
最起碼現(xiàn)在,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慢慢積累經驗,學習別人的做法,使自己快速成長。
就目前來看,千萬不要急著想去買房買車之類的事情。更不要著急去找一份高薪而自己又不喜歡的工作,最終可能又浪費了時間,要讓自己不痛快。
我記得在自己工作的前五年,單位每個部門都轉了一圈,把所有的業(yè)務都掌握了,而且整個行業(yè)基本上都摸清了。之后,單位成立新的部門,干起新的業(yè)務,直到現(xiàn)在。
在行政部門,業(yè)務可能就不是最主要的事。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周圍的人如何處理復雜的事務。
有些人覺得待在行政部門沒多大意思。
這種想法恰恰是一種偏見,還是對行政部門所做的事情不太了解。
像我們每天工作與人打交道,就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何解決他們的需求,并且區(qū)分的出來哪些是真正向你求助的,那些是想鉆空子?
這都需要經驗和觀察力去思考和甄別,并最終把結果反饋出來,得出一種最佳的解決方案。沒有工作經驗和處理能力的人,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
所以,能幫助你快速成長的工作,才是你目前最需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