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簡書的新人,一個幸運的簽約作者代表,昨天有幸參加了簡書在北京舉辦的秋季媒體溝通會,把整個過程和大家分享。
一周前,我收到了簡書版權經理毛曉秋的邀請,在11月1日下午1點半參加簡書2017年在北京的秋季媒體溝通會。
一看我的工作表,那天下午正好休息,完美。我立刻回復準時參加,并表達了對邀請的感謝。
利用周末時間,我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不知道媒體溝通會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我就按以往參加學術會議的要求來了。
找出了一挑比較正式的裙子,一雙鞋跟盡量粗,保持行走方便的黑色高筒靴,配了一條圍巾。
我還思考了會不會有簽字墻,和兒子練字的時候,我把三葉秋這幾個字好好練了練。
昨天,11月1日,周三下午,結束了單位上午的工作后,我回到家,換上準備好的衣服,圍巾用胸花固定好,馬尾變盤頭,化了淡妝,一看時間,也只能是立即趕往會場。
原本計劃去家附近的花卉市場買一些鮮花表示祝賀會議成功,時間來不及了。
會議地點在北三環愛琴海購物中心三樓的單向空間書店,和我想像的媒體溝通會場面不太一樣,沒有那些唬人的形式,紅地毯簽名墻統統沒有。從進門開始就都是書,會議現場周邊的墻上也都是書,是一種非常厚重的書香的環繞。
一入會場,第一個和我打招呼的就是版權中心的副總裁劉慶余老師,他穿的格子襯衣和外衣和微信頭像上一模一樣,我心里暗暗想劉老師肯定是為了方便大家好認特意這樣穿的,他想的非常細心。
我在忙碌著接待工作的簡書工作人員中,迅速的發現了毛曉秋經理,雖然一直只是在微信上聯系,但已經產生了默契,她也看到了我,脫口而出:“三葉秋。”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干練,能干。
她帶找我認識了梅拾櫻和寶葳兩位老師,一看都是非常文靜飽讀詩書的女子。接著偶遇科學汪波老師也到了,看到汪老師一身西服我平衡多了,因為大部分人都穿的很隨意。汪老師坐在我和梅老師的后排,寶葳老師在我的前排。
坐下后,我看到投影墻上在反復播放著沒有到場的簽約作者的錄像,有霍比特人、途可小姐、狼醫生……
梅老師說楚喬讀唐詩、小托夫、溜爸、名貴的考拉熊在第一排,我從背后看了看,都是很有活力的年輕人。
會議開始,最先登場的是簡叔,和簡書頭像上那個藍頭發酷酷的造型相比,現實生活中的簡叔林立是非常接地氣的,第一感覺很年輕,很誠懇,很有思想。演講的內容就是關于簡書的現狀和發展,看得出,簡叔希望為簡書的用戶在各個方面提供更好的便利和幫助。
第二個演講的是愛奇藝文學總編輯楊勇,他演講的題目是《文學驅動力》,在寫作上給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也講了與簡書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
第三個演講的是簡書的版權中心總裁黃一琨老師,這才是今天的重頭戲。黃老師講的非常有氣勢,有力度。
黃老師介紹,截至現在,簡書版權在3個月的時間里已經發掘了140余種作品,與30余家知名出版機構展開洽談,目前已經達成簽約的作品共計50種,類型囊括小說(玄幻、科幻、愛情)、歷史、商業、科技、科普、兒童文學等。
同時,簡書版權還開展了版權合伙人計劃,與國內多家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包括中信出版集團、電子工業出版社、喜馬拉雅、掌閱等。黃老師肯定的說,簡書不做爆款和流量IP。
是不是成熟的作者、有沒有自帶流量、題材是不是當今大熱,這些行業的關注點反而不是簡書版權的著眼點。簡書要做的是為作者提供全面、專業、精細的版權服務,縮短作者和出版之間的距離。簡書正在為職人、素人作者的成長出力。
接下來,是媒體和簽約作者的互動環節。
媒體人有聯合讀創總編輯陳江、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沈家樂、掌閱副總裁游亭、喜馬拉雅副總裁姜峰。
簡書簽約作者代表有念遠懷人、小托夫、溜爸、閆澤華、名貴的考拉熊和楚橋讀唐詩,六個人全是男作者。
媒體人給予的建議和指導非常中肯,希望作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放棄,積極開動腦筋,相信自己的能力。
黃老師問小托夫為什么保持一個月就能寫一個長篇小說的旺盛創作精力,小托夫一臉無辜的說,就是忍不住想寫就寫出來了,小托夫的才華真的令人驚嘆。
楚橋講了他上午得知下午要發言,就一直在準備,前面的演講都沒能專注聽,最后發言時卻都沒用上,委屈的訴說讓大家開懷大笑。楚橋是一個非常認真做事的人。
溜爸在妻子懷孕的時候因為工作需要在外地三個月,不能陪伴在妻子身邊,就想找用文字給妻子和未來的寶寶講故事,寫出了《唐朝那些貓事兒》。一看就是愛家愛老婆的好男人。
念遠懷人和閆澤華都是非常成熟和優秀的寫作者,但話風依舊樸實。名貴的考拉熊獨特的文風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他的粉絲多一點也不意外。
這六個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實在和實干。
會議結束,我們簡約簽約作者代表和簡書的工作人員拍了一張全家福。然后就分散開幾人一組的聊起天來。
簡叔過來時,我和汪波老師正好在一起,三個人就聊起來。簡叔沒有一句和我們說簡書已經如何如何。他和我們說是,發現簡書有什么不足和問題,直接和我說,并且加了我和汪老師的微信。通過交談,我感到這個年輕人真的太有潛力了,這種干勁,簡書不快速進步才怪呢。
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劉洋老師、還有版權中心劉慶余老師、汪波老師和臨界冰老師一起探討出書的話題。劉老師講他最高興的事就是把大家的作品變成紙質,讓更多的讀者看到,在寫作方向和內容上給了我們很有幫助的指導。
我問慶余老師我們這些簽約作者都是怎么被發現的,他說都是我們在簡書里一篇篇看文章時發現的,有自己看的,也有各個專題推薦的。但他也說文章量很大,肯定有好文章好作者被錯過,但他們正積極想辦法讓好的文章都被發掘出來。
晚上簡叔請外地來的作者吃飯,想了想家里餓著肚子的孩子,我放棄了蹭飯的打算,依依不舍的和各位老師告別。
整個活動的總結是,沒想到遇到這么多能聊到一起的人。簡書是一個高效實干的團隊,在這個急功近利漂浮著浮躁氣息的大環境里恰如一陣徐徐的清風。
用黃老師的一句話結束全文:“我們版權中心的使命就是把這些默默無聞但有潛力的作者挖掘出來,介紹給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讓他們體體面面地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