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的想象力就是構建世界的能力啊!
你能在一片空白中去構建世界嗎?當然做不到呀,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你不給孩子“磚瓦”和“圖紙”,怎么讓孩子去構建世界呢?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說“想象力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后天開拓的,是完全能夠培養的一種能力。”所以說,想象力不是保護出來的!想象力是培養出來的!
想象力是在一定的事實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得到的。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見識越廣,他可以加工的空間和素材也就越豐富。所以,爸爸媽媽如果想要孩子有豐富的想象力,不妨讓他多看、多摸、多比較。
有了這個基本認識,咱們就知道該往什么方向去處理搭建積木亂丟亂堆的日常啦~畢竟,積木是各家各戶都在用的發展想象力的玩具,此外積木也是很好的認知幾何形體的教具。所以,今天子玲想借這幾何概念來聊一聊#想象力#這個話題,畢竟空間想象力是孩子想象力發展的重要組成,一般幾何好的孩子空間想象力也不會太差。
知己知彼,按照子玲的老習慣,先要有一張思維導圖做提綱(規劃圖),這張圖是子玲借鑒蒙氏三段教學法“命名--辨別--發音”的基礎上做的歸納總結。然后,爸媽們就按照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各取所需,開始游戲吧!
插播一下:娃對幾何概念的認知,是先從平面圖形開始,逐漸發展到立體的認知。本文采用按游戲分類法,所以放到一塊寫了。
子玲用《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形狀,6招帶寶寶玩轉英語、藝術、手工和光影》一文專門介紹了認識形狀的各種方法,這里就不冗述了,提醒爸爸媽媽的就是:如果讓娃用越多的感官參與到認識、學習某一事物當中,那么獲得的體驗、認知也就越深入。
所以,當娃對積木發生興趣,他在亂丟亂堆積木、放到嘴里咬、兩只手拿著敲、丟一丟拋物線,爸爸媽媽既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橫加干涉,不如你先冷靜觀察,不妨礙他進行觀察—觸摸—比較的動作,也許還能有額外的收獲呢。
子玲這里介紹的是最常見、也最容易操作的兩類:拼補游戲和拼搭游戲,思維導圖中的其他游戲方法,爸爸媽媽可以自行發揮~或者,等子玲慢慢寫來吧
拼補游戲
拼補游戲就是爸爸媽媽可以提供各種不完整的圖形,然后讓娃自己選擇一些圖形補充完整。嗯,其實就是簡單版的拼圖,目的就是幫助娃在拼拼補補的過程中熟悉各種圖形的特征。
傳統的拼圖幾乎都是平面的,爸爸媽媽可以稍微動動手,利用家里現有的一些玩具和素材,發展具有空間感的立體拼圖,這樣,最基礎的娃認識了形狀,并且在拼補游戲的過程中,他的想法不再局限在平面,而是通過看到你的展示,把構思拓展為空間立體的了。
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家長期盼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呢?所以說,育兒先育己,反正子玲在育兒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啊!
子玲用平面的幾何圖形來舉個小栗子
先是最簡單的拼補,在紙張上剪上幾下,看看娃有什么玩法。不要一開始就用固定圖形,完全可以是開放的,也沒有標準答案,不是說一定要拼成整體才是結果。這就是一個開放式結局的游戲……
然后,我們可以引入一些圖形了。但注意啦,因為這篇文章重點是討論#想象力#的發展,順便聊點幾何,所以,認識圖形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關注點是在發展想象力。爸爸媽媽提供的拼補游戲素材可以是完整的幾何圖形,但是,我們在分割的時候建議留點小心思,不一定就讓孩子完全都是工工整整的補齊嘛~
前面的游戲可能比較適合低齡的娃,對于已經上幼兒園大班或者5歲左右的娃,Ta可能不感興趣了,怎么辦?
好辦,那就讓娃自由發揮。早教的意義是什么?絕不是一板一眼的說教啊,早教就是一種啟發,給孩子更多的思路讓他去創造吧!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提供各種圖形、各種顏色、各種材質的紙張,然后邀請娃一起來拼一拼交通工具、來拼一拼飛鳥與魚。要給娃一個方向,這就像老板交代我們工作任務總會告訴我們這個工作的目的或者業績目標,這是一個道理。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這和積木有什么關系呀?
聽子玲慢慢道來。因為娃的幾何概念的發展,是先平面再立體,基本上在娃4歲前Ta主要的認知是平面的幾何圖形,所以我們先夯實了平面圖形的認知基礎,然后去創造環境給娃感受立體幾何,幫他建設豐富的感性認識。
我們可以將娃已有的平面幾何圖形的概念拓展到積木的立體上,創造多面拼補游戲。每多增加一個面,對孩子來說Ta的觀察和思考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拼搭游戲
積木一般都是標準的幾何體,爸爸媽媽一般都會讓娃自由去拼搭,但是,慢慢也會發現,娃會搭的就是那幾樣,有時候自己想搭又搭不好還會發脾氣、丟積木,為什么呢?
挫敗感,自己的能力還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找到突破口。比如,娃想搭一艘船,但是用了圓柱體當船身,所以只要再加幾塊積木,圓柱體承不住就會滾動,積木就倒了。
那么,用圓柱體當船身這個就是好的想象力嗎?
子玲認為,如果娃能更理解各種幾何體的特征,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想象用什么積木、借助什么材料能做一艘大船,他即可以把積木使用在更準確的地方,也更可能想出方法達成他想象里的大船。
所以,教娃搭積木不是問題,最開始給娃一些參考示例也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爸爸媽啊嗎是否有過度限制?過度參與?不允許孩子試錯?以及打擊他的信心?
幾何創意游戲
如果說前面兩類游戲是在幫娃打基礎,認識原料,畫圖紙,那么,到了這個階段,娃對幾何圖形、幾何形體的特征都比較熟悉后,就可以讓娃自由創意了。
到了這會,考驗的就是爸爸媽媽自己的眼光、審美以及收拾殘局的耐心了,哈哈,子玲覺得這些作品都挺美,打算回家把娃那些撕碎的紙張都創作創作。
不光是展示出來,還可以和娃一起編故事呀,聽聽娃他的想法是什么,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只需要說兩種句式就OK,“為什么呢?”、“然后呢?”哈哈,就這樣吧,保護娃童真的想象力我們還是不要太多嘴啦。
不知道子玲的這篇文章有沒有表達清楚呢,其實,想表達的核心就三個:
1、孩子的想象力是培養出來的。想象力不是憑空出來的,是在一定的事實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獲得的。有時間就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多帶孩子認識這個世界,他的見識越豐富,他能進行想象加工的素材也就越豐富。
2、教娃搭積木不是問題,最開始給娃一些參考示例也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爸爸媽啊嗎是否有過度限制?過度參與?不允許孩子試錯?以及打擊他的信心?
3、可以借著搭好的積木成品,爸爸媽媽和娃一起編故事,爸爸媽媽這時只需要說兩種句式就OK,“為什么呢?”、“然后呢?”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先從保護他的自信心開始吧。
子玲給爸爸媽媽找到了19種樂高積木拼搭的圖紙哦~老習慣哦,大家回復“啟蒙方法10”就可以收到鏈接哦~如果你覺得子玲還挺用心的,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吧!
樂高的官網也有很多很好的指導游戲,爸爸媽媽也可以去樂高官網找到各種各樣素材:https://www.lego.com
其他優質文章:
作者:奉奉子玲
早教領域創業探索者,在家上早教實踐推廣者,碩士文憑N多資格認證在身,文學/心理學/營養師/早期教育指導師/0-3、3-6蒙氏認證老師/感統訓練師,變身創業者/寫作者/育兒達人。
愛寫掏心窩的話,愛分享在家早教那些經驗和資源,關注我,和我一起在家上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