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去年學了營養師后,總有朋友這么問我。
他們不明白,文案寫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從零開始,做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
就連老媽也不理解。
前兩天,跟她聊起了這些年的職業經歷,她說我像只猴子。
“你就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要干什么就專心干什么,今兒看著這個好,明兒又看著那個好,最后一樣也沒落下,就跟小學課本上那只猴子似的?!?/p>
沒錯,就是這只猴子
老媽是一個農村婦女,只有初中文化,講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在她的概念里,人這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夠了。最好也只堅持做一件事。
對于我這些年,幾次三番地轉行,她是極其看不上的,她給我的定位是——不現實。
從大學畢業做工程(資料預算),后來轉行做文案,到現在開始學營養。
回看這些年的經歷,或許真的是因為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但我還是想從其他角度,聊聊我的思考和決定。
01?? 自我救贖
有個說醫生和營養師的段子:
醫生是把你擋在殯儀館門口的,營養師是把你在擋在醫院之外的。
以前,沒系統學習的時候,以為營養就是簡單的搭配食物。
其實,按照官方的解釋,“營”,是謀求,“養”,是養生。營養連起來就是謀求養生。
熟悉我的同事,朋友,對我的印象,都是喜歡研究養生、健康。
但實際上,我并不是很健康,小時候是個病秧子,每次聽老媽講我小時候的事,就覺得能活這么大,還真得感謝老天爺賞飯吃。
長大后,倒是不怎么生病了,但卻是妥妥滴亞健康一族。用中醫的話說,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反正就各種虛。
前年,又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圈兒。雖然,現在已經完全沒啥事了,可每次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
或許,我學營養的真正原因,就是希望能自我救贖,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
當然,再能幫助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就更美了。
02? 越老越吃香
第一次從工程預算,轉行做文案,是因為厭倦了那種一眼看到頭的日子,和一成不變的工作。
我覺得自己更適合,也更喜歡那種有創意、有挑戰的工作。
再從文案轉行學營養,是我覺得年紀到了,應該找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在我的經驗里——
文案策劃,雖然是以寫為主,但實際上,他考量的主要是創意和策略。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你不自己創業,或坐上高管的位置,路就會越來越窄。
而營養師,或者是健康管理師,多多少少都跟醫生有點像,是跟健康,跟身體打交道的,應該算是一門技術。只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應該是越老越吃香,越老社會地位越高。
前兩天,聽古典老師的直播,他說到修煉強大內心的一個方法,就是關注自己能把握的事,放棄自己不能把握的事。
畫圖水平有限,湊合看吧(捂臉)
從工作結果來說,技術類的一般比較好把握,創意類的則不大容顏把握。
就像數學和語文,數學是有標準答案的,而語文,尤其作文,有很多主觀的東西在里面。你覺得你寫得挺好,但讀者覺得不好。
從某種意義上說,營養師和文案,也是這樣。
當然,我這個想法,或許有些片面。但很真實。
前半生,可以無所顧忌,后半生,我想走一條更平穩、越走越寬的路。
03?? 永遠的朝陽行業
來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老年健康公司做文案。
在那工作的幾年,接觸了很多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你會發現,人到了他們那個年紀,能健康開心地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幾年,年輕人對于健康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很多年輕人的身體素質,甚至還不如老年人。
人們喜歡探索未來,在職業發展上更希望能緊跟未來的發展趨勢??刹还苴厔菰趺窗l展,核心都是人。是人都離不開健康。
所以,健康行業才是永遠的朝陽行業。
萬變不離其“宗”
還有人擔心,30多歲轉行,晚不晚。還是那句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人生,最難的就是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有多少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正在想要的是什么。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像我這樣多嘗試一些角色,也未嘗不是好事。
如果人真的只能活一輩子,那一輩子只做一種工作,豈不是很無趣。
最后,再升華一下老媽的觀點:人這輩子,不一定只做一件事,但總要堅持做好一件事。
營養師這條路,既然選擇了,我會好好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