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基于身份的習慣(P020~P021)
圖書《掌控習慣》詹姆斯·克利爾
一、 R原文
我們犯的第一個錯誤,是選錯了我們試圖改變的事情。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你可以考慮把變化發生的進程分為三層,就像洋蔥一樣。
圖3:行為轉變有三層——結果的變化、流程的變化或身份的變化
第一層是改變你的結果。這個層次事關改變你的結果:減肥、出版書籍、贏得冠軍。你設定的大多數目標都與這個層次的變化相關。
第二層是改變你的過程。這一層次涉及改變你的習慣和體系:定時去健身房鍛煉、定期整理你的辦公桌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按時練習冥想。你養成的大多數習慣都與這一層次有關。
第三也是最深入的層次是改變你的身份。這個層次是有關改變你的信仰:你的世界觀、你的自我形象,以及你對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斷。你持有的大多數信念、假設和偏見都與這個層次相關。
結果意味著你得到了什么,過程意味著你做什么,身份則關系到你的信仰。當談到涉及培養持久習慣,以及創設改進1%的體系時,問題不在于這層比那層“更好”或“更差”。所有層級的變化都各有用處。關鍵問題是改變的方向。
許多人開始改變他們的習慣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上。這會導致我們養成基于最終結果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是培養基于身份的習慣。借助于這種方式,我們的著眼點是我們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
圖4 :對于基于結果的習慣,重點是你想要達到的目標。對于基于身份的習慣,重點是你想成為誰
想象一下兩個人拒絕吸引的情形。當有人讓煙時,甲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煙。”這聽起來像一個合理的回應,但它暗含的意思是,這個人仍然相信自己是吸煙者,只是正努力讓自己有所不同。他們希望只要自己心存同樣的信念,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生轉變。
乙則一口回絕:“不,謝謝。我不抽煙了。”這個回應稍有不同,但它表明了這個人身份的轉變。吸煙只是他們過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不再自認為是煙民。
大多數人在著手自我提高時甚至不考慮改變身份。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我想變瘦(結果),如果我堅持這種飲食習慣,我就會變瘦(過程)。”他們設定目標并決定他們應該采取什么行動來實現這些目標,根本不考慮激勵他們行動的信念。他們從不改變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知道他們的舊身份會破壞新的變革計劃。
二、A便簽:學習者拆為己用
回顧了最近想養成的一些習慣,有些在繼續,有些已失敗,更多想重啟。簡單羅列幾個:
習慣1:英語學習。幾起幾落,反復重啟,未能堅持。基于結果——說一口漂亮的英文。
習慣2:身體鍛煉。忽高忽低,愿望半小時,實際十分鐘。基于結果——想要保持體型。
習慣3:自我覺察。堅持了200多天,沒有中斷。基于身份——想成為優秀的教練。
【A1:激活經驗、面向過去】
說一說身體鍛煉這個習慣吧。
結果:
2016年,我將保體重管理提上日程。連續半年,每天跑步5公里,體重恢復到期望值。
此后,將目標調整為:每天規律運動,保持體型;將體脂降到建議值,保持活力;增加無氧運動,至少運動三十分鐘。
結果是,體重保持不變,體脂沒有下降,運動時間不足。
過程:
回望一路的努力,嘗試過各種方式。堅持的最好的,是每天的廣播體操,沒有中斷過;始終下不了決心的,是私教課程購買。總覺得時間不夠,性價比不高。
整體來說,每天運動在15分鐘左右且低效,沒有開啟無氧或強度運動。
反思:
現在回想過程,更多基于結果考慮,沒有將之與身份鏈接。
如今我意識到,擁有健康的身體,會帶來充沛的體力,能保持靈敏和感知,會更輕盈更有活力,會讓工作更有效率,會更好地支持到家人和客戶,會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由此,我決定調整做法,放棄獨自探索,選擇舞蹈課程,跟小伙伴一起運動,保持活力。
【A2:規劃應用,指向未來】
目標:
今天開啟視覺學習,半年后能做簡單視覺筆記,進行海報書寫,提升工作質量。
行動:
1. 確定身份:
作為一名專業教練,我需要增加視覺元素,讓會議、培訓和教練過程更有趣。由此,需要開始視覺學習,逐步提升視覺技巧,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2. 設計過程:
a. 每天練字15分鐘,利用碎片時間;如果有教練,就在教練前15分鐘,與靜心練習一起;
b. 每天下午5點,在日落之前,進行15分鐘視覺練習,可以在閱讀和工作空隙,當做一個休息;
c. 在教練過程中,試著用Apple Pencil做筆記,逐漸找到手感。
?3. 記錄結果:
每天晚上10點,記錄、檢核完成情況,及時補齊;遇到例外情況,及時調整方案。經過努力,能按照原計劃執行,能做簡單視覺筆記,進行海報書寫,成為一名有視覺特質的專業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