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只記入山深,
青溪幾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王維
不知為什么,來到成都之后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成都就像一處桃花源,隱身在祖國的大西南。而我則是那個唐突的武陵人,誤打誤撞般走入了這片川蜀圣地,這座天府之國。
在來時的火車上,一批又一批的四川人拖家帶口返鄉歸來,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抱哄孩子的工作多由四川男人在做,女人們則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夜深人靜,男人們會把自己的位子讓出來給老婆和孩子睡,自己站一會兒,累了就擠擠坐下。這樣的情形在我一天兩夜的入川途中屢見不鮮。川人懼內歷來有名,但此番西行的火車上親眼看到如此眾多的“耙耳朵”,竟讓我感動了許久。我在列車上利用空閑時間看完了《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書中充斥著對成都腐化墮落風氣的批駁,這同我列車上的所見所聞產生了近乎矛盾的反差,于是成都帶給了我最初的神往,引導我慢慢接近這片神奇的土地。
真正置身成都,我身上的每一處地方都開始了忙碌:耳朵里滿是婉轉的成都話,眼睛里滿是美景加美女,嘴里吃的則是各種各樣的美食。如果細分開來,成都的美大體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成都,一個美食的世界,一個吃貨的天堂。
成都美食歷來盛名,一到成都,我便和就讀川師的大學室友姚明(旭)探討這幾天的美食行程,列好提綱,逐一品嘗。僅五天的時間里,我們四處搜尋,斬獲不少。正如姚明所說,成都美食存在于路邊攤中,且一定都是很便宜的。在他的帶領下,我品嘗到了鍋魁、怪味面、串串香、涼粉、冒菜、火鍋、抄手、肥腸粉、蛙兔干鍋、回鍋肉、腦花等不少成都小吃,味道相當純正。用一個字形容就是:辣!再一個字形容就是:麻!成都飲食講究用料大方,即使一碗普通的涼粉,也會有大半碗油和辣椒在里面。每次吃飯都如同上一次刑場,大汗淋漓、口舌失覺的同時又欲罷不能。我自信作為一個從小煎餅卷大蔥吃到大的山東人,對辣一般來者不拒,但在這里我幾成異類。每次辣到失聲大叫都會引起周圍鄰座的側目,好不尷尬!
二、成都,一座被美女點綴的城市。
成都,包括四川都是美女云集的地方,這同當地的氣候有很大的關系。成都幾乎終日不見太陽,每天都是陰天要下雨的節奏,至少我在的這幾天從未見過藍天。這樣的氣候滋養出了女性柔嫩白皙的皮膚,正所謂“一白遮百丑”,我是這樣認為的。當然,這也同這里的飲食及水土有關,但我不相信吃辣椒會變美女。
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到處可見成群的美女如蝴蝶般點綴著這座古城,令她分外迷人。
三、成都,一座遺忘了時間的城市。
成都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李冰父子對都江堰的修筑,使得千里巴蜀地變為一片沃野田,加之地形四面環川,與外界幾近隔絕,從此百姓身處其中,其樂融融。“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成都有高樓大廈,但更多的是保留了原始的古宅古巷,在一個叫作寬窄巷子的地方,有那么多的回憶可以撿拾;成都舉辦過世界級的論壇、演唱會,但是總比不上街頭巷尾大爺大媽們的麻將聲來的動聽,比不上茶館的沏茶聲來的悅耳。
成都話婉轉,婉轉到讓你聽后火氣頓消、身心皆融。真不知道是成都人的優雅孕育出了如此婉轉的成都話,還是婉轉的成都話催生出了成都人的優雅。身處這樣一座城市,你感受不到太多的緊張和壓力,有的只是一種恬淡、一份從容,這從容,像一張永不過時的名片,伴隨著成都穿越了千年。
成都就像是一顆遺落在大西南的夜明珠,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成都人都從家里走出來,走到街上,聚到一起談天說地,就像夜明珠散發出熠熠奪目的光芒,照亮了川蜀大地,也照亮了大西南的夜空。身為外地人,我真希望成都就這么繼續從容地走下去,不去追、不去趕,就只是恬淡,恬淡到能將這個世界遺忘,從容到可以遺忘時間。
本文寫于2014.07.08